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
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 枯涸hé 蜷曲quán 醞釀niàng 一絲不茍gǒu
B.收斂liàn 肥碩shuò 滑稽jī 忍俊不禁jìn
C.憔悴qiáo 匿笑nì 靜謐mì 頭暈目眩xuán
D.啜泣chuò 感慨kài 寬恕shù 踉踉蹌蹌niàng
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 自作主張 持之以桓 洗耳恭聽 賅人聽聞
B.塞翁失馬 恍然大悟 神通廣大 瘦骨嶙峋
C.夢寐以求 仙露瓊槳 疲倦不堪 更勝一疇
D.各得其所 美不盛收 不求甚解 一葉孤舟
3.下面句子有兩處語病,請你找出來并修改。(4分)
一百多年前,英法聯軍燒毀并洗劫圓明園,對這段慘痛的歷史,我們怎能不忘記?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共10分)
(1)無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2) ,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論語》)
(4) ,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5)商女不知亡國恨, 。(杜牧《泊秦淮》)
(6)“ ”,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朱自清《春》)
(7)《錢塘湖春行》中,詩人描寫鳥兒鬧春景象的兩句詩是:
, .
(8)馬致遠在《天凈沙 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詩句是:
,
5.名著閱讀。(共4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 《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這些詩里集中體現了 、童真、自然三大主題。(2分)
(2)《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是借動物形象來嘲諷人類缺點的,《蚯蚓和狐貍》嘲笑了 ;《螞蟻和蟬》諷刺了 。(2分)
6.書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書是人類精神的殿堂。某班同學在“少年正是讀書時”的綜合性學習中開展了如下活動,請你踴躍參加。(共5分)
(1)活動一:領略書的魅力——熱愛讀書。
請寫出一句關于“熱愛讀書”的名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2分)
(2)活動二:探尋讀書方法——怎樣讀書。
活動中某同學把搜集到的讀書方法整理如下:
二、現代文閱讀(28分) 請你結合其中一句,聯系實際談談體會。
(一)閱讀下文,完成7-11題(15分)
紫色葡萄慈父心
?、傩≡旱钠咸褬涫歉赣H在我雙腿癱瘓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樹的時候,父親把我推到
院子里,一邊挖坑,一邊告訴我,葡萄樹是有靈性的,種的時候許個愿,如果能實現,它
就會長得旺盛。父親說:“許個愿吧!”于是,我們父女倆把美好質樸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
的葡萄樹上—— !
?、诟赣H伺弄葡萄樹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顧他有病的女兒:澆水要澆剛從井里打上來的水,施肥要施那還散發著青草味兒的牛羊糞,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細細碾碎……父親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樹前,仔細地看上一陣。葡萄樹梅長出一片新葉,就興奮地像個孩子,說:“你瞧,發芽了!發芽了!” 父親還很有信心地說:“等到能在葡萄樹下乘涼的時候,你就好了……”
?、燮咸褬溟L大了,正如父親所期望的那樣:枝繁葉茂。父親用粗鐵絲和鋼筋精心地給葡萄樹搭了架子,第二年,長長的藤蔓就爬滿了半個院子,碧綠肥嫩的葉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著熱烈的情懷,生機勃勃!
?、苋欢?,我,依然坐在輪椅上。
⑤其實父親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兒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樣在他身邊歡快地跑、輕輕地跳了,可他依然癡望著、幻想著有一天能出現奇跡……
⑥葡萄樹在第三年結了果。連父親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樹竟是優質品種,不但個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掛在小院里,陽光透過葉隙落上去,顆顆晶瑩剔透,碩大滾圓,既好看又誘人。
⑦從此父親又多了一項任務。炎熱的午后,父親總會踩上凳子,摘兩串紫珍珠般晶瑩的葡萄,用清涼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書桌上,對我說:“累了就歇歇,吃點葡萄,解暑。”我停了手中的筆,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過,涼涼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順著下巴流下來,我全然不顧。父親看我貪婪的樣子,一臉滿足的笑。有時候他怕影響我,悄悄地進來,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⑧而今,幾年進去了,葡萄樹越來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綠陰就遮滿了小院。當父親坐在萄萄樹下戴著老花鏡讀我發表在報紙上的文章時,他的眼角眉梢都掛滿了笑意。父親已經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現實,當初許的愿或許早已忘了。父親明白:有一種站立更能升起至高無上的尊嚴,那就是心靈的站立!
