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地理會考模擬試卷及答案(2)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15分)
16.(4分)讀澳大利亞略圖(圖7),完成下列問題。
(1)1月份,澳大利亞為__________________(季節),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圖中①、②、③、④四地,年降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_地;澳大利亞中西部人口稀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3)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最適宜的交通運輸方式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澳大利亞大陸的地理位置特點是。(1分)
答案:(1)夏季 晝長夜短(每空0.5分,共1分)
(2)④ 氣候干旱(荒漠廣布)(每空0.5分,共1分)
(3)海運 運量大,(運費低)(每空0.5分,共1分)
(4)位于(南半球)中低緯度;東臨太平洋,西面和南面瀕臨印度洋。(每空0.5分,共1分。從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兩方面作答,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澳大利亞相關知識。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其季節與北半球相反,1月份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則為夏季。凡是夏季所在的半年(夏半年,北半球為北半球的春分-夏至-冬至,南半球相反),都是晝長夜短;冬季所在的半年(冬半年,北半球為北半球的秋分-冬至-夏至,南半球則相反)均晝短夜長。澳大利亞的氣候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分布,如右圖。
氣候、地形、交通、自然資源及開發程度均會影響人口的分布。澳大利亞東南沿海氣候溫和濕潤宜人,交通便利,開發早,工農業發達,人口密度較大;內陸和西部氣候干燥,東北部濕熱,不適宜人類居住,所以人口較少。
分析某地的地理位置特點,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①緯度位置,即描述該地所處的低、中、高緯度,或所在地球上的溫度帶。②海陸位置,即描述所在大陸的某個位置、瀕臨的海洋,特別注意要用東、西、南、北而不是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詞來描述。
17.(4分)讀非洲氣候分布圖(圖8),完成下列問題。
(1)從人種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主要屬于__________________人種;從經濟發展水平看,大多數非洲國家屬于__________________國家。(1分)
(2)非洲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____________帶;圖中①、②、③、④四條河流,流量季節變化最小的是_________河。(1分)
(3)非洲大陸的氣候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簡述①河流域的整體地勢特征及判斷理由。(1分)
答案:(1)黑色 發展中(每空0.5分,共1分)
(2)熱帶 ③(每空0.5分,共1分)
(3)熱帶氣候分布最廣;氣候類型(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每空0.5分,共1分)
(4)南高北低。理由:河流自南向北流(每空0.5分,共1分)
解析:本題考查非洲的地理知識。
北非為白色人種,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種人的故鄉。非洲世界經濟最落后的地區,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
南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北,非洲大部分位于熱帶,因此有“熱帶大陸”之稱。從圖中氣候類型的分布,可看出其分布特點為:熱帶氣候為主,且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①為尼羅河,有定期泛濫的特點,水位季節變化大;②為尼日爾河,④為贊比西河,都主要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受干濕季影響,水位季節變化大;③為剛果河,主要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流域內終年降水均勻,水位季節變化小。
河流總是由地勢高的地方流向地勢低的地方。所以,①河流域,地勢南高北低。
18.(3分)塔里木盆地深居亞歐大陸內部,資源豐富。讀塔里木盆地略圖(圖9),完成下列問題。
(1)塔里木盆地聚落和交通線主要分布于_________,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1分)
(2)塔里木盆地的優勢能源礦產資源是_________;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3)與塔里木盆地相比,江西發展農業生產的優勢氣候條件是。(1分)
答案:(1)盆地邊緣(綠洲) 水源(每空0.5分,共1分)
(2)石油(天然氣) 土地荒漠化(每空0.5分,共1分)
(3)水熱充足,雨熱同期(或降水量大、生長期長)(每空0.5分,共1分)
解析:本題考查西北地區相關地理知識,還考查了江西鄉土地理。西北地區的突出特點是干旱,所以水源是影響生產生活的主要因素。西北地區,距海遙遠,加上重重山脈阻擋,降水稀少,氣候干旱,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干旱的地區,河流水源補給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迎風坡降水,因此盆地四周水源較豐富,隨著四周河流向盆地內延伸,沿途蒸發、下滲,水量越來越少,所以聚落和交通線多分布在盆地的周圍。
塔里木盆地優勢的能源礦產是石油和天然氣,是我國西氣東輸的起點。
干旱、半干旱地區主要的生態問題為土地荒漠化,濕潤、半濕潤地區主要生態問題有水土流失。
塔里木盆地和江西省氣候比較,要抓住氣候的兩個要素(氣溫、降水),可按照以下思路來進行:①氣溫上,夏熱是共同點,但江西緯度位置較低,冬季氣溫較高,有利于作物的越冬(無霜期長,作物生長期長);②降水上,江西降水多,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但塔里木盆地因降水少,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果實的作色、糖分的積累。
19.(4分)地理探究: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讀圖10和圖11,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探究。
(1)為什么長江三角洲地區會“游人如織”?(2分)
(2)老師說“小博士”解釋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不夠完整,請你作進一步解釋。(1分)
(3)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有些農民將水稻改種花卉,你是否贊成,為什么?(1分)
答案:(1)長江三角洲有歷史名城、古鎮、運河、太湖等名勝,旅游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客源市場廣;國慶假期出游時間充足。(每點1分,共2分,任答兩點即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2)(河流除能為城市發展提供水源外),還能提供運輸的便利。(1分)
(3)(任答一種即可,觀點不得分,理由得分)
贊成?;ɑ芊N植經濟效益高;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花卉市場大;地處長江三角洲,利于花卉出口。(每點1分,共1分,任答一點即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不贊成。我國(當地)人口眾多,糧食需求量大;我國耕地比重小,大面積種植花卉會影響糧食生產。(每點1分,共1分,任答一點即得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長江三角洲知識。
“游人如織”,說明該地旅游業發達。分析旅游的區位因素,主要從旅游資源、交通、經濟水平、時間等方面來進行。獨特的旅游資源可以吸引游人前來;旅游是項高消費,經濟條件是否允許呢?所以必須考到經濟水平;有錢了,但,能否出行呢,還要問問“時間都去哪兒了”,如果有錢但沒時間,也不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有些地方旅游景點多且很獨特,但交通不便,也難于到達。在分析長江三角洲地區“游人如織”可從上面提供的思路分析,注意讀圖時別忽略了圖上標題“國慶假”三個關鍵字喲。
河流對聚落形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提供水源,運輸。
農業區位的分析,可從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兩方面進行,自然因素是相對穩定的,而社會經濟因素是不斷變化的。從題意中可知,農民由種水稻改種花卉,主要是社會經濟因素發生了變化。社會經濟因素包括經濟水平、技術條件、交通、政策、市場等,而市場是決定種植作物品種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