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永州市中考語文真題(2)
永州市中考語文第二部分、閱讀理解(共49分)
(一)古詩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題。(14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選自(《大道之行也》)
【乙】村陌有犬,為人所棄者,張元見之,即收而養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日:“有生之數,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養,無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許焉。明年,犬隨叔父夜行。叔父為蛇所嚙,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聲不已。張元怪之,隨犬出門,見叔父幾死。速延醫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視犬如親。 (選自《北史·孝行傳·張元》)
10.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2分)( )
A.選賢與能 與:和,同
B.男有分,女有歸 分:職分,指職業,職守
C.將欲更棄之 更:再次
D.叔父感其言,遂許焉 感:被……感動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2分)( )
A.是故謀閉而不興 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B.若見而不收養,無仁心也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C.張元見之,即收而養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來源:學&科&網]
D.汪汪之聲不已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12.用現代漢語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譯:
(2)張元怪之,隨犬出門,見叔父幾死。
譯:
13.【乙】文中張元所說的“仁心”是 ,在【甲】文中表現這種“仁心”的具體語句是 。(4分)
14.閱讀下列一首唐詩,完成(1)~(2)題。(5分)
葡 萄【注】
韓愈
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須。
【注】貞元十九年(803年)十二月,韓愈被貶陽山縣。元和元年(806年),韓愈與同時遇赦好友張署同赴江陵待命,寫下此詩與之共勉。
(1)詩中所寫的葡萄,是什么季節的葡萄?(2分)( )
A.冬春之交 B.春夏之交 C.夏秋之交 、 秋冬之交
(2)詩中,韓愈以葡萄自喻,通過描寫葡萄的生長情態,表達了怎樣的情感?(3分)
答:
(二)現代文閱讀(30分)
實用類文章閱讀。閱讀文章,完成15~18題。(12分)
輸的不是比賽
陳原
如今,少兒參加國內外的各種比賽,甚至在電視節目里一比高低,已經成為觀眾和輿論的話題。而且,感慨最多的是小選手們的態度、表情、談吐,還有從家長到老師的那份表現。
任何競賽都會有輸贏,名次也會有高低。假如過于計較其中的得失,將名次和獎項看得比天大,一副不堪承受的模樣,這種對輸贏得失的態度,恰恰說明對孩子的人文教育是有缺陷的,甚至可以說是不成功的。
有的孩子,贏,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小小年紀,居然能說出“春秋戰國,還是難不倒我的”;而有的孩子,輸,或者不過是第二、第三,就淚流滿面,好像一生成敗在此一舉。【甲】
這樣的孩子,如何能領悟“滿招損,謙受益”?將來又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如何順利度過人生的曲折和波瀾?
有的孩子,明明答錯了、忘記了,或是一時疏忽了,本來沒什么大不了的,事后,卻偏偏要對著鏡頭反復強調一堆的理由,表明自己會、自己知道,后悔不迭,哇哇哭開了
【乙】人哪有不失誤的,哪有什么都懂的,可養成強調客觀理由的習慣,就可能學會文過飾非,就可能不敢直面自己,就可能永遠自以為是。這樣的孩子,將來是難得認錯,也可能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孩子身上的問題,當然不能只怪孩子,看看他們四周:家長個個揮拳、高喊,舉起勝利的手勢;老師一會兒咬牙,一會兒皺眉。這樣的應對能力,自然會影響孩子。【丙】他們最需要教育孩子的是,如何面對輸贏,如何看待競賽,如何面對其他對手。可惜的是,他們那種急功近利的心態,那種志在必得的情緒,那種以比賽論輸贏的思維,都將孩子推上了一個脆弱的平臺,可能坍塌,可能崩潰,可能蒙上一層陰影,這些,都可能左右孩子的未來。
【丁】我們的家長、老師和同學,應該明白:很多時候,我們輸的并不是比賽。
(選自《人民日報》 2014年4月10日17版有刪改)
15.文章針對 的現象,提出了
的觀點。(4分)
16.能直接證明“養成強調客觀理由的習慣”的材料是(2分)( )
A.孩子小小年紀,居然能說出“春秋戰國,還是難不倒我的”
B.孩子比賽中得了第二、第三名,就淚流滿面
C.答錯了,對著鏡頭反復強調一堆的理由
D.家長揮拳、高喊,老師咬牙皺眉
17.“看看其他一些國家的孩子,贏的時候,從容,燦爛微笑;輸的時候,自如,微笑燦爛。 他們對其他小朋友的關愛更感染了全場。”一句是從文章中抽出來的,根據文章寫作路,它應該在(2分)( )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18.你代表所在的縣區參加全市“誦讀經典,健康成長”決賽,個人誦讀沒有取得好的名 次,校領導和指導老師都有些不快。請根據文章內容,說說你的看法。(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