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練習題及答案
高考于我國而言已不是一場簡單的考試,而是已成為國民生活的一件大事,高考制度是關系到我國整個教育系統乃至社會、政治穩定的一個重要制度。 對于地理來說,多練才是王道!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練習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練習題及答案:
第四節: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
1、我國最為常見、危害范圍較廣的自然災害是
A.、旱澇B、地震C、臺風D、寒潮
2、預防洪澇災害的工程措施有
A.、修筑堤壩和植樹造林 B、修筑梯田和植樹造林
C、修建水庫和分洪區 D、跨流域調水和修整土地
3.我國的洪水災害
A.. 多發生在西部地區 B. 多發生在東部地區
C. 多發生在春季 D. 多發生在冬季
4.人類的下列行為不會加劇洪災的是
A.. 破壞流域內植被 B. 大規模圍湖造田
C. 修建水庫 D. 建筑物占據河道
5.對農業生產來說,寒潮危害最大的是
A.. 早春季節 B. 盛夏季節 C. 早秋季節 D. 寒冬季節
6、一般來說,影響洪澇災害發生的較大的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植被 D.河道
7、下列人類活動可能會引發洪澇災害的發生或加劇危害程度的是
A..植樹造林 B.蓄洪泄洪 C.圍湖造田 D.修建水庫
8、關于自然災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自然災害是發生在地球表層系統中,能造成人們生命和財產損失的自然事件
B.人類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變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
C.自然災害不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而且還會帶來各種間接損失
D.自然災害不會影響社會穩定和持續發展
9.有關地質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地質災害包括地震、火山、寒潮、泥石流等
B.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帶多地震、火山、泥石流構成的災害系統
C.各種地質災害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
D.地質災害是自然形成的,具有突發性,無法預測和防御
10下列各種地質災害中,對人類影響和危害最大的是 ( )
A..地震 B. 火山 C.滑坡 D. 泥石流
11.下列屬于我國滑坡、泥石流頻發的地區,正確的是 ( )
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貴高原 D.新疆天山地區
12.當今世界地質災害發生的頻度和成災強度不斷上升,主要原因是 ( )
A..地殼運動越來越強烈 B.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大
C.風化、侵蝕作用增強 D.全球氣候變暖,降雨時空分布更不均衡
13.下列自然災害具有關聯性的是: ( )
A..山體崩塌——地震——海嘯 B.火山噴發——暴雨——全球氣候變暖
C.臺風——泥石流——山洪暴發 D.滑坡——水土流失——疾病蔓延
14.下列影響地震結對地面破壞程度的選項中,組合正確的是
①震級越大,破壞越大;②震源越深,破壞越大;③震中距越大,破壞越大;④斷層越發育,破壞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下列具有關聯性的地質災害是
A..地震和火山 B.暴雨和泥石流
C.洪澇和臺風 D.滑坡和沙塵暴
二.綜合題
2圖(一)、(二)、(三)是“我國部分災害分布”示意圖,圖(四)是“我國自然災害區劃”示意圖。讀圖填空并回答:(2003年上海卷)
11)將下列自然災害的英文字母代號填入相應空格內:
A. 洪水 B 風暴潮 C 干旱 D 水土流失 E 泥石流 F 臺風
圖示的各自然災害中,在我國分布地區最廣的是 、 。在圖(四)中,地區I與地區III共有的自然災害是 (多項選擇);在地區II內 、 災害的分布地區最廣;與其它地區相比,地區Ⅳ 災害的分布最為集中。
2)(多項選擇)按所在的地球圈層與災害成因分類,在圖示的各自然災害中,發生在巖石圈中的是 ,發生在大氣圈中的是 ,發生在水圈中的是 。
3)試列舉我國防災抗災設施建設的具體實例,至少兩件。
_ 1、選擇圖中字母填空:
①全國多雨中心5月在______,6月在______,7、8月在______。
②雨季開始最晚的在______,雨季結束最晚的在______,雨季最長的在________。
③有梅雨的地區是______,春旱現象較為嚴重的地區是______,有伏旱的地區是______。
2、我國旱澇災害較為嚴重,其自然原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夏季風特強的年份往往造成____澇____旱。
3、在圖中用筆繪出季風區和非季風的界線,并注明界線所通過的山脈名稱。
第四節: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
1.下列有關地震的正確敘述是 ( )
A..大部分地震都與火山噴發有關
B.七級以上地震稱為破壞性地震
C.震級表示地表所受影響程度的等級
D.地震最容易發生在具有一定活動性的斷層地帶
2.有關地質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地質災害包括地震、火山、寒潮、泥石流等
B.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帶多地震、火山、泥石流構成的災害系統
C.各種地質災害之間有一定的關聯性
D.地質災害是自然形成的,具有突發性,無法預測和防御
3.下列各種地質災害中,對人類影響和危害最大的是 ( )
A..地震 B. 火山 C.滑坡 D. 泥石流
4.下列屬于我國滑坡、泥石流頻發的地區,正確的是 ( )
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貴高原 D.新疆天山地區
5.當今世界地質災害發生的頻度和成災強度不斷上升,主要原因是 ( )
A..地殼運動越來越強烈 B.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大
C.風化、侵蝕作用增強 D.全球氣候變暖,降雨時空分布更不均衡
6.下列自然災害具有關聯性的是: ( )
A..山體崩塌——地震——海嘯 B.火山噴發——暴雨——全球氣候變暖
C.臺風——泥石流——山洪暴發 D.滑坡——水土流失——疾病蔓延
7.我國暴雨洪澇主要發生在 ( )
A..東北地區 B.華北地區 C.南方和東部地區 D.西北地區
