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理綜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2)
26、【選修3-3】(5分)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填正確答案標號,選對1個得2分,選對2個得4分,選對3個得5分;選錯1個扣3分,最低得分為0分)
(A)氣體的內能是分子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間勢能之和;
(B)氣體對器壁的壓強是由大量氣體分子對器壁不斷碰撞而產生的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A經過狀態B變為狀態C,其有關數據如pT圖象甲所示.若氣體在狀態A的溫度為-73.15 ℃,在狀態C的體積為0.6 m3.求:
(1)狀態A的熱力學溫度;
(2)說出A至C過程中氣體的變化情形,并根據圖象提供的信息,計算圖中VA的值;
(3)在圖乙坐標系中,作出由狀態A經過狀態B變為狀態C的VT圖象,并在圖線相應位置上標出字母A、B、C.如果需要計算才能確定坐標值,請寫出計算過程.
lO2被稱為第四代飲用水消毒劑,我國北京永利科技有限公司已用電解法批量生產ClO2。其反應原理為4ClO3- 十4H+====4ClO2↑十O2↑十2H2O。
試寫出兩電極反應式
陽極
陰極
(4)相同物質的量的氯氣與二氧化氯消毒時轉移電子數目之比是
(5)若將氯氣與SO2二者混合,若想使石蕊試液褪色,則n(Cl2):n(SO2)范圍為
28、在玻璃圓筒中盛有兩種無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體。上層液體中插入兩根石墨電極,圓筒內還放有一根下端彎成環狀的玻璃攪拌棒,可以上下液體,裝置如圖。接通電源,陽極周圍的液體呈棕色,且顏色有淺變深,陰極上有氣泡產生。停止通電,取出電極,用攪拌棒上下劇烈攪動,靜止后液體又分成上下兩層,下層液體呈紫色,上層液體幾乎呈無色。根據上司實驗回答:(16分)
(1)陽極上的電極反應為
(2)陰極上的電極反應為
(3)原上層液體是
(4)原下層液體是
(5)攪拌后兩層液體顏色發生變化的原因是
(6)要檢驗上層液體中含有的金屬離子,其方法是
現象是
29、以下一些單質和氧化物之間可發生如圖所示的反應:其中,氧化物(I)是紅棕色固體,氧化物氧化物(II),(III),(IV)在反應條件下都是氣體。(15分)
(1)氧化物(I)的化學式是
氧化物(II)的化學式是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
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
30、(選修:有機合成與推斷)(15分)
用于配制香辛櫻桃、杏和蜂蜜等香料的"對香豆酸"(以M表示)其結構簡式為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M的分子式:
(2)下列關于M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液態M加入金屬鈉有H2生成
B.能發生加成、取代、銀鏡反應
C.1molM分子最多能與5mol氫氣反應
D.加FeCl3,溶液顯特征顏色
(3)丁是M的同分異構體,可通過下圖轉化關系制得:
① 甲→乙的反應類型是
②乙分子中所含官能團名稱
③丙→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有機物戊為M的同分異構體,且知戊有如下特點:
① 其苯環上含有兩個對位的取代基
②能與NaHCO3溶液反應放出氣體
③能發生銀鏡反應
請寫出戊的結構簡式: (任寫一個即可)
31、(9分)下面是與高中生物實驗有關的內容,請回答相關問題:
組別 實驗材料 實驗試劑 實驗目的 A 楊樹根的永久裝片 —— 高倍鏡的使用 B 新鮮的菠菜葉片 無水乙醇(丙酮)、SiO2、層析液 觀察葉綠體中的色素 C 糖尿病人的尿液 斐林試劑 觀察特定顏色 D 洋蔥根尖 解離液、龍膽紫溶液等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1)A組實驗中用同一顯微鏡觀察了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細準焦螺旋,結果。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2)B組實驗中還需要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表示B組實驗新鮮菠菜葉中四種色素在濾紙條上的分離結果示意圖。其中色素帶c是_____,呈現為______色。
(3)C組實驗觀察到特定的顏色是_____,用正常人的尿液重復實驗觀察到的顏色是______。
(4)做D實驗時,主要觀察根尖分生區細胞,呈________形;某同學繪制了細胞分裂期的四個時期模式圖,下列四圖出現的先后順序為用字母表示
32、(10分) 下圖1表示某植物夏季一密閉大棚內一晝夜二氧化碳的變化,圖2表示該植物在溫度為A時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氣體的變化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乙到丙段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下降的原因是 ,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 ,對應圖2中的 (用a、b、c、d中的一個點回答)點。
