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卷語文七年級下冊試題
本土卷語文七年級下冊試題
A、哽咽(yè) 蟬蛻(tuì) 可汗(hán) 九曲連環(huán)(qŭ)
B、熾痛(chì) 默契(qì) 祈禱(qĭ) 腦髓suǐ
C、救濟(jì) 憎惡(zēng) 嫉妒jí 環(huán)謁yè
D、確鑿(záo) 氣氛(fèn) 泥濘(nìng) 訕笑shàn
2、下列詞語書寫全對一項是( ) (2分)
A、桑甚 輕捷 污穢 人聲頂沸 B、狂讕 彷徨 臃腫 來勢洶洶
C、崎嶇 默契 懊悔 荒草萋萋 D、亙古 綿延 瀾語 氣勢磅礴
3、下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隨著晚會幃幕的拉開,那美輪美奐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聲小品,使晚會高潮迭起。
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剛一見面,我便對他油然而生敬意。
C、這個企劃案,是通過大家?guī)滋鞄滓梗幻卟恍荩M盡心思制作出來的。
D、海面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fā)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似鏡,真是巧奪天工。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2分)
A、祖國的安定團結更加激發(fā)了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愛國主義熱情。
B、我家花臺上放著白玉蘭、玫瑰兩盆花卉。
C、我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經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
5、下列有關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最后一課》的作者是法國作家都德,小說反映的時代背景是普法戰(zhàn)爭。
B、《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樂府民歌。
C、林海音,現(xiàn)代女作家,祖籍臺灣,散文集主要有《窗》、《兩地》。《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短篇小說《城南舊事》。
D、安徒生,丹麥19世紀著名童話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農夫和蛇》等。
6、閱讀下面一段歌詞,完成題目(3分)
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走遠了一起回顧。
請根據上面畫線的兩個句子的結構,以“相互就是”開頭,仿寫兩句:
;
7、用課文原句填空。(7分)
⑴《木蘭詩》中①文中表現(xiàn)木蘭從軍原因是: , 。
②表現(xiàn)木蘭出征做準備的排比句是: , ,
, 。
③描寫戰(zhàn)爭曠日持久、戰(zhàn)斗激烈悲壯的句子是:
,
④從側面描寫木蘭戰(zhàn)功顯赫的詩是: , 。
⑤成語“撲朔迷離”的原句是: ,
⑵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相信吧, 。
三、閱讀理解(40分)
㈠ 傷仲永(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②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9、《傷仲永》選自《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1分)
10、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2分)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 指物作詩立就 ( )
稍稍賓客其父( )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 )
11、翻譯劃線的句子。(4分)
①
②
12、用文章原句回答。(1分)
造成方仲永“泯然眾人”的個人原因是:
13、聯(lián)系全文,說說本文闡述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2分)
㈡最后一課(10分)
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里,永遠別忘了它,①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②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
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韓麥爾先生發(fā)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③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個個人那么專心,教室里那么安靜!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桿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崖頂上鴿子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里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
14.劃線句①中“監(jiān)獄大門”指的是:______________,“鑰匙”指的是: ,全句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15.劃線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現(xiàn)了韓麥爾先生___________的心情。
16.小弗郎士稱韓麥爾先生為“可憐的人”的意思是( )(2分)
A.對韓麥爾的即將失業(yè)感到可憐。
B.對韓麥爾被迫離開阿爾薩斯感到同情。
C.對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一種傷感。
D.對韓麥爾不但成了亡國奴,甚至連從事幾十年的法語教學都被迫終止處境的同情。
17.劃線句③是______ (環(huán)境、細節(jié)、場面、心理)描寫,掛在鐵桿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的氣氛。(2分)
18.這兩段文字給讀者的教育是( )(2分)
A.集體主義教育 B.認真學習本民族文字的教育
C.愛國主義教育 D.尊重知識、尊重老師的教育
(三)我長大了 (10分)
小的時候想長大,于是盼著早些進入中學,早些成為大人。
終于考進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學。帶著一份喜悅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進中學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成為中學生并不代表你成為大人。”
于是,我繼續(xù)等著“長大”的到來。
在臉上發(fā)現(xiàn)了第一顆青春痘,帶著一份期盼對父母說:“爸、媽,長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證明你長大。”
漸漸,“長大”在繁忙的學業(yè)中也被淡忘。
后來,搬了家。家與車站有一段很長的路,于是鄰家的孩子總是用自己的自行車捎我一段。
那是一個陰雨蒙蒙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鄰家孩子的自行車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沒有等我反應過來,鄰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車逃之夭夭。我終于意識到發(fā)生了什么事,這樣的事還是走了為好,但是,當我要起步時,卻發(fā)現(xiàn)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于是,我低著頭幫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發(fā)現(xiàn)了父親那深邃的目光。我開始害怕,今天闖這樣的禍,回去會怎樣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發(fā)現(xiàn)她的兒女并不孝。老太太絲毫沒有責備我的意思,她只是說她很寂寞。于是,我說,我會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決定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準備先做“乖寶寶”,然后再坦白交代,想來會少些責罵。
晚飯桌上,氣氛并不如想象的惡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幾樣我愛吃的小菜。
吃飯時,我小心地邊吃邊看著父親。父親很和藹,不時夾菜給我。我等待著父親的訓斥,而父親卻只是詢問了老婆婆的情況,囑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記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的話:“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責任。”我終于感覺到父母承認了我的長大;我也終于明白,長大并不像考上中學那么容易,也不像長青春痘那么簡單。長大,意味著承擔責任。
的確,并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
19、第一段中,作者說“小時候想長大”,“想長大”的內容是什么?(2分)
20、文中劃線句子是 描寫,作用是
(2分)
21、文中說:“此時,已有很多人圍攏來。我有些慚愧……”“我”為什么會“有些慚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撞人”和“吃晚飯”是 (詳寫,略寫),而照顧老奶奶卻是 (詳寫,略寫)。請從括號號中選出答案填在橫線上。(2分)
23、 “的確,并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分)
(四)農家望晴(4分)
常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fā)老農如鶴立,賣場高處望云開。
24、詩句中照應了詩題中“晴”字的詞語是 。
25、第三句詩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表達有什么好的效果?
(五)疑人竊履(6分)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竊友人之履以歸,楚人不知也。適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竊履進,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來過,•見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駭曰:“吾固疑之,果然竊吾履。”遂與之絕。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門,而悔謝曰:“吾不能知子,而繆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請為以如初。”
【注釋】①踵:到,走到。②繆:“謬”,錯誤,荒謬。
26、根據上下文,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2分)
疑人竊履( ) 吾不能知子( )
2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劃線的句子。(2分)
28、聯(lián)系全文,你認為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四、作文(4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社會是一所學校,生活是我們的良師。在受挫折時我們學會了堅強;在不利的環(huán)境中,我們學會了生存;在怒火燃燒時,我們學會了忍耐;在受到別人猜忌時,我們學會了理解;在別人傷害了自己時,我們學會了寬容;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學會了關心……
請以“學會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
要求:①內容具體,結構完整,詳細得當,中心明確;②恰當運用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出真情實感;③不得使用自己真實的姓名和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