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語文試題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試題
1. ,一覽眾山小。 (《望岳》)
2.僵臥孤村不自哀,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3.晨興理荒穢, 。 (《歸園田居》)
4.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
5.無絲竹之亂耳, 。 (《陋室銘》)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 。” (《孔孟論學》)
(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第7—8題(4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為一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聲。
7.“孤蓬”喻指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首聯“繞”字描畫白水的動態。
B.頷聯表達了對朋友深切的不舍之情。
C.頸聯對仗工整,“浮云”對“落日”。
D.尾聯以“班馬”喻友人,情真意切。
(三)閱讀下文,完成第9—11題(8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①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②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過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9.本文選自《 》,我們還學過的課文《 》也選自此作品。(2分)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含義。(3分)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下面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第①②段論證人才要在憂患中造就。
B.第②段“空乏其身”意指“受到貧窮之苦”。
C.第③段從反面論證國無憂患易滅亡的道理。
D.本文中心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
曾鞏為文章,上下馳騁,一時工作文詞者,鮮能過也。少與王安石游,安石聲譽未振,鞏導之于歐陽修,及安石得志,遂與之異。神宗嘗問:“安石何如人?”對曰:“安石文學行義,不減揚雄①,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輕富貴,何吝也?”曰:“臣所謂吝者,謂其勇于有為,吝于改過耳。”帝然之。
注釋:①楊雄: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
12.解釋文中的加點詞。(4分)
一時工作文詞者( ) 以吝故不及( )
13.對文中畫線句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曾鞏)就對王安石有了不同的看法。
B.(曾鞏)就覺得王安石很奇特。
C.(王安石)就對曾鞏有了不同的看法。
D.(王安石)就覺得曾鞏很奇特。
14.曾鞏認為王安石與楊雄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用文中語句回答)(2分)
15.本文表現了曾鞏 、 等形象特征。(3分)
二、現代文(48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16—20題(21分)
生物的過冬
周建人
①冬天是生活最困難的時候,許多小動物,未到冰冷的時候已經死去了,只留下它們的卵、幼蟲或蛹去過冬:樹干里面常常潛伏著甲蟲的幼蟲,樹干上面常常綴著雀甕蛾的硬繭,有時枝上更掛著“袋皮蟲”的絲袋,里面藏著睡著的小生命。它們潛伏著,和寒冷抵抗著,待和暖的春風吹來時,再出來活動。
②較高等的生物,抵抗寒冷的力量也較強,然而在冷血的動物里,這種力量往往是不夠的。蛙和龜蛇等,冬天躲在泥土里,像睡著的樣子,所以叫“冬眠”。水中的溫度的變化比陸上小,水中的魚不大怕冬天,那是應該的,然而像鯉魚這等魚,冷時也藏身在河底的泥土里,別的魚想起來也大都是這樣的。古人還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聞說有一個農村的小孩便曾批評過:這詩不好,因為不確切。
③溫血的動物抵抗寒冷的力量則強多了。許多走獸和飛鳥,冬季到來時,換上厚密的“冬毛”,雖在冬天,還能夠自由行動。但是地面被雪封鎖著,它們也不免鬧饑荒。鳥類本來是很機警的,不容易“上弶”①。但遇到積雪略厚,便用了很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弶到多種鳥。浙江江蘇等山上還有麂,平時住在山林深處是很安全的,遇到積雪滿了山谷時,它便出來找尋食物吃。這時候山里人便去打麂,大家便有麂肉吃。聞說生活在大草地上的野馬,平時生活很舒服:它跑得快,強壯的雄馬也頗能斗,能把小形的食肉獸一腳踢到,近它不得。但是到了地面結冰時,它的踢雖硬,也不能踏碎冰塊,就會很多的餓死。
④最能和寒冷抗爭的無疑的是人類,他到冬天時,不必死去了,也用不著蟄伏,只要穿上衣服,更用不著再生厚皮和長而密的毛。省下這類用途的物質和能力,使他可以用在思想上及各種活動上,照常的工作。并且他有第二層“衣服”,即房屋,此“衣服”更能夠防御寒冷的侵xí。
⑤不過話雖如此,事實上卻不盡然,不少的人,冬天確實在受凍。對于這種事情,解釋有三:一說是由于命生的苦;一說是由于個人的不爭氣;反一說是由于社會制度的不良。哪一說對,是不難想到的。我寫到這里,忽然記起從前莎士比亞借了哈姆雷特說出來的話:
凱撒皇帝②,死了化為粘土,
可以補洞,擋住寒冷;
啊,那使世界森嚴過的泥土;
可以修墻,逐出冬天的風!
