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寧波市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2)
相關言論
她(洪素麗)以畫家對空間、光線、色彩的審美感受來取景狀物。
——江南大學教授 莊若江 楊大中
對繪畫而言,靜物寫生一般較容易,畫動態則較難。文章恰恰相反,寫具體的事件通常比較生動,單純寫物而不空洞死板就很難。洪素麗既是作家也是畫家,想必深諳此理,卻還是選了“苦瓜”這個題目,把繪畫的技巧融入行文中,別具一格。
——英國劍橋大學碩士 丁理
感覺上,洪素麗總像定時返鄉的鮭魚,每當我不經意地在心里叨念著:“該是回來的時候了吧?”很奇異地,就會適時接到她的信或電話,告訴我,“我就要返鄉了!”言辭句中洋溢著興奮難掩的情緒,信紙上的字寫得龍飛鳳舞,就像在跳舞一般。
——臺灣作家 吳錦發
作者心語
◆偉大的作品都是扣緊當時的土地脈搏與時代脈搏。
◆所幸,我還有一個信仰——那就是文學與藝術,多年來,我拿筆來寫,拿刀來刻,并且也以此二工具,試圖刻畫和我相同血色的島嶼面目。
◆我上了幼稚園,永遠穿姊姊們穿小了的衣裳,褪色的印花,給祖母補綻過的;鞋子不是過大,就是過小……而我們家的飯桌上,老是咸魚干,與咸魚干……我們家遇到一樁又一樁的災難了……一個人長大了,走出童年陰暗局促的角落。
文章呈現
苦瓜
洪素麗
?、冽R白石在一幅白菜畫上題字,言白菜是蔬菜之王,可見齊老是偏愛白菜了。我呢?我偏愛苦瓜。
②《本草綱目》上記載:“苦瓜花為末,霉瘡,胃氣痛,滾湯下;目痛,燈草湯下;瓜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葉曬干為末,治一切丹火毒氣,金瘡結毒,脂麻疔,大疔疼不可忍,酒下三錢;子苦甘無毒,益氣,壯陽。”苦瓜的特性,是苦和寒,生冷之物,火氣大的人吃了特別受用,可以“清心明目”;夏天喝了苦瓜湯,可以消熱惱,解勞乏。苦瓜鮮葉搗爛了,可敷腫傷。鮮苦瓜破開,去種子及瓤,納入茶葉,用線綁扎固定后,掛于通風處,陰干,每次用茶葉六至九克,水煎或開水泡服,可以治中暑。倘若去了種子與瓤的鮮苦瓜,均勻涂上芒硝,掛于陰涼處,待苦瓜干后,表層有結晶的白色霜狀物,叫苦瓜霜,加冰片少許,研勻,吹喉,可治咽喉炎。這都是書上記的土法妙方。我一樣也沒試過,但,想來一定是有效的。
?、坌r候,夏天時,家里飯桌上常見一道苦瓜妙品:把苦瓜切成一截一截圓筒狀,去子挖瓤;塞進肉末拌芡粉,加上鹽、香料,塞實了,燉成湯,十分入味。幾年前,我替一個在聯合國做事的日本朋友惡補中文(他同時亦在聯合國辦的中文班上課),有一回,他的中文老師出一道題給他作文:“我最吃苦的一天”。他拿回來,我作他的槍手,大筆一揮,文曰:“我最吃苦的一天,是我吃苦瓜最多的一天,滿滿一桌上,有清燉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絲,肉絲炒苦瓜,苦瓜紅燒肉,紅燒肉苦瓜……我從早吃到晚,非常地吃苦……”他照抄一遍,拿去給先生看,先生看了皺皺眉,又哈哈大笑,夸獎了他一頓,說:“有進步,你的中文有進步!”他十分得意,要請客,于是我們師徒倆繞遍了華埠(唐人街)餐館,問不到一家有苦瓜這一道菜,失望至極,只好隨便進了一個廣東館子。大概在異地里,苦味既不是味,苦瓜這道菜是不能上臺盤的?!咀ⅰ?/p>
?、芸喙系目嗍橇钊饲逍墓延目?,不是“啞子吃黃連”的苦。“苦”亦可以是美味,可見人生的矛盾,不可理喻。從苦中品出樂,品出美來,是至樂,與至美。而這苦是自找的,不是脅迫,或外加的。因此,可以細細品味,慢慢浸淫,其美無涯,其樂無邊;喜歡研究人生真諦的人,可以在苦瓜里吃出道理來,“佛法無邊”之類的頓悟,可以在簞食瓢飲、苦瓜醬菜中摸到。道在高山、道在流水、道在瓦罐、道在尿溺、道在苦瓜,此所以石濤自稱為“苦瓜和尚”也。
⑤大學時,曾和友人去獅頭山的廟里小住,美其名曰“閉門深造”。某日逛到尼姑庵后面山坡上,看到一排圍筑起來低低的苦瓜藤架,兩人躺進糾纏的架下,密深深的葉子像五爪龍掌,葉心透明的綠,葉脈一絲絲,一條條地浮起。苦瓜一個個掛下來,直抵額頭、眼皮,飽滿滾圓的瓜身,是碧青加乳白色,發出瓷器的光澤,表皮上一個個圓珠般的疙瘩,正如凝結的燭淚,造型多美呀,有哪一種瓜菜比得上呢?然而里面滋滋流著苦液……
?、奕ツ瓿跸?,在山村田壟間漫步,尺來寬的灌溉渠道上,架了一個越空的苦瓜棚,苦瓜就由田壟邊,水田側,一段狹小的泥洼地里種出來,瓜藤對爬在架上,苦瓜一個個垂掛在山溪引下來的奔流不息的渠溝水上。深黑的水,因為流速大,偶爾翻出一點浪花,水是冰涼潔凈的,苦瓜的影子和篩在葉間的陽光,一動一顫;抬頭一看,是一梯一級上去的漠漠水田,蒼綠的紗帽山,小瓦屋,以及悠悠之云影。一切的爭奪苦戰,暫時地脫略而遙遠,只有眼前之一景,是那么平和,崢嶸,可感謝。
