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期末復習知識點匯總
第一單元 努力戰勝自我
一、框架圖示
二、考試要求
考點1 挫折
了解挫折的含義,辯證地分析挫折的作用,理解挫折產生的原因,重點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
考點2 學習壓力和考試焦慮
要求辯證地看待學習壓力和考試焦慮,掌握將學習壓力轉換成動力的方法和調整過度考試焦慮的方法,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考點3 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
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考點4 做一個負責的人
理解行為與后果的關系。掌握把自己培養成一個負責任的人的方法。
考點5 違法與犯罪
識記違法與犯罪的含義。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及一般違法與犯罪的關系。掌握避免違法犯罪的重要條件。
三、要點列舉
1.挫折
(1)挫折的含義:是指人在實現某種目標的過程中,因遇到無法克服且無法超越的障礙而產生的緊張狀態或情緒反應。
挫折是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的。人生難免遇到挫折,挫折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能成為人生經歷中的寶貴財富,也可能成為成長和發展的障礙。
(2)挫折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兩個方面。外在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內在原因主要指自身因素。外在因素通常難以控制的,但內在原因多數是可以控制的,所以要戰勝挫折,首先要尋求自身的改變。當然也要學會去尋求幫助。
(3)①戰勝挫折的重要保證是培養和保持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戰勝挫折的關鍵是戰勝自己,即克服自己面對挫折時的恐懼、難過和絕望等消極情緒。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磨礪意志,努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養成良好的生活態度,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信念。
要養成勇于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就需要加強自我鍛煉。自我鍛煉的基本要求是:志存高遠、選準基點、持之以恒、腳踏實地。自我鍛煉應遵循的一般原則是:迎難而上、勇于承擔責任、增強耐挫能力。
②意志:是人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動,并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心理過程。
意志品質:是一個人在活動中所形成的較穩定的意志特點。良好的意志品質表現為自覺、堅忍、果斷和自制。磨礪意志要做到;明確提出鍛煉任務、有意去做不感興趣的事、從日常小事做起、借助集體力量等。
③生活態度:是人對生活的看法和意向,主要體現為人在生活中追求什么或拒絕什么。
良好的生活態度反映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對美好生活目標的不懈追求。良好的生活態度有利于人們提高戰勝挫折、困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和形成良好的個性。
我們要努力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克服不良的生活態度。
2.學習壓力和考試焦慮
(1)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定的壓力。要辯證地看待學習壓力。適度的學習壓力有助于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激發學習潛能,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但壓力過大則會導致過度緊張,從而降低學習效率,影響身心健康。導致學習壓力過大的原因既有自身方面的因素又有外在方面的因素。
面對學習壓力,要用積極的心態調節自身狀態,將學習壓力轉換為學習動力。將學習壓力轉換為動力的方法有:樹立遠大理想,明確學習目的;制定近期、中期和長期學習計劃,一步步實現學習目標;看到自己的成績和進步,提高信心和勇氣;和知心朋友積極交流,尋求幫助;向老師、學校或社會上的心理咨詢機構尋求幫助等。
(2)考試中的焦慮是正常的情緒反應,適度考試焦慮能使自身保持興奮和緊張狀態,發揮出正常水平。
導致考試焦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人往往各不相同。其中,相同的方面有:因處于特定的應試情境,或身體不適,或自身知識儲備不足,或害怕失敗,或追求完美等。
通過自我調控來克服過度考試焦慮的辦法很多。其中,簡便實用的一種方法是自信訓練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自我表達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得消極的自我意識得到扭轉,減輕或消除過度考試焦慮。采用這種方法,就是要養成向消極自我意識挑戰的習慣。
(3)正確的學習觀念是正確有效的學習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學習目的是學習觀念的靈魂,正確的學習目的對于學習行為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學習態度是學習觀念的重要內容。
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應該做到強化學習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培養對學習的自信心,講究學習方法,養成謙虛的學習品質;正確對待考試和分數;正確對待學習中的競爭與合作;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4)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保證。學習習慣的培養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注意在乎時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
積極爭取升學,有利于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選擇就業,則可以盡早適應社會,填報自愿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選擇專業要符合社會的需要和自身實際。但不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都要繼續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4.行為與后果的關系
行為與后果具有一致性。每一種行為都會導致一定的后果,而且一種行為往往會有多種結果。每個人都應該考慮到行為的后果,做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善于分辨是非善惡;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事情發生的過程中要自省自律,避免自己做錯事。一旦做錯了事,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態度。
5.違法與犯罪
違法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違法行為包括違反憲法的行為、違反刑法的行為、違反民法的行為、違反行政法的行為等。
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是:①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是首要特征和本質特征。②觸犯刑法,是法律標志。③應依法受刑罰處罰。
(1)一般違法與犯罪的關系
區別:相對犯罪而言,對社會危害較小的違法行為,稱為一般違法行為。二者在所違反的法律,對社會的危害性,應受到的懲罰等方面,有著嚴格的界限。
聯系:一般違法和犯罪都是違法行為,其本質是相同的。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2)避免違法犯罪的重要條件是自覺抵制不良誘惑,我們要勇敢而堅定地抵制、拒絕“黃、賭、毒”和邪教的不良誘惑。
四、重點難點
◆理解人生難免遇到挫折。可從分析挫折的概念人手,理解人人都會遇到挫折的原因。
◆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可抓住重點來增強記憶。如:“重要特征”、“關鍵”等。
