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需科目考試答案
公共需求科目考試題及答案
一、判斷:
1. 思維定勢在一定情況是必要的。( 對)
2. 第四次浪潮是由托夫勒提出的。(錯 )
3. 科技創新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對 )
4. 實驗性創新是自發的創新。(錯 )
5. 媒體工作人員在應急事件突發處理時,應樹立的首要理念是以人為本。(對 )
6. 我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范圍是從預警階段到補償階段。( 錯)
7. 在我國,對突發事件進行捐贈與救助時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救助法》。(錯 )
8. 規范和調動地方政府的行為與主動性(對 )。
9. 把一切團結的力量團結起來,把國內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調動起來,形成全面深化改革。(錯 )
10.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對 )
11. 整體推進就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對 )
12. 2012年,我國進出口總額躍居世界第二位。( 對)
13. 面對新形式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繼而建成富強明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對)
14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辦事機構是國務院辦公廳。(對 )
15.應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對突發事件發生的預見能力、救援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復能力。(對 )
16.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資源的主要構成是人、財、物、技術。(對 )
17. 有些創新是無效的,有些創新甚至是負效的。(錯)
18. 創新必須擺脫慣性思維的束縛。(對 )
19. 問題來源于鉆研精神。(錯 )
20. 創新是既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對 )
21. 發明式創新的前提條件是發現式創新。(正確 )
22. 在知識經濟時代,物質是核心生產要素。( 錯誤)
23. 資本主義的道德鮮明特點是利已.契約與自由。(正確)
24. 想象越超脫,越富有創新價值,但包含的謬誤也越多。(正確 )
25.建筑領域安全生產行政法規體系初步形成于2009年《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條例》。( 正確)
26. 應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對突發事件發生的預見能力、救援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復能力。(正確 )
27.應對突發事件的長效機制,要建立“一案三制”, “一案三制”具體內容是深化預案、健全體制、完善機制、加強法制。( 正確)
28.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目標到2017年全國可吸入顆粒物比2014年下降百分之15以上。(錯誤 )
29. 全會高度評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五年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正確 )
二、單選:
1.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 )為重點。
2. 企業創新的核心是(技術創新 )
3. 突發事件的特點中,不包括哪一項(需為社會或組織的長遠利益謹慎考慮,不應立即做出關鍵決策)
4. 輿論危機的正確解決方法不包括(僅僅依靠主流的大眾傳媒)
5. 企業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推進 )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6.(國企 )在關系國際名聲領域所處壟斷地位,加劇了收入分配差距。
7. 危機管理要充分重視傳播的作用,不僅由于傳播發展是危機的成因之一,也由于媒體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下面對于傳播的看法錯誤的是(B、媒體所報道的都是事件的客觀事實 )。
8. 企業面臨危機時,對外表態的三句話原則不包括(D、辯解:對發生危機的原因進行詳盡的解釋 )。
9. 企業創新的目標是(C、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10. (江澤民 )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之源泉。”
11. 胡錦濤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 )思想
12.下列關于風險管理的說法錯誤的是(風險管理可以取代危機管理)
13. 以下不符合危機中傳播管理原則的是(遮掩已經發生的失誤,阻止媒體的負面報道)
14生態環境(不等同于)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