7.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3分)
8.想一想,第①段中父親栽種葡萄樹時與“我”一起許下的心愿是什么? (2分)
9.“葡萄樹每長出一片新葉,父親就興奮地像個孩子,說:“你瞧,發芽了!發芽了!” 父親為什么那么興奮?說說其中包含的情感?(3分)
10.讀完文章,你認為父親許的心愿最終實現了嗎?請說明理由。(3分)
11.結合全文,說說題目中的“慈父心”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2~15題。(共13分)
生機勃勃的太陽花
?、僖惶烨宄浚柣ㄩ_了,在一層滾圓的綠葉下邊,閃出三朵小花。一朵紅,一朵黃,
一朵淡紫色。A乍開的花兒,像彩霞那么艷麗,像寶石那么奪目。在我們寧靜的小院里,激起一陣驚喜,一片贊嘆。
?、谌浠ㄊ切盘?。號音一起,跟在后邊的便一發而不可檔。大朵、小朵,單辨、復瓣,紅、紫、藍、粉一齊開放。一塊綠色的法蘭絨,轉眼間,變成繽紛五彩的錦緞。連那些最不愛花的人,也經不住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圍在花圃跟前欣賞起來。
③從初夏到深秋,花兒經久不衰。一幅錦緞,始終保持著鮮艷奪目的色彩。起初,我們認為,太陽花經久不衰,.是因為太陽花喜愛陽光,特別能夠經受住烈日的考驗。不錯,是這樣的。在夏日暴烈的陽光下,牽?;ㄙ绕煜⒐?,美人蕉慵倦無力,富貴的牡丹也早巳失去神采。只有太陽花,陽光愈是熾熱,它開得愈加艷麗,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陽花,其生命卻極為短促。朝開夕謝,只有一日。因為開花的時光太短,這機會就顯得格外寶貴。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開放。日出前,它包裹得嚴嚴緊緊,看不出一點要開的意思,可是一見陽光,就即刻開放?;ò晗駨氖焖刑K醒過來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張,開大了,開圓了……這樣一個開花的全過程,可以在人注視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貪婪地享受陽光,盡情地開去。待到夕陽沉落時,花瓣兒重新收縮起來,這朵花便不再開放。第二天,迎接朝陽的將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葸@新陳交替多么活躍, 多么生動!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太陽花在開放的時候,朵朵都是那樣精神飽滿,不遺余力。盡管一朵大陽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體上它們總是那樣燦爛多姿,生機勃勃。
?、轇開完的太陽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懶。在完成開花之后,它們就騰出空隙,把承受陽
光的最佳方位,讓給新的花蕾, 自己則閃在一旁,聚集精華,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續給未來。待到秋霜肅殺時,它們已經把銀粒一般的種子,悄悄地撒進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將是不計其數的新芽。
?、咛柣ǖ男蕾p者們,似在這里發現了一個世界,一個科學的、公平的、友愛的世界。他們像哲學家那樣,發出呼喊和感嘆:太陽花的事業,原來是這樣興旺發達、繁榮昌盛啊1
12。第②段寫太陽花的美麗時,是如何進行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 (4分)
正面描寫:
側面描寫:
13.依據第④段內容,填寫下表。(2分)
14.文章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描寫太陽花,請在畫線的A、B兩句中任選一句,簡要賞析。(3分)
15.結合全文,說說為什么太陽花能“始終保持著鮮艷奪目的色彩”?(4分)
三、古詩文閱讀(15分)
(一)閱瀆《論語》,完成16—19題。(共11分)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
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予罕》)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張》)
16.解釋下面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不亦說乎 (2)四十而不惑
(3)擇其善者而從之 (4)博學而篤志
1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8.閱讀選文畫線句,說說顏回的 “賢”表現在哪里?(2分)
19,孔子在學習方法和態度上有許多主張,試結合選文中的一例并聯系實際談談你的體會。(3分)
(二)閱讀下面古詩,完成20—21題。(共4分)
次北固山下【唐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20.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分)
21.請任選角度,說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好在哪里? (2分)
四、作文(50分)
22.任選一題作文。
(1)成長伴隨著人的一生。成長的過程曲折坎坷,成長的故事豐富多彩。人是這樣,世
界上萬事莫不如此。關于成長,你一定還有好多話要說……請以“成長”為話題,自擬題
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2)題目:有 真好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隨著我們。當父母用慈愛的傘為你撐起一方晴空時,
你會感到“有家真好”;當同學用貼心的話安撫你孤獨的心境時,你會感到“有朋友真好”;
當歡歌笑語飛出課堂灑在山間野外時,你會感到“有這樣的活動真好”;當知識幫你打開智
慧的大門時,你會感到“有書真好”;當理想為你插上騰飛的翅膀時,你會感到“有夢真好……
要求:①請將題目補充完整。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看了“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