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如何入門?
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習和生活,你會發現與小學有了很大的不同,科目繁多,知識面拓寬。特別是數學,更是從具體發展到抽象。如何學好初一數學?學好數學,有一個好老師固然重要,但好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重要。小編給大家分享學習數學的一些方法。
初中數學如何入門?
初入初中,數學學習是一個大跨越。要求同學們具備數學思維與數學運算能力! 反正都是要學,為何不一次就學習到位?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初一不給力,初三累斷腸!這是中學的起點,這也是人生第一大重要之事的起點!經驗證明,重視初一的學生,中考的成績絕對差不了!
初一的學習很難嗎?不難!需要竅門嗎?當然需要!如果初一就能夠站在理解的高度,而不是死記硬背,那么初中的學習你會很輕松!相反,如果初一就開始死記硬背,別說到初三了,初二你就背一點扔一點啦!
一提到“數學”,就注定有一些孩子歡呼雀躍,但更多的孩子是眉頭緊鎖、情緒緊張。其實,學好數學甚至玩轉數學并非一件難事。既然談到玩轉初一數學,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它究竟是怎樣的廬山真面貌。
首先,它在中考中占有42分的比重,大約三分之一,而且幾乎全部都是大家能夠得分的所謂簡單題。第二,它包含著有理數、代數式、方程、全等三角形等多方面的概念和技巧。第三,它是后續學習分式、函數等重難點的基礎。第四,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的顯著區別基本上都在初一這一年得到了體現。
從上面幾點我們不難看出,初一數學的知識是中考時不困難的得分點,是后續課程的重要的基礎,和小學數學有顯著的區別。那如何才能玩轉初一數學呢?
首先,要注意習慣的養成,不要刻意灌輸知識點。對于剛上初一的孩子,改變習慣是最困難也是最有必要的一步。很多家長片面地讓孩子多關注知識點、請很多家教,可孩子的成績卻不見提高,這時就要思考一下,孩子的學習習慣是否成為了他成績提升的攔路虎。好的習慣,大的方面應該包括課堂注意聽講、認真記筆記、每天和每周固定時間復習和預習、為學習做好規劃等等,這些任務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下應該都能順利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些“小習慣”,比如遇到問題基本上不思考就直接尋求幫助、做題時總是心不在焉摳手玩筆、每次檢查作業的任務都交給家長完成……這些習慣不僅不容易改正,往往還容易由于家長的原因而愈發嚴重。對于一個初中生來說,遇到問題獨立思考、學習時擁有一定的自律能力、能夠檢查自己犯下的錯誤這些能力是重要而且必須的,這不僅需要孩子的努力,更需要家長的配合和支持。
第二,要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不要過分關注成績的高低。初一數學無論從概念還是技能都是初中數學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句話就體現了初一數學的重要地位。這種基礎性體現在有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整式的計算、方程思想的體現、簡單幾何圖形的規律總結等多方面。一次考試的成績很難將這些基礎性地位的知識考查全面,而過于關注考試成績一方面容易讓孩子有一種“學習就是為了考試”的心態而忽略了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也容易讓孩子對考試的內容過度關注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其他基礎知識,這對一個初一孩子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其實,知識掌握好才能取得好成績,而不是成績高了就說明知識掌握得好,因為考試具有一定程度地隨機性和運氣成分。只有第一年注意知識的積累,才能在之后的考試中都取得好成績,千萬不可為了追求成績而本末倒置。
第三,適當的練習是必要的。最后又回到了這個傳統的話題--做題。想學好數學,不做題是不可能的,做題可以讓我們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解題的速度,熟練解題技巧。
話說回來,所謂“玩轉”無非是一種意境,學好初一數學需要習慣的幫助、需要知識的積累、也需要適當的練習。在這一年中,大家的每一點收獲都會為中考成績添磚加瓦,只要付出了,就一定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