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題、分析題和開放題的解題思路
辨析題是近年在中考中的新試題。早年曾經有過辨析題、判斷說明題,可以說辨析題的出現是一種能力要求的提升。辨析題是在辨別題、判斷說明題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從解題思路和能力要求上要高于前者。辨別題一般只判斷觀點的正誤,抑或在增加改正。判斷說明題,一般是先對觀點進行判斷正誤,再進行說明。而辨析題則明顯提高了難度。首先,在題目上,或所給的觀點本身,一般不是能夠輕易做出簡單正誤判斷的。其次,從解題思路上,重在對觀點本身的分析,然后再對觀點做出判斷。評判與判斷不同,判斷只是說出是對還是錯,而評判要說明對的道理和錯的原因。
在分析簡答題時,我們已經就辨析式簡答題做出了一定的闡述,在此則對可能在說明題類型中出現的辨析題,或通俗地說,辨析題作為大題如何解答。
辨析題可以分為正題和反題或錯題兩大類。所謂正題,觀點是完全正確的;所謂反題或錯題是指觀點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的題目。
在考試當中,反題較為常見。形式也比較多樣。歸結起來大部分屬于如下四種:
1、判斷標準錯誤。我們做出某個判斷一般要有一個標準。比如,說一個人的身材比較高。其標準是平常人的身材高度,而不是其他標準。當然因為標準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就不同。例子(小馬過河的故事)
2、條件不充分。做出一種判斷,常常需要一定的條件。而判斷正確需要滿足相應的條件,一旦條件不滿足或不充分,就會導致判斷失誤。
3、顧此失彼。我們得出結論,應該考慮全面。但有時在一些問題上會出現片面夸大一個方面或片面強調一個方面而忽略了另一個方面。導致結論錯誤。
4、多觀點辨析。即在一道題中出現兩種以上觀點。這種題,我們可以把它看作多題來做,逐一分析評判。
解題思路和要求:
1、認真審題,不急于判斷;2、緊扣考點,層層分析;3、條理清楚,表達準確。
案例分析解題方法
案例分析是考法律必考的題型。一般在簡答題中有一至兩道案例分析式題目、分析題或說明題(即習慣稱的大題)中有一道。
案例分析,即是對事例(一般是行為)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分析的一種題目。其實,可以看作判斷說明題,只不過,一般的判斷說明題是對觀點做出判斷說明,而案例分析是對行為進行判斷說明;一般的判斷說明題是以事實或客觀規律等作為判斷依據,而案例分析則以法律規定做為判斷依據。
案例分析的解法最具模式化。基本上是三個方面內容:判斷、評析、引申。
判斷:是根據法律規定對行為做出性質、情節進而量刑的判斷。
評析:是分析行為是如何構成了法律規定的行為,盡數法律依據。
引申:是從案例本身歸納出的一些做事原則和方法,即我們所說的行為要求。
也就是說,案例分析的答題要包含以上三個方面內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一些案例分析題往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相關的多個主體的行為,其中也包含即是違法行為也有守法、護法行為。答題中要一一分析解答。v請分開v
分析說明題解題方法
分析說明題是中考中難度最大,最能體現能力考核的題型。對知識的把握、思維能力水平都有較高要求。解分析說明題主要從題目的思維模式下手。
分析說明題的思維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歸納型:主要是考察學生的歸納能力,即對所出示的材料進行分析,得出一個或幾個結論。該題型一般采取“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問題”、“結合所學的知識對上述材料進行分析說明”等設問形式。也有的題目采取多問的形式,進行逐層分析。例題(略)
2、演繹型:考察學生的演繹能力,即要求學生就所給的結論性知識找出論據材料,或應用所學結論性知識解釋、分析、說明材料內容。題目通常采用“用xx材料說明xx結論”、“結合材料和所學的知識,對xx問題談談你理解(或認識)”等設問。例題(略)
3、延伸型:即題目由一個問題延伸出另個問題或幾個問題。需要學生對知識之間的相互關系把握熟練和到位。例題(略)
4、混合型:即一道題當中,混合有歸納、演繹和延伸等幾種形式。這類題目屬于高難度題目,主要學生要對所學的知識非常熟練和理解深入,經歷多種思維形式的跨越,因此,在中考試題當中比較罕見。
開放題的解答
開放題,嚴格地講一般不屬于單獨的題型,這里把它單獨拿出來主要是因為這類題目學生往往不好把握。開放題,從題目本身看有幾大特點:
一是情境設置多樣性(即題源素材廣泛,難于捕捉);
二是設問參與開放性(即題目設問基本無限制,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余地很大);
三是答案多元性(所謂答案不唯一,符合題意就得分)。
對開放題應注意的主要有三點:
一是要緊緊貼近中考熱點;
二是多列點,少深入;
三是觀點鮮明。也就是說,我們在答題時一定要多用上考綱的要求,不深入挖掘,點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