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期末復習卷試題(2)
初一語文期末復習卷試題答案
一、 聽記題
1、B 2、醞釀 借鑒 3、C 4、A
二、 積累與運用
5、A 6、①深林人不知 ②落花時節又逢君 ③野渡無人舟自橫 ④有約不來過夜半
⑤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⑥ 其夫囈語 ⑦詩經 離騷 7、略
三、現代文閱讀(31分)
(一)(8分)
8、比喻 脾氣暴躁 難以接近 9、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樹可以遠離塵世的喧囂和紛爭 10、這是貝多芬在向客人描述自己:雖然遭受耳聾的打擊,但他的創作欲望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從未想過放棄自己的音樂事業。 11、議論 音樂
(二)(10分)
12、飛 落 站 啄 撞 逃 淘氣調皮 13、第一次,大鳥一叫,小鳥立即就回去;第二次,大鳥再三呼喚,才回去。說明小鳥逐漸對我產生了依賴和信任。
14、蹦到我杯子上,俯下頭喝茶。用小紅嘴啄我的筆尖。落在我肩頭睡著了。 15、略
(三)羊的悲壯(13分)
16、①效仿頭羊的山羊或撞得皮破肉綻或葬身車底
②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羊的血肉之軀 火車
③它們要抓住車廂之間一閃而逝的一線光明,跟上頭羊,去服從與生俱有的強烈的從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價也在所不惜 17、沮喪 18、義犬 烈馬
19、頭羊反復用犄角去撞火車 因為牧羊人的鞭打而憤怒 20、B
四、文言文閱讀
(一)狼(10分)
21、聊齋志異 蒲松齡 22、 通“只” 閉著 突然 像狗似的 23、B
24、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不過增添笑料罷了。
(二)
25、養 實在,的確 26、(1)指小狼(2)主人(3)狼 27、陰險狡詐 28、對主人不識狼的陰險本性表示嘲諷。
附加題
一、B A B A
二、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6、《哈姆雷特》《王子復仇記》,《奧賽羅》,《李爾王》 《麥克白》 7、《西廂記》 8、林黛玉 9、張飛
三、10、①③代考試,②④代納粟。四個“如此”表達了對賣官者言而無信的不滿和自己追悔莫及的心情。
四、
11、不受重用
12、認為韓信是奇才,天下無雙;可以幫助劉邦爭天下。是一個識才、惜才、重才的人。
13、漢高祖劉邦
聽記材料
緩解出行難貴在相互理解
開展緩解中心城區“出行難”、改善交通環境系列行動,是、市政府順應民意,深入實施“解難創優”,解決群眾反映迫切問題的重大決策。這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建設“平安寧波”,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意義。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車輛劇增,中心城區“出行難”已成為影響市民正常工作生活的突出問題。摩托車、殘疾人營運機動車、人力三輪車充斥街頭路面,不但運輸效率低、性能外觀差、安全隱患大,還擾亂正常的交通秩序,影響城市的社會穩定,損害城市的文明形象。廣大市民對此早有意見,要求解決這些問題的呼聲十分強烈。我市已成為全省惟一一個沒有實行“三車”整治的城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市經過多年醞釀,慎重考慮,借鑒其他同類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車”的決定,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整治“三車”,必須讓車主和其他社會成員的利益盡可能地得到協調和兼顧。“三車”的存在,固然有利于一部分人就業和生活,但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弊大利小;在交通日趨擁堵的情況下,如果這些車主只顧自己利益,不管交通擁擠、事故增多的問題,就是對他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的一種侵害。當然,為了整體的利益而完全不顧他們的實際困難,也是對他們利益的一種損害。這兩種辦法,都難以產生和諧。令人欣喜的是,我市在整治“三車”時,體現出人文關懷和公平原則,出臺的方案充分考慮了車主的生活困難和財產損失,給以相應的補償,注重從根本上解決弱勢群體的就業生活出路。這樣的決策,既順應了絕大多數市民要求緩解“出行難”的愿望,也兼顧了車主們的利益,相信必定會得到包括車主在內的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整治“三車”過程中,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換位思考,對他人對社會多一分理解,切實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社會各方都應熱情關心幫助弱勢群體,為他們的就業、生活創造條件;作為弱勢群體的一方,也應關心支持全市的經濟發展,只有環境改善了,社會發展了,才能為他們提供更有力的幫助。我們相信,在各級各部門依法操作、有情操作下,在廣大車主的積極配合下,我市整治“三車”的工作一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初一語文期末復習卷試題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考試有幫助。
看過“初一語文期末復習卷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