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期末試卷
初三語文期末試卷
一、選擇。下面各題均有四個選項,選出符合題意的一項。(每小題2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貯藏(zhù) 炫耀(xuán) 勛章(xūn) 鮮為人知(xiǎn)
B.鑰匙(yuè) 驛站(yì) 郵戳(chuō) 言簡意賅(gāi)
C.游弋(yì) 真諦(dì) 脂肪(zhī) 杳無消息(yǎo)
D.細菌(jǔn) 追溯(sù) 恣意(zì) 諄諄教誨(zhūn)
2.下列詞語搭配正確的一項是( )
A.隱蔽真相 經歷豐富 游逛長城 鎮定從容
B.隱瞞真相 閱歷豐富 游覽長城 鎮定從容
C.隱蔽真相 閱歷豐富 游逛長城 振作從容
D.隱瞞真相 經歷豐富 游覽長城 振作從容
3.加點成語或俗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這些油畫水準不高,或可用來自娛,如果拿去參展,恐怕要貽笑大方。
B.在班里的聯歡會上,李強同學幽默搞笑的表演實在讓大家忍俊不禁。
C.夜晚讓人眼花繚亂的霓虹燈和鬧市中嘈雜的鑼鼓聲吆喝聲,可謂相得益彰。
D.做事要關注細節,細微處不容忽視,否則就應了那句古話“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4.下面兩副對聯,第⑴副是關于岳陽樓的對聯,第二副是關于諸葛亮的對聯,兩個空是他讀的書和他寫的文章。根據你的積累,在橫線處依次填入恰當內容,將對聯補充完整,恰當的一項是( )
⑴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 到心頭 ⑵ 成高士志, 見老臣心
A. 歡喜 出師表 梁父吟 B. 歡喜 梁父吟 出師表
C. 憂樂 出師表 梁父吟 D. 憂樂 梁父吟 出師表
5.下列選項是四則“遺失啟事”的主要內容,其中表達通順、得體的一項是( )
A.本人昨天在體育館遺失一副黃色羽毛球拍,您若撿到及時聯系鄙人,我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丟失《三國演義》一書于閱覽室,期盼拾得者璧還原物,謝謝喲。
C.本人昨日在圖書館不慎丟失黑色眼鏡一副,希望拾得者與我聯系,不勝感激。
D.昨日本人遺失飯卡于學校飲食服務中心,肯請拾者高抬貴手交還,萬分感激。
6.對下列公益廣告運用的修辭方法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別踩,我怕疼。(愛護草坪公益廣告)
理解: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表現小草的嬌嫩柔弱、十分惹人喜愛。
B.說好普通話,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廣普通話公益廣告)
理解:運用夸張的修辭方法,突出了學好普通話的益處。
C.為何血濃于水?因為愛在其中。(無償獻血公益廣告)
理解:運用設問的修辭方法,引發思考,強調獻血這一善舉的原因。
D.欲望就像氣球,極度膨脹的結局只有一個——自我毀滅。(反腐倡廉公益廣告)
理解: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警示人們如不廉潔自律,就會自取滅亡。
二、填空(共10分)
7.用原文填空(6分)
(1) ,白露為霜。《詩經》(1分)
(2) ,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1分)
(3)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吞長江…… 《岳陽樓記》(1分)
(4)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岳陽樓記》(1分)
(5)《〈論語〉十則》闡述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的語句是: , 。(2分)
8.名著閱讀(4分)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 時期的詩305 篇,因此也稱“ ”。這些詩歌分為“風”“ ”“頌”三個部分,“風”不是文人創作而是 。
三、文言文閱讀(12分,每小題2分)
(一)
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9.下列加點字注音和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持就火煬之 (yàng,烤) B.字平如砥 (dǐ,磨刀石 )
C.以紙帖之 (tiě,粘上) D.用訖再火令藥熔(qì,開始)
10.選出句子翻譯不準確的一項( )
A.唐人尚未盛為之:唐朝人還沒有大規模采用它。
B.火燒令堅:用火來燒使它堅硬。
C.素無備者:平常沒有準備的人。
D.旋刻之:馬上把它刻出來。
11.對提高印刷工效的關鍵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它是用膠泥刻字,而且薄如錢唇。
B.它的字模是活動的,可以反復利用。
C.用兩塊鐵板交互使用,這樣可以連續排版。
D.采用了按音韻貯存字模的科學檢字法。
(二)
方家①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水浮多蕩搖,指爪及碗唇上皆可為之,運轉尤速,但堅滑易墜,不若縷②懸為最善。其法:取新纊③中獨繭縷,以芥子許臘④綴于針腰,無風處懸之,則針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猶柏之指西,莫可原⑤其理。
—— 選自《夢溪筆談》
注釋:①[方家]行家 ②[縷]絲線 ③[纊(kuàng)]絲綿 ④[芥子許臘]芥菜子大小的臘
⑤[原]探究
12.文章介紹了指南針的四種操作方法,分別是 、放在指甲上、 、系在絲上。
