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與修改病句可用標志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直是語文考試的重要內容之一。這一考點的題型主要有兩種:一是辨析語病,二是修改病句。語病類型主要有: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盡管我們之前關于病句的內容講得不少,但這一考點的出錯率卻一直居高不下。怎樣才能快捷有效地解答這類題呢?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語感判斷法、結構分析法、造句類比法來辨析,但操作起來不方便,如果我們能掌握一些規律,記住一些標志,那樣就能迅速地發現語病。
一、如果語句中有否定詞出現,那就要注意以下問題
1.“拒絕”類動詞。這類詞本身含有否定意義,用在句中起否定作用,如果忽視這一用法,在句中又用否定詞,就會造成語病。
【例】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惱怒,二忌睡前不可飽食,三忌臥處不可擋風。
2.多重否定。
【例】幾年來,王芳無時無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積累了大量的資料。
3.被動句和把字句的否定。
這兩種句式的否定詞應放在“被”或“把”之前。
【例】我們把老虎沒打死。
4.反問句。反問句的特點是運用疑問的形式來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肯定形式的反問表示否定的內容,否定形式的反問表示肯定的內容。注意不要誤用雙重否定表示反問。
【例】雷鋒精神當然要賦予它新的內涵,但誰又能否認現在就不需要學習雷鋒了呢?
二、如果句中出現并列短語,那就要注意以下問題
1.短語內部順序是否有錯。
【例】全廠職工討論和聽取了廠長關于改善經營管理的報告。(語序不當,應為“聽取和討論”)
2.短語之間是否存在種屬關系。
【例】我們家鄉美麗而富饒,這里土地肥沃,特別適宜種果樹、棉花、甘蔗,此外,還適宜栽種梨樹和棗樹。(“梨樹和棗樹”都是“果樹”)
3.并列短語中的每一個詞語與相關成分的搭配是否恰當。
例:某工廠以技術進步為動力,不斷致力于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研制開發。(“新技術”和“新工藝”只能用“研究”,不能用“研制”)
三、如果句中有正反意義的詞(是否、成敗、優劣、好壞、能否等),要注意前后句對應承接是否恰當
【例】學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進功能的校園文化,學習者能否真正適應并融入它,這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起著重要作用。
四、如果句中出現數量詞語,那就要注意以下問題
1.倍數不能減少。
【例】第二航站樓交付使用后,設備可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旅客過安檢通道的時間,將從目前的10分鐘縮短至1分鐘,縮短了10倍。
2.概數不能連用。
【例】那里聚集著近五十左右人。
3.注意提高了、提高到(增加了、增加到)的區別。
“提高了”“增加了”表示凈增加數,“提高到”“增加到”表示在原數基礎上的增加。要根據語境的具體情況,判斷使用是否正確。
【例】今年,全廠工人干勁十足,生產熱情高漲,產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4.“最多”“至少”后面只能跟具體數字。
【例】這間屋子最多可容納100人左右。(“最多”后不能再跟不確指數字,因此應把“左右”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