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第2學期高一歷史期末試卷及答案(2)
18.梁啟超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中說:“何以哥氏(指哥倫布)、維氏(指達•伽馬)之績,能使全世界劃然開一新紀元,而鄭君(指鄭和 )之烈,隨鄭君之沒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話最能從根本上解決梁啟超的困惑
A.中國人缺乏持久探險、創新的精神
B.鄭和船隊缺乏強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撐東西方航海活動的經濟形態存在著巨大差異
D.西方擁有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更加強大的武裝力量
19.某歷史探究小組的同學收集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掠奪”、“全球化”等相關資料。你認為他們要研究的課題最有可能是
A.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B.新技術對世界面貌的改變
C.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由分散到整體
20.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電力時代,其引發力量不是來自生產技術本身,而是來自似乎同生產沒有關系的科學研究成果。"按此理解,下列發明或創新不符合這一觀點的是 ①瓦特改良蒸汽機 ②史蒂芬孫研制出“旅行”號機車③迪塞爾發明柴油機④西門子制成發電機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1.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國際分工達到“世界城市”和“世界農村”的分離與對立的完成階段,形成日漸明朗的分工格局。材料中的“世界城市”和“世界農村”分別是指
A.歐美等工業化國家和廣大亞非拉國家 B.世界各地的城市和農村
C.英國和中國 D.歐洲國家和美洲國家
22.《新華日報》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論《民主巨星的隕落:悼羅斯福總統之喪》中評價說,羅斯福“用大無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過了危機,安定了國民生活”。材料中社論把羅斯福譽為“民主巨星”的依據是
A.羅斯福進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國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
B.羅斯福新政使美國避免了走上法西斯專政道路的危險
C.羅斯福采取干預經濟的政策,向社會主義靠攏
D.羅斯福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模式
23.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產過剩、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競爭殘 酷和矛盾尖銳的時機,貨比多家、少花錢多辦事,成為當時世界市場上西方先進設備最大的買主。僅1932年,世界機器設備出口的一半被蘇聯買回家。同時,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員過剩的行情,招聘了許多西方著名的技術專家。這表明斯大林
A.初步建立起計劃經濟體制 B.嘗試以市場調節發展經濟
C.摒棄意識形態差異謀發展 D.抓住機遇推進國家工業化
24.下列關于區域性合作組織模式的特點的歸納,正確的是
模式1: 關稅、貨幣、市場、司法統一
模式2: 自由貿易、共同關稅、共同市場
模式3: 共同興趣、自覺自愿、道義責任、會員制、沒有法律義務
模式4: 結伴而不結盟、共同倡導、安全先行、互利協作
A.模式1——北美自由貿易區 B.模式2——上海合作組織
C.模式3——亞太經合組織 D.模式4——歐洲聯盟
25.有的學者認為:“西方是經濟全球化最大的贏家,第三世界卻可悲地扮演著輸家的角色”。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經濟全球化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分化②發展中國家必須全面實現西方化③經濟全球化加強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優勢④經濟區域化阻礙了全球化的實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