13.指南針的四種操作方法,作者認為 這種操作方法最好。
14.作者對 這個問題說不出其中的道理。
四、現代文閱讀(36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16分)
稻子熟了,媽媽我想您了
袁隆平
①稻子熟了,媽媽,我來看您了。
②媽媽,您在安江,我在長沙,隔得很遠很遠。我在夢里總是想著您,想著安江這個地方。
③人事難料啊,您這樣一位習慣了繁華都市的大家閨秀,最后竟會永遠留在這么一個偏遠的小山村。
④還記得嗎?1957年前,我要從重慶的大學分配到這兒,是您陪著我,臉貼著地圖,手指順著密密麻麻的細線,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圖上這么一個小點點。當時您嘆了口氣說:“孩子,你到那兒,是要吃苦的呀……”我說:“我年輕,我還有一把小提琴。”沒想到的是,為了我,為了幫我帶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媽媽您哪!您哪里走得慣鄉間的田埂!我總記得,每次都要小孫孫牽著您的手,您才敢走過屋前屋后的田間小道。
⑤對于一輩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來說,70歲了,一切還要重新來適應。我從來沒有問過您有什么難處,我總以為會有時間的,會有時間的。等我閑一點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時候,我還在長沙忙著開會。
⑥那天正好是中秋節,全國的同行都來了,搞雜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著也得陪大家過這個節啊,只是兒子永遠虧欠媽媽您了……其實我知道,那個時候已經是您的最后時刻。我總盼望著媽媽您能多撐兩天。誰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趕,可是我還是沒能見上媽媽您最后一面。
⑦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媽媽當時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長,您一定有很多話要對兒子說,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這么多年哪,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試驗,少出一天差,坐下來靜靜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⑧媽媽,每當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當我在國際講壇上談笑風生,每當我接過一座又一座獎杯,我總是對人說,這輩子對我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您啊!
⑨無法想象,沒有您的英語啟蒙,在一片閉塞中,我怎么能夠用英語閱讀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文獻,用超越那個時代的視野,去尋訪遺傳學大師孟德爾和摩爾根?無法想象,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從北平到漢口,從桃源到重慶,沒有您的執著和鼓勵,我怎么能夠獲得系統的現代教育,獲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膽識?無法想象,沒有您在我還是個懵懂少年時跟我講尼采,講這位昂揚著生命力、意志力的偉大哲人,我怎么能夠在千百次的失敗中堅信,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使萬千民眾告別饑餓?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心里種下的!
⑩稻子熟了,媽媽,您能聞到嗎?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還留著熟悉的歡笑?隔著二十一年的時光啊,我依稀看見,小孫孫牽著您的手,走過稻浪的背影;我還要告訴您,一輩子沒有耕種過的母親,雖然稻芒劃過我的手掌,但是您可知道兒子心里的那份喜悅:稻草在場上堆積成垛,谷子在陽光中嗶啵作響,水田在夕陽下泛出橙黃的顏色……這都是兒子要跟您說的話,說不完的話啊。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八十歲生日晚會上的致辭,略有改動)
15.判斷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的打(√),錯的打(×)。(6分,一個1分)
⑴選文用第二人稱“您”來表達,有利于直接抒發強烈深沉的感情。
⑵安江,作者大學畢業分配到這里時,母親說要吃苦,是因為這里偏遠落后。
⑶小時候的媽媽給我英語啟蒙,是讓我打好英語基礎,以便更好出國深造。
⑷媽媽對我求學讀書的執著和鼓勵,讓我獲得系統的現代教育,獲得搏擊風浪的膽識。
⑸最后一段中的省略號,省略的是母親在世時溫馨美好的生活場景。
⑹作者之所以說“稻子熟了,媽媽我想您了”,是因為媽媽是在稻子熟了時去世的。
16.根據文章內容,請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不同含義。(4分)
(1)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
(2)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心里種下的!
17.結合全文,請簡要分析“稻子熟了,媽媽我想您了”蘊含了作者對母親哪些豐富的感情(至少答出三種)。字數120—16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