8.暴雨形成一般應具備的條件是 ( )
①強冷空氣南下 ②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 ③反氣旋控制 ④強烈的空氣上升運動⑤氣溫較高 ⑥長時間受鋒面或氣旋控制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9.目前,對氣象災害的防御措施,正確的是 ( )
A..加強氣象監測和預報,做好防范工作
B.發射氣象衛星,消除氣象災害
C.大范圍開展人工降雨,消除旱情,治理沙漠
D.將人口撤離氣象災害多發區
10.臺風來臨時,風速和暴雨強度最大的地方是 ( )
A..臺風中心(臺風眼) B.臺風中心附近的周圍地區
C.外圍(過渡)地區 D.臺風控制的所有地區
11.寒潮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季節是 ( )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春季和秋季
12.在亞歐大陸上,受寒潮、水旱災害等氣象災害影響最頻繁的地區是( )
A..中亞內陸地區 B.東亞季風區
C.青藏高原地區 D.西亞沙漠地區
13.關于地質災害防御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人類活動可以防止地質災害發生
B.人類無法對地質災害作出預測和預報
C.人類可以減少或減輕某些地質災害帶來的破壞和損失
D.防災、減災主要是政府和學者的工作,不宜在公眾中大肆宣傳
14.人類活動可能誘發的自然災害,正確的是 ( )
A..地震、海嘯 B.滑坡、泥石流 C. 沙塵暴、火山噴發 D.臺風、洪澇
15.泥石流災害頻發的地區,其氣候特征往往是 ( )
A..終年高溫多雨 B.終年高溫少雨
C.四季分明,降水均勻 D.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18.下列資源中,與其它資源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關系特別顯著的是 ( )
A..森林資源 B.煤炭資源
C.鐵礦資源 D.地熱資源
19臺風、颶風多會給影響地區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示意圖,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圖2)
(1).臺風、颶風都屬于_____氣旋中強度最大的
一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以上。其中發生在_____洋上的稱為臺風,發生在_____洋上和_____洋上的稱為颶風。
(2.)臺風、颶風形成在_____或_____海面,溫度在_____℃以上的廣闊洋面上,是一種強烈發展的氣旋,在北半球是_____時針向中心輻合的大旋渦,在南半球是_____針向中心輻合的大旋渦。
(3).臺風、颶風災害主要由___、___、___等組成。圖2中A.區域的名稱叫_____,其中心氣流運動方向是_____(上升還是下沉),天氣狀況是_____。圖中最大風速、最強暴雨出現在圖中的_____區域。
(4).某日,臺灣受臺風影響,其風向為西北風,則此時臺風中心大約位于臺灣的:
A..東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20.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而又嚴重的國家,每年都有一些地區遭受干旱、洪澇、滑坡、泥石流、臺風、冰雹、霜凍等災害的襲擊,地震災害也時有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今年我國有些地區遭受近年來少有的干旱,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自然災害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防災、減災已成為人們研究的主要課題。
請閱讀材料回答:
(1)從自然災害的形成、危害到防治給我們哪些哲學啟示?
(2)運用有關哲學知識,請就防治干旱提出你的建議。
參考答案
第四節: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一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C B C A. B C D A.
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A. C B C C B
16 (1)A.;C;A.BCF;C、D;E (2)DE;CF;A.B (3)興建長江三峽(或葛洲壩、小浪底)大型水利樞紐(水庫)在黃河中上游(或黃土高原)、長江中上游地區植樹造林加強水土保持或加固長江黃河堤防等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內疏通排水通道)
17 (1) D C A.B;A.B D D;C B C (2)季風不穩定 北澇南旱 (3) 略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b d d c A. c b c
第四節: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D A. B D B D C A.
題號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B C C C B D A. D
19(1).熱帶 太平 大西 印度
(2).熱帶 副熱帶 26℃ 逆 順
(3.)強風、特大暴雨、風暴潮 臺風眼 下沉 晴朗無風(碧空無云) B
(4).A.
20(1)①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人們要尊重和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②規律是客觀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們要在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謀福利。③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也是可以改變的,人們可以利用有利聯系,改變不利聯系,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④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人們要樹立科學的生態價值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2)此題答案可開放,只要提出的建議能結合哲學知識,合情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