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下冊人教版試題及答案
時間:
如英2
初一語文
語文試題有溫故知新的作用。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分享的初一語文下冊人教版試題,希望對你有用。
初一語文下冊人教版試題
一、(本大題共5小題 每小題3分 共15 分)
1、下列加點詞語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 倜儻(tǎng) 秕谷(bǐ) 迭起(dié) 氣沖斗牛(dǒu )
B祈禱(qǐ) 赫然(hè) 熾痛(chì) 迥乎不同(jiǒng )
C亙古(gèn) 嫉妒(jí) 喧鬧(xuān) 熱情澎湃(bài )
D重荷(hè) 木屐(jī) 哺育(pǔ ) 鍥而不舍(qiè )
2. 下列詞語書寫無誤的是( )
A.怪誕 輕捷 一泄萬丈 家喻戶曉
B. 幽寂 污穢 鞠躬盡瘁 義憤填膺
C. 殉職 驪歌 一拍即合 荒草凄凄
D. 屏障 讕語 九屈連環 嘔心瀝血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陳教練當 時就斷定,只要假以時日,韓曉鵬一定會有讓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
B.新春,漢宜高速公路車水馬龍,顯示出一派生機。這條趕在春運前整修完的高速公路,行車速度明顯提高,車流量同時上升。
C. 不少人不喜歡孟子,認為他鋒芒畢露,太過張揚 ,其實,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個性使然。
D. 這位離開北京二十年的美籍華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嘆這座城市與他當初離開時的面貌簡直不可相提并論。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會笑話學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訴他們,文字的背后是一個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歷練過后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愛是她的人格力量的_____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時__________也是一種成全。
A.淺顯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淺薄 大徹大悟 流露 煎熬
C.淺易 漸入佳境 吐露 磨難 D.膚淺 大夢初醒 透露 痛苦
5、下列文學常識中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
A.《爸爸的花兒落了》——小說——林海音——臺灣
B.《鄧稼先》——人物傳記——楊振寧——美籍華裔物理學家
C.《土地的誓言》——散文——端木蕻良——當代作家
D.《孫權勸學》——司馬光——《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
二、(本大題共4小題,第6題8分,第7題2分,第8題2分,第9題1分,共13分)
6.默寫古詩
(1)馬上相逢無紙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岑參)
(2) ,彈琴復長嘯。(《竹里館》王維)
(3)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心急! :相信吧,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
(4)夜發清溪向三峽, 。(《峨眉山月歌》李白)
(5)有詩云:“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木蘭詩》中有相似的詩句是:
, 。
班級開展“黃河之旅”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完成7—9題。
【古之黃河】
7.面對黃河,唐朝大詩人李白曾吟詠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請再寫出一組與黃河有關的古詩句(含上下句)
【近之黃河】
8.閱讀下面兩則材料,讀后說說你對這兩則材料中的“黃河”的理解。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毛澤東主席面對洶涌澎湃的黃河,無限感慨地對身邊的衛士們說道:“誰如果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
材料二 現代著名詩人光未然在他的《黃河頌》一詩中寫道:“啊!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
【今之黃河】
9.2011年3月 12日,地處黃河入海口的利津縣近千名機關干部來到黃河大堤,植樹種草,綠化大堤。為號召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這一活動,請你擬寫一則宣傳語。
三、閱讀理解
(一)閱讀《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選段,回答10—14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⑴“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⑵“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⑶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詩興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零亂,他是無暇及此的。飯,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⑸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績。
⑹“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⑺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10.用自己的話概括節選內容。
11.體會“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中兩個“說”的不同含義。
12.為更好地刻畫學者聞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細節描寫。請品析下面句子。
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
13.說說開頭第(1)(2)節在文中的作用。
14. 下列選項中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吃盡”“消化盡”“遠射”“文化藥方”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聞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執著探尋從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徑的研究狀態。
B.文中大量使用對稱句式和四字詞語,使語言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讀來瑯瑯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詳略,如:詳寫最為艱辛的《唐詩雜論》的寫作過程,而略寫比較順利的《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的寫作過程。
D.第(3)節中“‘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是比擬的說法,把當時的中華民族比成一個病人,說明聞一多當時從文化上來探求救國的方法,也還僅僅是走出了第一步。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題。(15題2分,16-19題各3分,共14分)
⑴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發上哭。朋友小聲說:“下午接小孩放學,上大巴時手機丟了。”
⑵看著小姑娘哭紅的眼睛,我半天才勸慰一句:丟了也沒有法子的,下次小心點就好,別哭壞了。小姑娘抬頭嗚咽:“我一直都不喜歡那個手機的,今天丟了,我才發現我好喜歡它的,簡直比丟失一個朋友還讓我難過…….”
