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長短的變化的規律
利用“對稱法則”突破晝夜長短規律的技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晝夜長短的變化的規律,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
晝夜長短的變化的規律
利用“對稱法則”突破晝夜長短規律的技巧?
(1)同一天中,南北半球同一緯度的兩點晝夜長短相反,如?40°N?晝長為13個小時,則40°S夜長為13個小時。?
(2)一年中,某地二至日前后相同的時間,晝夜長短相同,即日出日落時刻相同,如某地7月22日前后日出時間為5時,則5月22日前后日出時間也為5時。?
(3)一年中,某地二分日前后相同的時間,晝夜長短相反,如春分日后一個月(4月21日左右)和前一個月(2月21日左右)晝夜長短大致相反。?
日出、日落方位與晝夜長短的關系?
(1)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全球(極晝、極夜地區除外)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相反。?
(2)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全球(極晝、極夜地區除外)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相反。?
(3)二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日出正東,日落正西,全球晝夜平分。?
(4)出現極晝的地方:北半球太陽從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陽從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拓展延伸:高考地理中的這些誤區,你得分清楚
自然災害至少包括了以下兩個根本屬性:一是事件成因必須是以自然因素為主(可以有部分人為因素);二是要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存條件產生危害,如果不產生這種危害,則不能稱之為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并非一無是處,臺風可以帶來大量降水,緩解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也可緩解此時此地的高溫天氣;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熱量交換,可以帶來降水,緩解旱情,有利于農作物越冬,可凍死田地里的害蟲;火山噴出的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巖漿巖中存在礦產資源。???
臺風中心的天氣表現為無風、少云和干暖。臺風內的風是逆時針(北半球)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產生的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的風的向心力互相抵消,因此形成臺風中心無風的現象。也正因為如此,天氣預報中說“臺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而不說“臺風中心最大風力”。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兩個描述地震的、含義不同卻又相關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所釋放能量的大小,而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的影響和破壞程度,一次地震震級只有一個,而烈度在各處不同。影響烈度的主要因素有①震級:烈度與震級呈正相關;②震中距:若其他條件一致,則烈度與震中距呈負相關;③震源深淺:烈度與震源深淺呈負相關;④地質構造: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烈度大;⑤其他:如地面建筑構造、人口密度等。??????
自然災害的絕對損失與相對損失是不一樣的。一個地區經濟發達,雖然災害的絕對損失嚴重,但由于經濟總量高,抗災減災的基礎雄厚,所以災害對該地區造成的相對損失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