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練習題及答案(2)
12.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練習題參考答案
1.A(鍥qiè窺kuī)
2.懶 宵 越 艱 裁 勢 迭
3.①原意是用機械向地下鉆孔探礦。這里形象地寫出聞一多刻苦研究古籍的精神。另外句式變成“向……鉆探”,敘述由靜態變成動態,給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觀的介紹,而是熱情的稱贊了。
②形容引人注目的樣子。表現了聞一多潛心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③很不一樣。表現了聞一多作為革命家說和做的高度統一,“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
④形容氣勢之盛可以直沖云霄。表現了聞先生敢于為人民講話,面對兇殘的敵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體現出民主戰士的大勇。
4.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5.D 6.A、E
7.B(應是比喻)
8.D(“無動于衷”是貶義詞,應該用“安之若素”)
9.①仿句:我不是屹立在巍峨山崖上的巨石,而是綿延道路上的一顆石子——為前進的車流奉獻一份力量。
②如果(你是一株小草),就(吐露一季的翠綠);如果(你是一朵鮮花),就(奉獻一縷芬芳)。
10.“做了再說,做了不說”的學者聞一多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
11.這個題目總領全文。上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做了再說,做了不說”,表現聞先生“學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寫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現聞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12.寫作了《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并開始研究“古典新義”。
13.研究古籍是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表現了聞先生全心全意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是偉大的愛國者。
14.第⑦段和第⑧段是文章的過渡段,第⑦段總承上文;第⑧段總起下文。第⑦段和第⑧段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15.聞先生前期為了探索救國救民的出路而潛心學術,不畏艱辛,廢寢忘食,十數年如一日,終于在學術上取得累累碩果。后期則投身于民主運動,敢于為人民講話,面對兇殘的敵人無所畏懼,視死如歸,體現出民主戰士的大勇,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的楷模。聞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對社會認識的變化。但作為一名卓越的學者,一名偉大的愛國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卻是始終如一的。
16.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
17.殺害李公樸嚇不倒人民,會有更多的人不畏犧牲,起來戰斗。表達了作者對敵人的憤恨,對革命必勝的信念。
18.正面例子:“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還有廣大的市民。”
反面例子:“希特勒……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
19.比喻,表現了反動派垂死掙扎及斗爭更加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