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基礎試題及答案(2)
三、論述題
1、政治管理的主要類型及其作用
劃分政治管理類型,可以綜合政治活動和管理活動兩個方面,按照政治管理的基本要素進行劃分:
1.按照政治管理實現的本質利益目標劃分,可以把政治管理劃分為不同社會形態的政治管理,包括原始社會的公共管理、奴隸社會的政治管理、封建社會的政治管理、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管理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管理
2.按照政治管理的功能,可以把政治管理劃分為立法管理,行政管理和司法管理 立法活動是政治權力以法的形式確定社會利益要求及其實現規則的活動,也是政治權力以法的形式確定社會成員社會政治經濟權利和義務及其實現規則的活動。
行政活動是政治權力按照社會利益要求,執行和實施社會公共意志的活動,行政管理就是對于這些活動的管理。
司法活動是政治權力維護既定社會利益關系和法定規則的活動,因此,司法管理是按照維護公共利益和公共規則的要求,對于這些活動進行的管理。
3.按照政治管理的不同對象,可以把政治管理劃分為對于社會成員的管理、對于政治組織的管理、對于社會組織的管理和對于經濟組織的管理。
對于社會成員的管理,是政治權力對于社會成員行為的要求、規范和引導。政治權力對于社會成員的行為的管理,在社會和政治生活中,具體體現為政治權力對于社會成員法定權利的確認、規范和保障。
對于政治組織的管理,包括對于政府組織的管理、對于政黨的管理和對于政治社會團體的管理
對于政治社會團體的管理,則是政治權力對于政治社會團體地位、功能和活動方式的確定和規范。
對于社會組織的管理包括對于各種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其中包括對于社會公益組織的管理,對于社會中介組織的管理和對于社會自治組織的管理。
對于經濟組織的管理,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下有不同的內容。前資本主義社會,主要是對社會單元的管理。
政治管理的職能,即政治權力在政治統治的前提下,對于社會運行和發展所承擔的任務
1.實現社會共同利益
政治管理是社會共同利益實現的基本機制,因此,實現社會共同利益,是政治管理的基本任務。顯然,在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下,政治管理實現的社會共同利益具有性質、內容、和含義的巨大差別。政治管理實現社會共同利益的職能包含幾個職能:
a.確定社會共同利益
從社會政治過程來看,政治管理對于社會共同利益的確定有兩種基本途徑:一是主動確定,即政治管理者主動對于社會或者市場及其發展狀況進行調查、了解和分析,在獲得和處理有關信息的基礎上確定社會共同利益的需要和內容;二是被動確定,即社會成員以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民意方式在政治過程中表達利益要求和意愿取向,政治管理者根據這些表達出來的利益要求和意向,在聚合、分析和把握的基礎上,確定社會共同利益。
b.實現社會共同利益
根據所確定的社會共同利益,以政治權力的力量予以實現,是政治管理實現社會共同利益的核心環節
實現社會共同利益的基礎是公共資源的組織和配置,關鍵是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實現社會共同利益,要求政治權力體系的統一行為,因此,協調各權力部門和層次的行為和政策,是政治管理實現社會共同利益過程中的重要職能。
實現社會共同利益,需要遵循平衡原則。
c.維護社會共同利益
對于社會共同利益的維護,首先和集中體現為對于公共財產的維護。也體現為對于社會公共組織的維護。還體現在對于社會共同利益實現規則的維護方面。
d.分配社會共同利益
分配社會共同利益,即把已經實現的社會共同利益分配給社會成員,使得社會成員享受到社會共同利益的過程,圍繞這一過程形成的社會對于政治管理的規定性,成為政治管理分配社會共同利益的職能
e.發展社會共同利益
根據社會發展需要,為社會共同利益的發展創造和提供條件,是政治管理發展社會共同利益的職能
政治管理發展社會共同利益的職能,首先建立在對于社會發展規律的把握基礎上。也建立在對于社會共同利益要求的把握基礎上。政治管理發展社會共同利益的職能,取決于政治管理者對于實現發展的條件和時機的把握和認識。
2.協調和規制利益矛盾和利益關系
a.把握利益矛盾
準確地了解和把握社會利益矛盾,是政治管理進行利益矛盾協調和規制的基礎,因此,也是政治管理協調和解決利益矛盾職能中的基本方面。
確定社會利益關系中的這些矛盾的方位,即確定其屬于縱向的利益矛盾還是橫向利益矛盾,是屬于何種層次和何種范圍的利益矛盾,是在政治管理中把握利益矛盾的首要職能。
b.分析利益矛盾
在政治管理活動中,深入準確地分析利益矛盾是認識和把握利益矛盾職能的進一步延伸,也是切實解決利益矛盾的前提,因此,分析社會利益矛盾,成為政治管理的重要職能。
分析社會利益矛盾,首先是分析利益矛盾產生的原因。分析社會利益矛盾,需要分析矛盾的程度和狀態,需要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社會利益矛盾,還需要分析矛盾的轉化條件。
c.解決利益矛盾
在把握和分析社會利益矛盾的基礎上來解決利益矛盾,是政治管理協調經濟利益矛盾職能的落實環節。
社會利益矛盾通常都是在特定條件下解決的,所以,解決社會利益矛盾,需要把握和利用有利條件。另一方面,為了解決利益矛盾,政治管理者可以運用政治權力的力量,創造解決矛盾的特定條件,以使矛盾得以解決。
2、結合我國民主政治建設,談談民主發展的途徑
政治民主的發展途徑:
1.政治民主的基礎性建設。它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設。
民主政治的經濟基礎性建設,包含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性建設,要求社會保持穩定和相對均衡
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礎性建設,要求培養具有民主價值內涵的公民文化
2.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設。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本身的建設和法律制度的建設。 制度建設是政治民主建設的重要內容,又是政治民主建設的基本途徑。
政治民主的制度確立,是民主的制度性建設的首要任務
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設和完善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完善。
就政治制度建設和完善來說,政治權力主體在確立了政治民主的根本制度之后,需要完善和改進政治體制和運行機制,其完善和改進的原則,是有利于公民有序參與政治,反映其利益要求,實現其政治權利,并且提高國家機關工作效率,加強社會和政治監督
就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來說,應該明確憲法是國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大法,一切組織和社會成員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實現依法治國。
3.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提高公民政治能力,強化公民的民主意識。
民主政治的主體是公民,公民實現民主權利的能力和民主意識在民主政治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此而言,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強化公民的民主意識,是政治民主發展的重要途徑。
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強化公民的民主意識,主要可以從四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社會教育水平;
第二,對公民進行民主政治與法治的意識和公民意識的教育;
第三,對公民進行特定的政治知識和政治技能的傳授和訓練;
第四,使公民政治權利的實現具有實現其自身利益的有效性。
看了“政治學基礎試題及答案”的還看了:
1.2014年考研政治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2.高中會考政治試卷及答案
3.2015年時事政治試題及答案匯總
4.公共基礎知識政治題庫及答案
5.2016年上海高一上學期政治期末試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