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透鏡知識點
初中物理透鏡要點復習整理
一、透鏡的分類
1、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
2、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做主光軸,簡稱主軸;主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這個點的光傳播方向不改變,這個點叫做光心。
二、透鏡對光的作用
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即光折射后偏向主軸;因此,凸透鏡也叫會聚透鏡。
2、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即光折射后偏離主軸;因此,凹透鏡也叫發散透鏡。
三、焦點和焦距
1、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折射后會聚于主軸上的某一點,這個點叫做焦點,用字母“F”表示;
2、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焦距越短,會聚作用越強。
3、凸透鏡的兩側各有一個焦點,它們到光心的距離相等。
4、凹透鏡的焦點是平行于主軸的光線折射后的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于主軸上的點,沒有實際光線交于這點,故為虛焦點。
四、三種特殊光線
1、過光心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其傳播方向不改變;
2、平行于主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會聚于異側焦點,(利用這一點可測凸透鏡的焦距)經凹透鏡折射后將變得發散,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同側焦點;
3、對凸透鏡來說,從焦點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主軸射出;對凹透鏡來說,延長線過焦點的光經凹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主軸射出。
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
一、照相機
1、鏡頭的作用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人或景物)的光經鏡頭折射后會聚在膠片上,形成被照物體的像。
2、照相機工作原理:當物距(物體到光心的距離,用“U”表示)大于2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像)。
二、投影儀
1、鏡頭的作用就也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來自投影片(物體)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天花板上,形成圖案的像。
2、投影儀的工作原理:當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三、放大鏡
1、實質:放大鏡實質上是一個焦距較短的凸透鏡。
2、使用方法:把放大鏡放在物體跟眼睛之間,適當調整距離,就可以看清物體的細微之處,起到放大圖像的作用。
3、放大鏡的工作原理: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像)。
第三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一、“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的注意事項
1、像距是指像到光心的距離,用“V”表示;
2、在光具座上,凸透鏡應置于蠟燭和光屏之間;應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使像呈現在光屏的中央。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1)焦點是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
(2)二倍焦距點是放大與縮小的分界點;
(3)凸透鏡所成的實像一定是倒立的,所成的虛像一定是正立的;
(4)凸透鏡成實像時,像和物一定在透鏡的異側;成虛像時,像和物一定在透鏡的同側,且像是被放大的。
三、小孔成像、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比較
四、平面鏡和凸透鏡成虛像的比較
初中物理知識點口訣總結
1.透鏡
說透鏡,能透光;中間厚,凸透鏡;中間薄,凹透鏡。
會聚作用凸透鏡,發散作用凹透鏡。
平光會聚到一點,焦點F來表示。
焦點到達鏡光心,距離叫作鏡焦距(用f表示)。
2.生活中的透鏡
物遠像近照相機,縮小實像且倒立。
物近像遠投影儀,放大實像且倒立。
物像同側放大鏡,正立放大一虛像。
實像倒立虛像正,實像異側虛像同。
3.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物在兩倍焦距外,一、二倍(焦)距間成像。
實像倒立且縮小,此例用在照相機。
物移近,像移遠,同時像還要變大。
物在一、二倍距間,二倍焦距外成像。
實像倒立且放大,此例用在投影儀。
物體位于焦點內,移動光屏不見像。
透過透鏡看物體,正立放大一虛像。
物體與像處同側,此例用在放大鏡。
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虛實。
看了“初中透鏡知識點”的還看了:
1.2016年初二物理下冊考試復習要點之透鏡知識點
2.初中物理知識點
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復習提綱
4.初中物理基礎知識點
5.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