(2)若該植物長時間的光照強度為b,則該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長 (是或否)。
(3)要測得植物在溫度為A、光照強度分別為d時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至少需要設計兩組實驗。一組將植物置于 條件,測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裝置中放置NaOH溶液,導致裝置壓強變化的原因是 。另一組將同種生長狀況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強度為d的密閉環境中,可在裝置中放置 溶液,所得數值為 。
(4)該植物細胞吸收1802,最先出現放射性的物質是 。
33、(分)(Aa)(Bb)
(1)甲病是遺傳病;乙病是遺傳病。
2)Ⅲ-13的致病基因來自于 ,II-4的基因型為 。II-4產生的配子中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 。
(3)假如Ⅲ-10和Ⅲ-13結婚,生育一個只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 。
34、(10分)某生物興趣小組為研究某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植物激素間的共同作用,進行了相關實驗。如圖為去掉其頂芽前后,側芽部位和的濃度變化及側芽長度變化坐標曲線圖,據圖分析:
(1)高濃度的激素甲和乙對的影響分別是和
(2)研究者用類似物處理細胞,得到結果如表,據此分析類似物作用于植物細胞的分子機制是。
(4)該學習小組又將長壯的小麥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分子,同時也將另一些根尖放在含同量蔗糖但不含生長素的培養液中,作為對照。經過一段時間后觀察發現,在有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出現了乙烯,而且生長素濃度越高,培養液中乙烯含量也就越高,根尖的生長也越緩慢。
①該實驗的因變量是
②據此實驗結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長的原因是:高濃度的生長素誘導產生了乙烯,從而。
35.【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專題】(15分)
尿素是一種重要的農業肥料,但若不經細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繁多,同學們試圖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對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并成功篩選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細菌(目的菌)。培養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實驗步驟如右圖所示。請分析回答問題: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瓊脂 15g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自來水定容到1000mL (1)此培養基能否用于植物組織培養? ,理由是 。
(2)培養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這種培養基屬于 培養基。(3)實驗需要振蕩培養,原因是 。
(4)在進行分離分解尿素的細菌實驗時,下列材料或用具中:培養細菌用的培養基與培養皿;棒、試管、錐形瓶和吸管;實驗操作者的雙手。其中需要消毒的是:
(填序號)。
(5)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中加入 ,細菌合成的脲酶將尿素分解為氨,PH增高,使指示劑變紅色。細菌因沒有 系統,其分泌酶與真核細胞蛋白質的分泌方式不同。
25.(18分)
(1)磁場靜止,導體棒以速度v0向下切割磁感線
感應電動勢: …………………………………………………(2分)
感應電流: ………………………………………………(2分)
由右手定則判定,電流的方向由b指向a ………………………………… (2分)
(2)磁場帶動導體棒共同向上運動受力如圖所示:
感應電動勢: …………………… (2分)
感應電流: ……………… (1分)
安培力: ………………………………… (1分)
平衡方程: …………… (1分)
得: (1分)
26、解析:(1)狀態A的熱力學溫度:
TA=t+273.15=-73.15 + 273.15=200(K).
(2)由圖甲可知:A 至B為等壓過程,B 至C為等容過程.
對A 至C,由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有:
得:VA===0.4( m3)
(3)由蓋·呂薩克定律:=
得:VB==0.4×=0.6(m3)
因為B至C為等容過程,所以VC=VB=0.6 m3
圖象如圖所示.答案:(1)200 K (2)0.4 m3 (3)見解析
以上學習啦小編分享了2016年高考理綜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