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政治練習題及答案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了2014年考研政治練習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
2014年考研政治練習題:
單選題
1.關于人工智能的出現,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形成了對人類意識本質的挑戰
B.否定了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
C.人不再是能動的主體
D.表明意識活動與其他物質運動形式的同一性
2.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唯心主義哲學、舊唯物主義哲學的根本區別在于( )
A.堅持人的主體地位
B.堅持用辯證發展的觀點去認識世界
C.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D.堅持從客觀的物質實踐活動去理解現實世界
3.“風定花猶落,鳥鳴山更幽”形象地表達了動和靜的辯證關系是( )
A.靜不是動,動不是靜
B.靜中有動,動中有靜
C.動是必然的,靜是偶然的
D.動是靜的原因,靜是動的結果
4.最近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利用一臺粒子加速器,讓兩束原子在一個圓環軌道上做高速運動,發現這些原子自身的時間確實比外界時間慢了。這項實驗進一步證明了作為物質運動存在形式的時間具有( )
A.客觀性
B.有限性
C.相對性
D.一維性
5.認為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這一觀點是( )
A.樸素唯物主義
B.辯證唯物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唯心主義
6.在聽完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講課后,一些來自企業的學員感到有些失望,便問他:“你講的那些內容我們也差不多知道,可是為什么我們的差別會這么大?”這位企業家回答說:“那是因為你們僅是知道,而我卻做到了,這就是我們的差別。”這句話表明了實踐高于理論認識,因為實踐具有( )
A.普遍有效性
B.客觀規律性
C.主體能動性
D.直接現實性
7.在人與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與世界同時得到了改變,并獲得日益豐富的內容。造成這一變化的基礎是( )
A.自然界自身的運動
B.人的意識的能動作用
C.人的實踐活動
D.工具的制造與使用
8.20世紀50年代,北大荒人煙稀少、一片荒涼。由于人口劇增,生產力水平低下,吃飯問題成為中國面臨的首要問題,于是人們不得不靠擴大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產量,經過半個世紀的開墾,北大荒成了全國聞名的“北大倉”。然而由于過度開墾已經造成了許多生態問題。現在,黑龍江墾區全面停止開荒,退耕還“荒”。這說明( )
A.人與自然的和諧最終以恢復原始生態為歸宿
B.人們改造自然的一切行為都會遭到“自然界的報復”
C.人在自然界面前總是處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們應合理地調節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
9.有一首斷言缺了訂馬掌的釘子會導致戰爭失敗、國家滅亡的童謠:“釘子缺,蹄鐵卸,戰馬蹶;戰馬蹶,騎士絕;騎士絕,戰事折;戰事折,國家滅。”這首童謠包含的哲學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B.事物是變化的
C.事物的現象是本質的表現
D.事物的量變引起質變
10.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意思是( )
A.世界都是過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變化發展,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
C.世界只是過程,所以是無方向的運動
D.否認事物存在的相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