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學科學習方法 > 地理學習方法 >

高中地理必修3土地荒漠化教案

時間: 如英2 地理學習方法

  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3土地荒漠化教案,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高中地理必修3土地荒漠化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四個環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材的處理。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前一節《西北地區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知識的基礎上,詳細分析西北荒漠化的成因、防治措施以及成功經驗。

  2、 教學目標

  a、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形成是自然原因與人為因素作用于脆弱生態環境的結果。了解我國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內容和整治模式。

  (2) 通過對荒漠化成因和荒漠化防治的總體思路、具體措施的論證,提高學生運用圖文信息進行分析與綜合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地理研究能力。

  b、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通過對西北地區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荒漠化形成的決定性因素,若要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人地協調是其關鍵,從而樹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

  (2) 從荒漠化治理的成功案例中,讓學生認識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但目前我國的荒漠化仍是總體擴張的趨勢,因而防治荒漠化又是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提高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認識。

  3、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本節的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基礎來確定為荒漠化的治理為本節的重點,動植物的變化對荒漠化的指示作用為本節的難點。

  4、 教材的處理

  荒漠化的成因需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從圖入手,推理分析。

  在自然因素方面,引導學生從地理空間位置和氣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在人為因素方面,引導學生理解人為因素是影響荒漠化的決定因素,分析理解人類因素影響的不同表現,幫助學生認識通過調整人類活動方式,采取正確的措施,荒漠化是完全可以逆轉的,為荒漠化的治理講述作好準備。

  荒漠化的防治,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識,因地制宜,改善生態環境。這部分是本節,也是本單元知識的重點。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在于協調人地關系,要針對各地不同的自然條件,并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實施科學的管理,以獲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他們之間的知識關系:

  由于氣候因素和人類生產活動→土地荒漠化→制約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防治荒漠化→協調人類與自然環境

  二、 教學方法

  1.圖像分析法:分析圖內蒙古商都縣西井子土地荒漠化的狀況,可看出62年、78年荒漠化土地面積迅速增加,讓學生分析增加的原因(強度開墾草原),88年又有所減小的原因(因有效的進行了治理);分析圖西北地區荒漠化的人為因素,得出形成荒漠化的人為因素有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農墾、水資源利用不當、工礦交通建設中不注意環保等原因造成的;分析荒漠植物的生態適應、植物固沙成果顯著圖;分析此類植物的根、葉的特點,分析此類植物與環境的適應。

  2.案例分析論證法:本課選取了沙坡頭建帶狀沙障保護包蘭鐵路一例,讓學生閱讀教材分析、總結:①治沙的關鍵性措施是什么?②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實現?

  三、 學法指導

  1.觀察法:在閱讀荒漠化植物的生態適應性時用此方法。 圖 a、b是植物的根,c是植物的葉。可仔細觀察得出根葉的特點。

  2.列表對比法:從三種人為因素的影響的典型地區、危害列表比較;

  3.邏輯方法:在分析西北地區荒漠化的成因時,采用此方法。

  位置、地形→氣候(干旱)

  荒漠化

  人為因素

  四、 教學程序

  本節課型為新授課,安排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復習導入、講授新課、板書設計

  1.復習導入

  本節的導入采用問題式導入,請同學們回憶上節課的2個問題:西北地區的氣候、植被和地貌等各具有什么特征?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學生回答之后承轉進入第二個環節。

  2.講授新課

  [板書] 4.2荒漠化的成因與防治

  根據學生自習課上的預習,讓學生回答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之后老師總結性講解:①荒漠化不是簡單的荒漠化擴展的過程,而是很多塊分散的土地逐漸退化,并最終聯結在一起形成荒漠化或類似荒漠化景觀的過程。②從形成機制看,風力、流水、化學、物理這四種外力過程造成土地退化都屬于荒漠化的范疇。如風沙活動造成的土地風蝕,粗化以及沙丘形成和發展;流水侵蝕造成的劣地和石質坡地,次生鹽漬化和水漬化等。③人類活動導致了植被破壞,破壞了植被也就破壞了防止風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機制,就地起沙和外來沙丘前移使得原來的沙漠得以擴張,從而形成荒漠化的土地。

  [板書] 一.荒漠化的成因(5分鐘)

  1.概念

  2.成因

  基本條件:氣候干旱

  自然因素 物質基礎:地表物質沉積物多

  動力條件:風力作用

  人為原因 典型地區 危 害

  過度樵采 缺乏能源地區 破壞防止風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機制

  過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區和

  干旱的綠洲的邊緣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

  沙化進程

  過度農墾 旱作農墾區周圍及草原牧區 使沙化土地連片發展

  總結完后承轉進入第二個問題荒漠化的防治。

  [板書] 二.荒漠化的防治(25分鐘)

  學生閱讀并分組討論:1.“人與自然的協調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這一結論是依據什么提出來的?2.怎樣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三大核心內容?(5分鐘)

  學生交流發言:①“人與自然的協調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這一結論依據的是荒漠化形成與發展的客觀規律。荒漠化是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綜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態環境的結果。自然因素形成的荒漠化過程是極其緩慢的,而人為因素在加速荒漠化進程,加重著荒漠化的嚴重程度,并且人類活動在其發生與發展中起決定作用。根據自然規律規范人類的行為,才能達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因此“人與自然的協調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這樣學生就可以理解防治的核心為什么是“人與自然的協調”。②既然荒漠化的形成與發展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所造成的,那么我們就有信心去防治和治理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荒漠化土地,即潛在的、正在發展的、已經發生的荒漠化土地都應作為我們防治的對象,由此將它們確定為防治荒漠化的核心內容。(10分鐘)