◆磨礪意志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多讀名人事跡,讓自己找到學習的榜樣。
◆將學習壓力轉換為動力。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調整過度的考試焦慮。可通過自信訓練法總結出適合自己戰勝考試焦慮的方法。
◆結合案例分析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般違法與犯罪的關系。可通過分析案例總結出區別與聯系。
第二單元 熱情為他人服務
一、框架圖示
二、考試要求
考點1 懂得生命是寶貴的。
考點2 懂得如何善待生命。
考點3 了解生命的意義。
考點4 懂得如何實現人生的意義。
考點5 懂得中學生應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實現人生價值。
考點6 了解愛無處不在。
考點7 了解愛心的作用。
考點8 懂得愛和被愛是相輔相成的。
考點9 了解如何奏響愛的和弦。
三、要點列舉
1.生命是寶貴的
雖然不同的人對生命的體驗及感悟各不相同,但一個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復的。不管是偉人還是平凡的人,也不管是富有的人還是貧窮的人,生命一旦失去就永不會再來。生命對于 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它無比寶貴。
2.善待生命
生命無比寶貴,它讓人留戀,讓人依依不舍,我們每個人都應倍加珍惜,善待生命。衡量一個人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要看他對生命的態度,對自我生命的意識和珍視他生命的情感。
首先要善待自己寶貴的生命,不輕易放棄。生命中會有一些煩惱、困難與挫折,我們應勇敢地去面對,自強不息,做生活的強者。
其次,善待生命,也包括善待他人的生命。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生命中不要因一些小事,一時的沖動而傷害他人的生命,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3.生命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就在于,既實現個人的幸福,又為社會盡到責任,做出貢獻,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和國家的人。
生命,不僅有長短之分,更有質的差別,不同的生命過程具有不同的意義。有的人一生虛度年華,碌碌無為;有的人為他人、為社會、為國家奉獻了一生。
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生命美好。生命美好當然應該表現 為個人生活幸福、美滿,但同時還必須表現為對社會履行責任,做出貢獻。一個人不僅要為自己創造幸福,也要為別人創造幸福。而為別人創造幸福,往往能給我們自己帶來更強烈的幸福體驗。
4.實現人生的意義
從日常點滴做起,處處是創造生命價值之地,天天兒創造生命價值之時,人人是創造生命價值之人。熱心為他人、為社,會服務,實現人生的價值。首先在乎凡的崗位上創造生命的價,值。崗位只是分工的不同,只要你在平凡的崗位上勤懇工作,做出業績,就會得到社會的認可,也就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
其次,熱心為他人、為社會服務,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實現人生的價值。應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推動社會的發展,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5.中學生人生價值的實現
生命的意義是通過自己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來實現的,人生的價值要靠今天的努力學習和將來的積極工作來創造。
首先,實現人生價值要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中學生年齡雖小,但也能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通過點滴小事,為他人、為集體、為社會做貢獻,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次,青少年時期是人生學習和發展的寶貴階段,我們一定要認真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為將來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我們必須努力學習,掌握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努力使自弓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還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其中很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心中應裝著祖國和人民,為祖國、為人民服務,奉獻自己的一生,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6.愛無處不在
在人們的生命旅程中,到處都有愛和被愛的動人情景。愛,就在你我的身邊,首先,愛始于對親人的愛。這種基于血緣關系的情感往往是人間最真摯、最純潔、最美好的愛。
其次,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她不僅存在于親情之中,而且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老師對學生的愛,同學之間的愛,醫生對病人的愛,朋友、同事之間的愛,鄰里之間的愛,軍民之間的愛,當陌生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的愛,當人們遇到突發自然災害時,從四面八方涌來的愛,還有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的愛……
7.愛心的作用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心和愛護是人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有效力量。愛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消極情緒,增強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勇氣。愛給人溫暖,愛使人樂觀、堅強。愛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困難,戰勝生活中的不幸。
8.愛和被愛是相輔相成的
愛是雙向的、互動的,愛和被愛是相輔相成的。
生活中每一份關愛都會深深地感動我們,這份感動是愛的源泉。人們會因為曾經獲得關愛而去關愛他人,并用真情回報社會。
9.奏響愛的和弦——奉獻社會
首先,樂于助人,真誠地幫助和關心別人,能使我們體驗到愛的快樂和愉悅。
其次,愛是無私的奉獻。社會公益活動充分體現了人們對他人和社會的愛心。社會公益活動給需要幫助的人帶來了關心和愛護;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再次,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奉獻自己的愛。有愛心的人會自覺服務于人民,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類。一個有愛心的人,有社會良知的人,會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為他人、為社會奉獻自己的愛心。
總之,一個有博大愛心的人,不僅會愛他的親人、朋友,而且會愛整個世界及全人類,他的愛心隨著世界脈搏的跳動而跳動。
三、重點難點
◆善待生命。首先認識到生命是無比寶貴的,任何人都只能擁有一次。其次,善待生命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
◆實現人生的意義。首先應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其次掌握如何去實現人生的意義。
◆愛心的作用。首先了解愛無處不在;其次掌握愛心的乍用。
◆奏響愛的和弦。了解愛是雙向的、互動的,以實際行動來奉獻社會、服務社會,以此來奏響愛的和弦。
熱點1 善待生命,實現人生的意義。
在社會生活中,一方面還存在少數人不珍愛生命,輕生、自殺的現象;另一方面,像雷鋒、張海迪、牛玉儒、任長霞等人以實際行動熱愛社會、奉獻社會,積極地實現了人生的價值,這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寶貴,啟示我們要善待生命,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