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課后練習題答案
《傷仲永》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為大家更好的學習課本知識,現學習啦小編整理了課后面練習題的參考答案,歡迎閱讀!
5.傷仲永課后練習題
一、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注音
?、偃瞻? )仲永環謁( )于邑( )人
②不能稱( )前時之聞
?、坫? )然眾人矣
?、艿脼楸娙硕岩?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傥磭L識書具________②收族為意________
?、燮湮睦斫杂锌捎^者________④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________
?、輳南热诉€家________⑥仲永之通悟________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釋
①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谫t于材人遠矣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4.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異義
?、偕陨再e客其父“稍稍”這里的意思是________
?、诨蛞藻X幣乞之“或”這里的意思是________
?、圩允侵肝镒髟娏⒕?ldquo;是”這里的意思是________
5.解釋下列句子中“其”的意思
?、偌磿娝木洌⒆詾槠涿谄湓娨责B父母、收族為意
?、燮湮睦斫杂锌捎^者④稍稍賓客其父⑤父利其然也
“其”的意思: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與例句中加點詞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
例句:父利其然也
A.父異焉,借旁近與之B.邑人奇之
C.稍稍賓客其父D.會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7.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父利其然也:他的父親覺得這樣有利可圖。
B.從先人還家:自從先父回到家里。
C.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他的詩以奉養父母、團結同族的人為宗旨。
D.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立刻寫出四句詩,并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8.翻譯下列句子
?、僮允侵肝镒髟娏⒕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聞之也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為眾人而已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學常識填空
《傷仲永》選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朝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二、課內閱讀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10.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三個階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余聞之也久”這句話在文章結構方面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方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外探究
邴原泣學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茍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于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13.書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們應該學習邴原的什么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1.寫作
成長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完善、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成長路上,有雷雨交加也有彩虹絢爛;有甜美溫馨的回憶,也有不堪回首的傷痛……也正是這點點滴滴,使你的人生財富不斷充盈。請以“成長路上的________”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2.口語交際
你們班要召開“告別煩惱交流會”,旨在大家一起想辦法消除同學們的煩惱,你在會上說些什么?
3.綜合性學習
你們班要舉辦一個展覽,內容是“回首成長的煩惱”。請你采訪周圍的長輩,請他們談談對以前那些煩惱的看法,記錄下來,再加上你自己的感受等內容,制成小報參加展覽吧。
5.傷仲永練習題參考答案
1.①pān yè yì ②chèn ③mǐn ④yé
2.①曾經 ②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 ③文采和道理 ④四處拜訪 ⑤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 ⑥通達聰慧
3.①扳 攀 牽,引②材 才 才能
4.①漸漸 ②有的人 ③此、這
5.①自己的 ②他的 ③它的 ④他的 ⑤這
6.D 7.B
8.①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刻完成。 ②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 ③能夠成為普通的人就為止了嗎?
9.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宋政治文學
10.第一階段是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
第二階段是方仲永十二三歲時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階段是方仲永又過七年后完全變成平庸的人。
11.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12.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谧渲疄楸娙?,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附:【譯文】
邴原幼時喪父,幾歲時,從書塾經過,(聽見書聲瑯瑯)忍不住哭了,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小孩子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兒容易悲哀,窮人容易感傷。那些讀書的,凡是能夠學習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來羨慕他們不孤單,二來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傷,因此而哭泣。”老師憐憫地說:“你如果立志讀書,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學費。”邴原進了學堂,學習異常努力。一個冬天,就讀熟了《孝經》和《論語》。
13.為使有志氣想讀書的貧苦少年成才甘愿無私奉獻的精神。
14.學習他貧不喪志、立志求學的精神和他在學習上刻苦勤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