  [板書] 1.防治核心:人與自然的協調

  2.核心內容:預防、扭轉、恢復

  學生閱讀并分組討論:閱讀課本的有關內容和圖表,想一想我們應當怎樣根據西北地區的客觀實際,確定整治模式,對此提出自己的認識與看法;在荒漠化防治的過程中我們應當遵循的主要原則?在這些原則的指導下應當怎樣做?(5分鐘)

  學生交流發言:①一個行之有效的荒漠化整治模式首先應有明確的目標,我們防治荒漠化的目的是通過人地協調,達到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因而防治荒漠化的目標是求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②實際上以上核心內容包括了土地荒漠化過程的發生、發展和形成的三個階段。氣候趨于干燥,地表植被開始破壞,土地具有潛在荒漠化的危險此是發生階段;地表植被被破壞,出現風蝕、粗化、斑點狀流沙和低矮灌叢沙堆,隨著風沙活動加劇,進一步出現流動沙丘,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積的20%以下此是發展階段;形成階段則是地表廣泛分布著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其荒漠化面積占土地面積的50%以上。這樣學生也就明白荒漠化的防治就是要針對荒漠化土地的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的類型、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才能使荒漠化得到治理。③若使荒漠化防治措施得以落實到位,最終實現荒漠化的整治目標,建立健全和完善治理措施系統是非常必要的,這一系統包括:制定防治荒漠化的政策和領導決策;加強荒漠化的技術咨詢和科技投入;建立基層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行政管理系統,做到各部門分工協作,統一規劃和統一領導。④預防的第一原則是預防重于治理。土地荒漠化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有一系列的“前兆”,課本表4.1中列舉的幾種地理現象可用以指示荒漠化的跡象。因而建立早期預警系統不僅是可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重視地方參與是我們應當遵循的第二原則。當地人們對自己周圍的環境有特殊的認識和理解,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有利于防治荒漠化的技術、措施,如新疆的坎兒井。并且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和提高土地的生產能力,與他們休戚相關,直接關系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因而在防治荒漠化的過程中,應當關注地方群眾的利益和需求,鼓勵當地社區參與項目的規劃、決策和實施。在制定整治方案時,既要適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又要考慮到社會現狀,還要有制度、組織、資金等問題。(10分鐘)

  [板書] 3.荒漠化的整治模式

  (1)有明確的整治目標

  (2)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

  (3)建立健全和完善治理實施系統

  4.主要原則:

  (1) 預防重于治理——建立早期預警系統

  (2) 重視地方參與——關注地方群眾的利益和需求

  承轉進入第三個問題治理措施和經驗

  [板書] 三.治理措施和經驗(10分鐘)

  給學生展示材料——沙坡頭的治沙“絕招”,并討論治沙的關鍵性措施是什么?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實現?

  學生交流發言:措施(5分鐘)

  [板書] 1.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飛播造林種草、小流域綜合治理

  老師點撥:圖4.14“荒漠植物的生態適應”。適宜在西北干旱地區生長的植物主要有三類:一是肉質植物,如圖4.14中的a類植物,這種植物體內薄壁組織可儲備大量水分,接近地表分布的根系可以在偶然而暫短的降水過程中收集水分;二是根系龐大的植物,如圖4.14中的b類植物,根系龐大并向縱深發展,以利用穩定的地下水;三是微葉或無葉型植物,如圖4.14中的c類植物,這種植物的葉片強烈縮小和退化,以減少葉面的蒸騰,如梭梭、檸條和沙拐棗等根系龐大的植物是優良的固沙植物。(5分鐘)

  [板書] 2.優良的固沙植物:梭梭、擰條和沙拐棗

  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荒漠化是自然的產物,更是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的結果。防治荒漠化應以人與自然的協調為核心,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達到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我們要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努力學習,為把西北地區建成一個山川秀美的環境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課堂練習:

  怎樣理解“消除貧困是制定有效防治荒漠化戰略和對策的核心”?

  課堂小結和課堂練習(5分鐘)

  3.板書設計

  4.2 荒漠化的成因與防治

  一、 荒漠化的成因

  1、 概念

  自然因素:

  2、 荒漠化的成因

  人為因素:

  二、 荒漠化的防治

  1.防治核心:人與自然的協調

  2.核心內容:預防、扭轉、恢復

  3.荒漠化的整治模式

  (1)有明確的整治目標

  (2)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

  (3)建立健全和完善治理實施系統

  4.主要原則:

  (1) 預防重于治理——建立早期預警系統

  (2)重視地方參與——關注地方群眾的利益和需求

  三、 治理措施和經驗

  1.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飛播造林種草、小流域綜合治理

  2.優良的固沙植物:梭梭、擰條和沙拐棗

256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考岗位| 寄宿生韩国电影| 吃什么皮肤白的最快| 借条怎么样才有法律效力| 抖音下载| 邵雨薇电影| 青山知可子最经典十部电视剧| 安姨电影| 二丫的美好生活[年代]| 大唐狄公案电视剧演员表| www.黄视频| 福建省地图高清版全图可放大| gale harold| 倪敏然| 入党培养考察情况范文| 美女视频网站色| 夫妻之间的理性| 1905电影网| 欢颜电视剧40集免费观看全集高清| 张宗麟| 刘浩存个人简历资料| 郭亚菲| 左航个人资料| dnf代码大全| 来5566最新av在线电影| baekhyun| 青山知可子最经典十部电视剧| 死角| 女生被艹在线观看| 角膜塑形镜的价格| 欲罢不能德国版| 经典常谈阅读笔记| 男按摩师给女性做私密按摩| 二年级写玩具的作文| 极品电影网| 爱一个人好难吉他谱| 日韩在线激情| 梁美京| 安东诺夫机场电影叫什么名字| 左航个人资料| 18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