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復習答題規范
高考閱卷主要是采點,你寫錯了不扣分,寫對了就給分,講白了,就在你答案中找符合細則的,看到關鍵詞(話)就給分,所以要教育學生答題,揚長而沒必要避短,我們以往總教育學生要揚長避短,答案中不要有明顯的破綻和失誤,真不清楚的就不寫,現在看來,要鼓勵學生大膽寫。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高考文綜復習考試的答題規范。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答題規范1、時間安排
文科綜合科考試時間是150分鐘,相對來說題量是比較大的,而且書寫量也很大,這就要求我們在考試中能夠合理地分配時間。解答客觀題用30分鐘左右較合適,主觀性試題用120分鐘,(地史政必修部分分別用28, 28, 34分鐘。選修部分各用8分鐘,6分鐘機動)當然做主觀題不能太拖沓,應該盡量爭取時間,這樣才能不會因為后面時間緊張而影響情緒,還可以對答案做進一步的檢查、補充和完善。但是,“快”是要建立在“準確”的基礎之上的,不然也就失去了其本身意義。
答題規范2、答題順序
答題順序應本著以下兩個原則:
(1)應本著先做選擇題,后做問答題的原則。在做選擇題時,遇到膠南的題目時,不要花太多的時間糾結,先標記,跳過去,最后一定回來再審視選出答案,轉涂到答題卡上。試卷順序設計是有科學道理的,有極個別的學生自作聰明,先做問答題后做選擇題,由于主觀題花費時間太多,導致精神緊張,失誤過多,顧此失彼。結果事與愿違,教訓深刻。
(2)應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在解答問答題時,各科平衡的學生可以按順序做題。而對于學科發展不平衡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相對較好的學科先做,而相對較差的學科后做。同一學科的題也有相對難和相對易的題,也應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最難下手的題放在所有題的最后做。
答題規范3、選擇題的解題步驟與技巧
(1)抓住立意。每個選擇題只有一個立意,即一個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試題后,認真閱讀,并要很快地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話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再看題,這樣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當然,對于簡單的試題來講讀完也就應該做完。
(2)找關鍵詞。一般來說。每個選擇題的關鍵詞大多在題干的最后一句話中,如“范
圍關鍵詞”:經濟學道理··…、哲學道理……等。“內容關鍵詞”:措施是……、制度是……等。“形容詞關鍵詞”:根本……、主要……等。“動詞關鍵詞”:表明……、說明“…、
體現……等。立意和關鍵詞相結合,對做難度稍大的題目有較大的幫助。
(3)排查誤項。高考試題中有一部分是難度大的題目,甚至有些題肢的設置一時難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用排查法,先把明顯錯誤的選項去掉,然后進一步縮小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