⑶我想告訴她,永遠不要拿物質的東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論;還想告訴她,許多東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貴……但我最終什么也沒有說。我知道,我們都是在不斷的丟失后,才慢慢的長大的。
⑷六歲那年,我有了第一輛自行車,喜歡得不得了.可沒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館沖洗玩耍時照的照片,出來竟發現車不見了,當時眼睛就紅了,搭小伙伴的車回到家,看見媽媽就大哭。媽媽嚇壞了,問清情由后卻笑著說:“車丟了沒關系,人沒事就好。”
⑸在廣州好不容易找到那份高薪的工作時,很珍惜,生怕有差錯,早出晚歸格外賣力。眼看有升職的希望時,卻因為實在無法忍受老板對下面員工的苛刻,和他大吵
一架后摔門而去。一個人在人來車往的北京路上漫無目的地走著,天快黑時在公共電話亭打電話跟一個朋友說:“我把工作丟了。”朋友放下電話趕了過來,他對我說:“工作丟了可以再找,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
⑹去年7月,辦好去歐洲的旅行簽證,臨走時卻把腳扭傷了。骨裂,打著石膏坐在家里,心情無比郁悶。去拆石膏那天,醫生看著我的臉,說我的眉頭皺得可以擰出水來。我被他這個夸張的說法逗樂了,他告訴我,錯過一次旅游機會不要緊,但若是讓傷痛和遺憾過于影響自己的心情,豈不成了雙重的傷痛和遺憾?
⑺醫生不是哲學家,但他真的不僅僅讓我裂開的骨頭復原如初。
⑻這一生,我們會丟失很多東西:經驗不足,丟失了第一桶金;要求完美,丟了一場無法回頭的愛情;為了看得到業績,甚至丟失了一個本來要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
⑻每一次丟失,心里都會有隱隱的痛,但每個人都是在丟失后才一天天長大。
15.給文章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16.閱讀第(3)節,說一說,面對哭泣的小姑娘,我為什么“最終什么也沒說”?
17.說說下面語句的含義。
醫生不是哲學家,但他真的不僅僅讓我裂開的骨頭復原如初。
18.下列有關本文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敘寫朋友家小保姆丟手機的事情,是為了引出后文作者的感悟:永遠不要拿物質的東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論。
B.第(5)節中“人有善良之心最重要”與我“無法忍受老板對下面員工的苛刻,和他大吵一架后摔門而去”相呼應。
C.第(6)節中醫生說我“眉頭皺得可以擰出水來”,是醫生以幽默的方式形容“我”當時因內心郁悶而眉頭深鎖的樣子,為“我”后來情緒的轉變作鋪墊。
D.文章通過多個事例詮釋人生感悟,這種寫法深入淺出,容易激起讀者的共鳴。。
19. “每一次丟失,心里都會有隱隱的痛,但每個人都是在丟失后才一天天長大” ,你也一定有這樣的體會,試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文言文閱讀 (完成20-23小題,20,22題23題各3分,21題4分,共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
20,選出加點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自: 自以為大有所益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B, 聞: 余聞之也久 不能稱前時之聞
C, 但: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D, 之: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于舅家見之
2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22,本文安排材料,詳略得當。課文詳寫 ,略寫 的情形。王安石認為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根本原因是 。
23,本文與《孫權勸學》都談到了學習,比較一下兩篇文章在寫法和內容方面的不同。
五、24.作文(滿分30分)
這事真讓我 _______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事情,這些事情或讓你高興、欣慰,或讓你傷心、沮喪,或讓你失望、后悔……請依據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圍),結合自己的切身體驗,將題目補充完整。
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實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創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