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煙》李曉文習題答案
《炊煙》李曉文
③到了盛夏,炊煙就把自己弄成蔚藍色,帶著幾分神秘與驕傲,直直地往上升,好像鄰家初長成的女孩,把心事寫在臉上,卻又故作沉靜,目不斜視,待升到半空后,遇到了久盼的風,便臉紅紅地顧不得害羞,頭也不回地跟人跑了。夏天是成熟的季節,炊煙里彌漫的一定是豆角、南瓜和青椒的甜香。這些帶點土味兒的食物,總是在你最想念它們的時候,款款地待在那里,等著你去摘。母親清早起來提一只空籃去菜園,大約半小時后,便帶回一籃子水靈靈的蔬菜,且隨手扔給你一條嫩生生的黃瓜。你也顧不上洗,在衣角上胡亂擦一下,便迫不及待地塞進口中,然后心滿意足地拿了書本,趕了牛兒,一邊高聲念叨,一邊晃著牛鈴,悠然地走向綠茵深處。
④秋天,稻子進了倉,紅薯發了脹,母親不再心慌。重陽節,母親用清早打的井水淘了糯米,她要為父親蒸一壇過年的老酒。酒是喜慶之物,當然得在重陽這天蒸好,取吉祥長壽之意。在家里,母親是遮陽的房子,父親便是那頂梁的柱,而酒則是一個鄉下男人的精氣神。因此,故鄉秋天的炊煙里混合著米酒和烤紅薯的醇香,也有著父親的豪爽之氣,因為父親喝醉了酒,就會扯開破嗓,唱起那火辣辣的山歌。
⑤四季炊煙,最本色的還數冬天。時間剛過早上六點,誰家的屋頂上便開始冒出了一縷淡淡的炊煙,接著是第二家,然后是一村子的瓦灰色。它們開始是悄悄地從窗欞上的氣孔里溜出來的,慢慢地就在屋頂的積雪中鉆了個孔,然后向兩邊擴散。母親總能把生活安排得那樣熨帖。想象一下,一家人圍爐向火,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聲吹牛,是不是應了古人那句話——其喜洋洋者也?炊煙在某種意義上是村莊高高揚起的一面寫滿母愛的旗幟!
⑥而現在正值黃昏,年邁的母親在灶屋里忙碌。裊娜的炊煙又一次升起來了,它多像母親年輕時水蛇一樣曼妙的身姿啊!
《炊煙》習題
1.文章圍繞“炊煙”,寫了母親在四季的哪些活動?請按四季的順序逐一概括。(4分)
2.炊煙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義?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3.第①自然段中的畫線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4.第⑥自然段中的畫線句蘊含著作者哪些情感?(2分)
5.文中的母親是怎樣的一位農村婦女?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其性格。(3分)
《炊煙》答案:
1.(4分) ①春天母親用柴火燜土豆。 ②夏天母親給我們燒豆角、南瓜和青椒。
③秋天母親為父親蒸老酒。 ④冬天母親為我們燒肉、溫酒(或者母親為我們準備豐盛的飯菜)。
2.(4分)炊煙象征著母親(母愛)。(2分,只答出“象征故鄉和農村生活”得1分);炊煙是行文的線索(2分)。
3.(3分)這一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將炊煙與母親聯系起來寫,為下文描寫母親做了鋪墊。(修辭手法1分,表達效果2分)
4.(2分)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贊美、尊敬、感激、惋惜之情。(答對任意兩點即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5.(3分)勤勞、富有愛心、能干、聰明、賢惠。(意思對即可,答對任三點即可得滿分)
看了“《炊煙》習題答案”的還看了:
1.煙火梧桐閱讀題答案
2.《走散的炊煙》閱讀答案和好句
3.睡在炊煙里的母親閱讀題答案
4.坐在艾煙里的母親閱讀題答案
5.8年級閱讀春之懷古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