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題技巧
高考地理在文綜所占的分數比例是蠻重要的,怎么答好高考地理的試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于高考地理答題技巧指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地理答題技巧分析
1、地理選擇題巧用五法:
一是排除法:如對于給定的條件是多個的題目,可先根據題目的某一條件,在被選項中找出符合這一條件的對象,其余淘汰,縮小范圍;然后再根據題目的其他條件,在縮小的范圍中逐漸進一步淘汰,最后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選項。如果肯定某個是對的,那么排除沒有該選項的也可以。
二是反證法:是通過證明逆命題是錯誤的,從而得出命題的正確性。
三是信息轉換法:將題目中的信息轉換成自己熟悉的內容或便于理解的形式,達到化難為易、快速求解的目的。
四是圖解法:根據作圖來輔助解答。在地理分布、運動規律、空間想像等方面,可以根據題干所提供的條件繪制出圖形,即以圖再現題干要求,以圖解文有助于分析,從而找出正確答案。
五是數據比較法:有些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征需要定量分析,并對一些相關的量和量的變化趨勢進行比較,才能獲得正確答案。
2、地理學科主觀題解題技巧:
自然地理答題——找到解題的關鍵點。如“日照圖”,最關鍵是根據圖中的信息找到“三點”,即太陽直射點、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和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找到了交點,就知道了交點所在經線的時刻和晝夜長短情況等,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人文地理答題——容易丟掉“采分點”,介紹幾個技巧:
一是細致與簡略:應盡量具體細致,但如果沒有把握,可答得適度模糊一些。
二是適當多寫:問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沒把握,怕把知識點漏答,就多答些點。
三是先答主要的:盡量抓知識的主要方面,實在沒把握怕抓不到,則主次一起抓,但要注意把最精彩、最重要的“采分點”盡可能放在前面。
四是分值與采分點:采取找約數原理。如果該題是6分,一般需答2點、3點或6點。
五是將要點進行編號。高考閱卷通常是“采點給分”,將一個小題目的各個知識點根據題目要求合理劃分為一個個的要點。對于所有的要點要進行編號,編號有利于提高答案的條理性和清晰度。
高考地理必讀知識點
一、影響日照時間長短的因素:
1、晝長;2、地勢(地勢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時間長);天氣狀況。
二、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即影響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太陽高度(即緯度);2、天氣狀況;3、地勢;4、空氣密度。
如為什么青藏高原太陽輻射最強?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②晴天多;③地勢高;④空氣稀薄,大氣潔凈。
三、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1、緯度;2、地形、地勢;3、下墊面性質(海陸位置、植被狀況);4、天氣狀況。
四、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1、緯度:低緯小,高緯大;2、下墊面性質:海洋小于陸地,沿海小于內陸,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中游: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六、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氣候特征);人為原因(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植被破壞,圍湖造田)。
例如,長江洪災的原因:
㈠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
①流域廣,支流多;②中上游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游多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征:流經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干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征;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㈡人為原因:1、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七、分析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
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階梯過渡地帶,河流落差大);二是徑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
㈠凌汛的形成條件:
凌汛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緯。在我國凌汛最嚴重的是黃河,主要發生在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東河段)。
㈡潛水等水位線的應用:
判斷潛水的流向:垂直于潛水等水位線從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為潛水流向。
潛水面的坡度(潛水水力坡度):確定潛水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兩點的水位高差,除以兩點間的距離,即為潛水面的坡度。
潛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線與地形等高線相交點,二者高程差即為潛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點的位置不在等水位線與地形等高線交點處,則可用內插法求出該點地面與潛水面的高程,潛水的埋藏深度即可求得。
潛水與地表水的相互關系:根據潛水流向來判定。
利用等水位圖合理地布設取水井和排水溝,一般應沿等水位線布設水井和排水溝。
㈢解決缺水問題的措施:
主要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入手: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防止水污染;開發水資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強用水管理,增強節水意識,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長;控制人口增長。
八、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存在冰雪下線的海拔高度)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響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風坡降水量大),因此喜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線低。
注:可根據該特點來判斷迎風坡或背風坡。
九、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一是山地所處的緯度(緯度越高帶譜越簡單);二是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帶譜可能越復雜)。
另外,影響同一帶譜的海拔高度主要取決于熱量(即陽坡和陰坡)
十、衛星發射基地的區位選擇:
自然因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地球自轉的初速度:取決于緯度和地勢,地形平坦開闊);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猜你感興趣:
1.高考地理答題技巧有哪些
2.2016高考地理答題技巧
3.2016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4.2016高考地理答題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