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二暑假作業語文答案(2)
(2)為什么如此嚴重卻不改變呢 ?
(二)(7分)
21.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22.
從結構上看,開頭兩句興起全篇,接下來十四句詳寫統治者驕侈靡的生活,而結尾僅用兩句描述“凍死囚”,文勢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勢。
‚從藝術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過層層鋪敘、渲染,為結尾一幕作藝術的鋪墊,前后構成強烈、鮮明的對比,震撼人心。
(三)(5分)
23.顏子 惡衣惡食
24.
貧窮而不抱怨是困難的,富有而不驕橫是容易的,故處貧難,處富易,這是孔子對人之常情的體認。
‚處于貧窮時不僅要保持氣節,更要安貧樂道;處于富有時不僅要不驕橫,更要謙遜好禮。
(四)(6分)
25.(1)無求生以害仁 有殺生以成仁
(2)潦水盡而寒潭清 煙光凝而暮山紫
(3)萬里悲秋常作客 艱難苦恨繁霜鬢
(4)而為秦人極為之所劫 日削月割
(5)人人盡說江南好 畫船聽雨眠
四、作文(60分)
26.(60分)略
暑假作業三答案
1.B
2.D
3.C
4.A
5.B
6.D
7.(1)答案:在朝廷官員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誠心誠意任用他,諸位大臣沒有人敢望其項背。
(2)答案:在家閑居,無事從不到州城去,說到當時政事,總是皺著眉頭不回答。
8.答:那些整天酣飲的酒徒一個個都受賞封侯,而自己只能做個閑散的江邊漁翁。表達了對自己壯志未酬而只能隱居的無奈與牢騷。
9.答:用來含蓄地表現對統治者的不屑以及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閑散,鏡湖風月原本就屬于閑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賜呢?再說,天地之大,何處容不下我一個閑散之人,誰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賜!
10.(1)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
(2)廊腰縵回 各抱地勢
(3)山川相繆 郁乎蒼蒼
11. (1)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C給1分,答BD不給分
(2)答:①通過奇特形象的塑造,營造作品的神秘氛圍,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②通過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現主人公幻術技藝的高超;
③通過制造故事懸念,為后文揭示事實真相埋下伏筆。
(3)①演藝精湛:能說會道,善于捕捉觀眾心理,賦予無聲的影子以獨立的生命;
②地位卑微:人前強顏歡笑,依靠表演取悅觀眾,卻遭觀眾厭棄和警察驅逐;
③忍辱負重:為養家糊口而奔走賣藝,卻只能獨自忍受精神的孤獨和痛苦。
(4)①小說以馬里諾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與他在現實生活的平淡無奇相對比,賦予故事情節以戲劇性,有助于吸引讀者閱讀;
②小說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熱鬧有趣,與后半部分馬里諾現實生活的凄涼孤獨相對比,有助于增強小說的悲劇感;
③小說以飯店內觀眾對馬里諾的冷漠與家人對馬里諾的關心相對比,有助于表現世態的冷暖炎涼;
④小說以馬里諾在觀眾面前談笑風生與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對比,有助于深入刻畫他性格的復雜性;
⑤小說以影子的虛幻與現實生活的真實相對比,有助于增強作品反映現實的力度;
⑥小說通過對馬里諾在飯店和家里活動狀態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底層人民的同情和對社會的批判。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
12.(1)答C給3分,答D給2分,答B給1分,答A\E不給分。
(2)①“二戰”中立下了赫赫軍功:籌建航校訓練飛行員,建立地面空襲警報系統,組建飛虎隊,給日軍以沉重打擊;②具有出色的軍事才能:寫有理論著作《防御性追擊的作用》,又準確預測美國會卷入戰爭以及日機襲擊仰光的時間。
(3)①強烈的正義感,過人的勇氣:“七七事變”后立即決定留在中國支援抗戰,即使美國國務院發布命令也不撤回;②意志堅定,百折不撓:克服了重重困難,招募志愿者來華參戰;③真誠正直,善良友愛:主動要求國民政府停發津貼,得到陳香梅的愛情,飛虎隊隊員每年組織悼念活動。
(4)①陳納德精湛的飛行技術,過人的軍事才能,在受聘擔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顧問期間,得到了充分施展的機會;②率領飛虎隊在中國境內進行反法西斯斗爭;
③在中國抗戰期間立下了赫赫戰功,從一個退休晉升為,事業達到輝煌的頂峰;
④率飛虎隊與中國人民協同作戰,生死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⑤受到國民政府的最高嘉獎;
⑥和中國女子陳香梅產生感情并結為連理。
五、語言運用
13.B 14.A 15.C
16.水是很多物質的溶劑; 才能被植物吸收; 沒有水就沒有植物的生命
17.中國環境標志(俗稱“十環”),圖形由中心的青山、綠水、太陽及周圍的十個環組成。圖形的中心結構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同時十個環的“環”字與環境的“環”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系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18.作文:立意時,要看到材料的敘事結果,然后由果溯因;鉆石之所以能順利切割成功,一是經驗,二是勇氣,三是沒有與問題雜陳在一起的“價值”的牽絆,即顧慮。材料中有三個關鍵詞:第一關鍵詞是勇氣,第二關鍵詞是經驗,第三關鍵詞是價值或顧慮。
暑假作業四答案
一、
1.B 2.A 3.B
二、
4.C 5.A 6.C
7.【答案】(1)他的哥哥當時本有聲望,卻停留在閑散官職的位置上,李揆卻不加推薦。(大意2分,“時名”“滯”“引進”各1分)
(2)當地州郡長官稍有輕慢,就又遷居,所以他搬遷的地方,大約有十多個州。(大意2分,“薄”“遷徙”“蓋”各1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翻譯文言語句,要注意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要注意文意的理解,更注意關鍵詞語及特殊句式的翻譯。如(1)中的“時名”“滯”“引進”;(2)中的“薄”“遷徙”“蓋”就是得分點。
8.
【答案】運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詩幾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環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從而表現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答出烘托和渲染手法的2分,能做簡要分析的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全詩并沒有直接寫“梅”,而是采用了烘托、渲染的手法來進行表現,如“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就用大雪來對梅進行烘托。回答此題應該先答出所用手法,再具體分析這種手法使如何運用的,并指出這樣寫的作用。
9詩的最后一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表現了作者落寞惆悵、若有所思的心情。作者將自己復雜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緒萬端卻又無從說起,以至在梅樹下沉吟許久,直到日暮后才離開。(答出作者心情的3分,能做簡要分析的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評價文章思想內容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本題考查的落點是思想感情。回答此題,要從“梅”的這個意象切入,思考“梅”在抒發情感上的作用,再結合具體的詩句“惆悵江頭數枝梅”“相思應恨劫成灰”進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