⑦此間的公寓,我在窗臺上種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開花結果,但見五爪葉子日日吃力地攀在窗外圍起的鐵欄桿上,小小的綠葉十分爭氣,又把觸須無孔不入地伸延。于是煙塵萬丈的都市里的一扇窗子,為我編織了故鄉夏日里一席苦瓜涼夢來。
【注】我后來才知道,華埠的飯店菜單上,苦瓜叫“涼瓜”,不叫“苦瓜”。
(選自《芳草天涯》,有刪改)
自主學習
【初識·散文之形】
6.根據文章內容填空。(4分)
《苦瓜》一文有對苦瓜的說明,如第②段說明了苦瓜的(1) ▲ 、(2) ▲ ;有對相關事件的敘述,如第③段“我”替日本朋友(3) ▲ ,第⑤段“我”和友人躺在藤架下看苦瓜;有對苦瓜的描寫;有對苦瓜的議論……
7.作者寫苦瓜,為什么要從齊白石的題字寫起?(2分)
▲
【細品·散文之言】
8.洪素麗擅長木刻畫,下列語句最有木刻畫味道的一項是( ▲ )(3分)
A.苦瓜的苦是令人清心寡欲的苦,不是“啞子吃黃連”的苦。
B.密深深的葉子像五爪龍掌,葉心透明的綠,葉脈一絲絲,一條條地浮起。
C.滿滿一桌上,有清燉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絲,肉絲炒苦瓜……
D.此間的公寓,我在窗臺上種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開花結果。
9.根據“相關言論”,賞析第⑥段中的畫線句子。(5分)
【深悟·散文之神】
10.以下推測最不可能的一項是( ▲ )(3分)
A.洪素麗可能非常崇拜“苦瓜和尚”。 B.洪素麗可能會回臺灣定居。
C.洪素麗可能不喜愛中國傳統文化。 D.洪素麗寫《苦瓜》可能與小時候的經歷有關。
11.有人認為第②段中“我一樣也沒試過,但,想來一定是有效的”這句話可以刪去,你認同嗎?請說明理由。(4分)
▲
12.通讀材料,結合相關內容,品出洪素麗筆下的苦瓜之“味”,展現你的研讀成果。(6分)
▲
【答案】
6.(1)藥用價值(2)特性(3)寫以“苦瓜”為內容的作文
7.齊白石的題字表明他偏愛白菜,以此引出“我”偏愛苦瓜。
8.B
9.【示例】“深黑”“蒼綠”從色彩的角度寫景;“影子”“陽光”“云影”從光線的角度寫景;“一動一顫”富有動感;“水”“苦瓜”“水田”“山”“瓦屋”“云影”由低到高,構成空間上的層次感,全句充滿畫意,清新優美。
10.C
11.【示例】我不認同。沒試過卻認為關于苦瓜的土法妙方一定有效,這種看似不合理的語句,帶有濃重的主觀色彩,強烈的表達了作者對苦瓜的偏愛。
12.第一層:僅從苦瓜的自然屬性層面敘述,思維單一膚淺,表述較籠統。(1—2分)
【示例1】我感受到洪素麗筆下的苦瓜之味是苦味,苦瓜的特性是苦和寒,藥用價值很高。(從味美、形美等角度闡述,也屬于此層級,如果表達有欠缺,只給1分)
第二層:從苦瓜與作者關系層面闡述,思維較深入,表述較有條理。(3—4分)
【示例2】我感受到苦瓜中蘊含著作者對自然的熱愛之情,作者見到苦瓜藤架,竟躺進架下欣賞,還自己種苦瓜藤,在欣賞苦瓜中享受自然之趣。
第三層:從苦瓜與人生關系層面闡述,思維有深度,表達有條理。(5—6分)
【示例3】苦瓜中包含著人生真諦。作者的童年時陰暗的,成年后離開故土,定居美國,飽受思鄉之苦,然而她直面人生,通過文學創作和藝術創作獲得心境的平和,精神的超脫,苦既然是人生無法回避之味,我們就要學會從苦中品出樂,品出美。
(二)(20分)
【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節選自《武林舊事·觀潮》)
【乙】
昔伍子胥①累諫吳王,忤旨,賜屬鏤劍而死。臨終,戒其子曰:“懸吾首于南門,以觀越兵來伐吳。以鮧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朝暮乘潮以觀吳之敗。”自是自海門山,潮頭洶涌高數百尺,越錢塘,過漁浦,方漸低小,朝暮再來。其聲震怒,雷奔電激,聞百余里。時有見子胥乘素車白馬在潮頭之中,因立廟以祠焉。 (節選自《錄異記·異水》)
【注釋】①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民間尊之為“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