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試卷題及答案
初一語文試卷題
D、衣襟(jīn) 訕笑(shàn) 干脆(chuì) 深邃(suì)
2、下列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義憤填膺 忘乎所以 雜亂無章 氣沖斗牛 一反既往
B、無暇及此 層出不窮 馬革裹尸 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C、狼狽不堪 一瀉萬丈 荒草萋萋 興高采烈 恭恭敬敬
D、死而后己 人聲鼎沸 抽抽搭搭 來勢洶洶 浩浩蕩蕩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四字短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無論是高深莫測的星空,還是不值一提的灰塵,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藝術品
B、慶祝“六一”的晚會上,倆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讓我們都忍俊不禁地開懷大笑。
C、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拉幫結派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D、一旦產生小的靈感,我們就應當相信它的價值,并鍥而不舍地把它發展下去。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 中國體育健兒斗志昂揚,一舉囊括了13 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B、 電門一關,就可以阻止電流不再進來。
C、 過去這個學校不執行“學生以學為主”,所以學生的學習水平很低。
D、 凡事要依靠群眾,否則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未選擇的路》是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寫的一首詩,作者常被稱為是“交替性詩人”
B、《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
C、《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D、《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魯迅,代表作有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6、下列有關課文內容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結構嚴謹,作者總領全文后,先表現聞先生“學者的方面”,后表現聞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半部分之間,用了總承上文和總起下文的句子,使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B、《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勸說的口吻含蓄抒情,闡明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關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
C、《最后一課》這篇小說以普法戰爭為背景,著重刻畫了主人公小弗郎士、韓麥耳先生的形象,表現了法國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D、《黃河頌》詩人借歌頌黃河,歌頌我們的民族,激發廣大中華兒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一樣偉大堅強,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祖國!
二、古代詩文閱讀與積累(共18分)
7、古詩文默寫。(8分)
(1) ,憑君傳語報平安。
(2)夜發清溪向三峽,
(3) ,云從窗里出。
(4)此夜曲中聞折柳, 。
(5)側面描寫木蘭戰功顯赫的句子是 , 。
(6)運用夸張,描寫木蘭矯健的雄姿和行軍的迅速的句子是 ,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46分)
(一)(12分)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 葚;也不必說蟬鳴在樹葉里長鳴,肥胖的黃蜂伏在采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 實, 何首烏有臃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的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11.這段文字是對百草園景物的描寫。(4分)
詳寫的是:
略寫的是:
12.下面對百草園寫景順序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 由低到高又到低的順序 B 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
C 由動物到靜物的順序 D 由植物到動物又回到植物的順序
13.從畫線句子可以看出“我”的哪些特點?(2分)
14.摘出本段的中心句,寫在下面。(2分)
15.這段文字把百草園描繪得色彩斑斕、生機勃勃,請從下列幾種分析中,選出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百草園中的各種景物的確美妙如畫
B 暴露了兒童對封建社會的厭惡和嘲諷
C 真實再現了封建時代少年兒童入學前后的遭遇
D 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二)(13分)
① 他(韓麥爾)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里,永遠別忘了它,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如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② 忽然教堂的鐘敲了12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③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④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⑤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下了兩個大字:
⑥ “法蘭西萬歲!”
⑦ 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16.第①段話的主題是: 。(2分)
17.第①段波浪線句中的“監獄大門”指的是 ;“鑰匙”指的是 ,其含義是 。(3分)
18.從小說的結構(情節)看,②——⑦段屬于 部分。(1分)
19.教堂的鐘聲響了意味著 ,“窗外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暗示了 。(2分)
20.第③段中破折號的作用是 。韓麥爾先生放學時的手勢和用盡全力寫了“ ”兩個大字,表達了他 的思想感情。
21.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的原因是
(三)(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楊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