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大學有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
時間:
倩愉
大學專業
序號 |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類) | 包含專業 | 專業方向 |
1 | 北京林業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2 | 北京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3 | 天津理工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4 | 山西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5 | 山西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6 | 山西財經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7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8 | 南京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海洋科學 | |
9 | 河海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1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
1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12 | 南京師范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科學(師范、英才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 | |
13 | 江蘇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14 | 福建師范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
15 | 福建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16 | 江西師范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17 | 信陽師范學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18 | 武漢大學 | 理科試驗班 | 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土地資源管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空間信息與資源環境類 |
19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20 | 華中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21 | 湖北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22 | 廣東財經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23 | 桂林理工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24 | 南寧師范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 | |
25 | 南寧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26 | 四川師范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
27 | 西華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28 | 西南林業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29 | 云南財經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30 | 西藏農牧學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31 | 西北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
32 | 西安科技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33 | 蘭州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地理科學(基地班)、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 | |
34 | 隴東學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35 | 蘭州財經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36 | 青海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37 | 新疆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38 | 新疆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39 | 伊犁師范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40 | 池州學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41 | 楚雄師范學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42 | 湖南工業大學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43 | 海南師范大學 | 地理科學類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 | |
44 | 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45 | 衡陽師范學院南岳學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
46 | 廣州新華學院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本專業主要學習地理學、資源環境科學、生態學和規劃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培養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和實踐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等現代技術方法,具備從事全球變化、區域安全、城市環境、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人類環境演化與對策、自然保護、生態環境規劃等研究及應用管理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業方向
畢業后能從事國土資源整冶、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規劃管理、環境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規劃以及城市規劃與管理、土地評價、土地規劃與設計、水處理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及管理工作,也可以報考土地資源管理,環境工程,自然地理等研究生繼續深造。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接受嚴格科學思維和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具有一定的開展科學研究的能力。
培養要求
立足于地球表層特征及其變化、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3S技術,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和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門人才。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經濟開發以及環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學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蘊,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就業前景日益受到關注。
畢業生主要在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管理、教學、科研及開發工作,也可在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城市管理、測繪地理信息、農林、旅游、交通、海洋等部門從事規劃管理和技術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