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課文知識點歸納
安塞腰鼓課文知識點歸納:文題解讀
安塞腰鼓課文知識點歸納:重點字詞
(2)羈絆:纏住不能脫身,束縛。
(3)驀然:突然,猛然。
(4)冗雜:繁雜。
(5)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6)戛然而止:聲音突然中止。
安塞腰鼓課文知識點歸納:重點難句解析
1、“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這樣的生命、這樣的力量,又有誰想束縛,又有誰能羈絆呢?生命化成“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偉大、雄渾、激昂、粗獷,也許有點狂野甚至具有一定的破壞力,但它是真正的、原始的、自然的生命的流露,還有什么比這樣的力量更可貴更激動人心更讓人嘆為觀止呢?
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這句話把南方與北方作了對比。南方秀美,適合輕柔的絲竹;北方壯美,適合充滿力量的安塞腰鼓。這句話突出了作者對雄渾有力的鼓聲的贊美。比喻貼切形象。
3、“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地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
因為鼓聲是在最急驟、最熱烈、最高亢、最火爆的時候突然停止的,對比之下,世界顯得格外靜;人的情緒也正處于最亢奮的狀態,想象力最活躍的時候,鼓聲停止了,人的思維卻還停留在想象的世界中,一時無法與眼前的現實世界接軌,故而對現實有陌生感。
4、“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這是以動襯靜的寫法。因為太靜,所以才能聽到“渺遠”處的雞啼,隱隱約約的雞啼反而使得周圍的世界更加寂靜。
5、你是怎樣理解“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這句話的?
過前句對后生們的動作的描寫,如“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使你感受到生命和力量的密切關系,感受到生命的旺盛、強勁與活力。生命因力量而再現其奇偉磅礴的氣勢,力量會因生命而更加驚心動魄,旺盛強勁,催人奮進。
6、“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出現了幾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出現了四次。這是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方法,它使內容逐步具體化,內涵加深,強調突出了作者的贊嘆之情。
“反復”沒有句子數量的限制,但必須是同一詞語或句子反復出現。“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復出現,將第二部分(從“但是”到“成了茫茫的一片……”)很自然地分為五層,第一層,寫場面和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的氣勢壯闊和豪放;第二層,寫鼓聲,并且與讀者產生共鳴,突出力量給人的震撼和鼓舞;第三層,寫后生們的動作,突出力量體現了生命力的奇偉磅礴;第四層,寫舞姿,極贊安塞腰鼓的力量之美;第五層,寫節奏,它是生命的宣泄、升華的體現,給人一種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
內容一層比一層具體,感情一層比一層升華,安塞腰鼓的內涵也在不斷加深。四個“好一個安塞腰鼓”表達了作者的極度贊美之情,突出安塞腰鼓震撼人心的力量美,使文章層次清晰,一目了然,也把作者的贊美之情不斷地深化和升華。
7、本文大量運用排比,句子內部、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排比交錯出現,形成強烈的氣勢,表現了黃土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力量。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段落,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仗工整,氣勢昂揚,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還有的排比層層遞進,有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如“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
安塞腰鼓課文知識點歸納:文學(文體)常識
《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劉成章。
詞語積累:P124注釋1-5,P125注釋1,P126注釋1
1. 修辭:比喻、排比(增強語勢)、反復(強調) P127練習三
2. P126課后練習二(答案詳見《三點一測》P192-193)
3.全文結構:打鼓前(安靜)- 打鼓中(舞動)- 打鼓后(寂靜)
4.主題思想:借安塞腰鼓表達生命、力量之美。
看了“安塞腰鼓課文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