⑥這話和本文本沒有什么關系,將來經過人們的努力,建設起更好的社會時,想必用不著到了冬天拿這種泥土來填塞墻洞了,不過想到了就把它寫在這里而已。
(《中學生》,1935年第51期)
注:①弶:方言,捕捉老鼠、雀鳥等的工具。②凱撒皇帝:是羅馬共和國末期杰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集大權于一身,實行獨裁統治。
16.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
侵xí
17.第②段中一個農村小孩批評“這詩不好,因為不確切”的原因是 。(3分)
18.第③段主要運用 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9.本文運用 說明順序。各種動物過冬的方式分別是:(10分)
(1) 。
(2) 。
(3) 。
(4) 。
20.對第⑤段內容與作用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引用莎士比亞的詩意在喚醒人們建設更好的社會。
B.承接第④段,指出人類不少人冬天受凍是因為社會制度不良。
C.表現了作者對當時不少人冬天受凍的同情之情。
D.在第④段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最能和寒冷抗爭的是人類。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21—26題(27分)
在樹上唱歌
劉保法
①通常情況下,青蛙在池塘里唱歌,蜜蜂在花叢里唱歌,蟋蟀、紡織娘和油葫蘆在草叢里唱歌,到樹上唱歌的恐怕只有鳥兒和知了,哪有人到樹上唱歌的?然而千真萬確,我確實曾經跑到我的小樹林里,爬到一棵老榆樹上唱歌,而且大唱特唱,一唱就是兩年。
②事情還要從一次學校國慶聯歡會講起。聯歡會上有個節目是《祖國頌》大合唱。那是高三年級的壓臺戲。那年我讀初二,早就聽說高三有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唱歌非常好聽,果然,氣勢宏偉的前奏一結束,那兩個唱歌非常好聽的男生和女生,就輪流上場領唱了。他們領唱的時候,大禮堂里的所有人都好像屏住了呼吸,眼睛睜得亮亮的,耳朵豎得高高的,全場鴉雀無聲,只有那兩個男生女生優美動聽的歌聲在禮堂里回蕩。他們的聲音清脆明亮,委婉高遠,說把我迷得激情澎湃、神魂顛倒是一點也不過分的!不瞞你說,后來我連續好幾天,都在下課后,偷偷跑到高三年級的教室外,看那個男生和那個女生。他們成了我的崇拜偶像,我成了他們的鐵桿粉絲。再后來,就傳出消息,說那個男生被上海合唱團看中,那個女生被上海音樂學院錄取……我的心里真是羨慕得不得了,想想自己的歌喉也不錯,如果將來也能被上海合唱團看中,或者被上海音樂學院錄取,那該多好呀!
③當個歌唱家——這個美麗的夢想,就這么在我心底扎下了根。
④誰都知道,當歌唱家除了天賦,天天練唱是必須的。這就給我出了個難題:我從小就膽小,怕難為情,平時在生人面前一說話就臉紅,如今要我在學校大庭廣眾之下,旁若無人、毫無顧忌地唱歌,豈不是要我的命?在家里也不行,偶爾哼一兩句還可以,要是一本正經地唱,肯定會被哥哥姐姐侄子侄女們笑話。即使家人全部外出、我獨自在家的時候也不行,你想想,左鄰右舍聽到了,還以為我有病。那么就去野外田頭唱歌如何?我試過幾次,曾經在我家菜地里唱歌,唱著唱著,走過一個村民,他用怪怪的異樣眼光看我,弄得我很尷尬,恨無地洞可鉆。最后終于想到了我的那片小樹林,我決定爬到小樹林的老榆樹上去唱歌!這真是一個很聰明的絕妙選擇:小樹林離村子遠,很少有人去的,我可以放開嗓子唱,也不會有人聽見。而且,爬到樹上唱歌還能讓自己產生一種登臺表演的感覺,很容易進入角色;爬到樹上唱歌站得高看得遠,一旦看到有人遠遠地走過來了,我可以馬上壓低嗓音,甚至暫時不出聲,等來人過去了,再重新放開嗓子大聲唱……
⑤我就這么開始了在樹上唱歌的有趣經歷。
⑥想想好笑,我最初的歌唱舞臺竟是一片小樹林,我的那棵老榆樹。我最初的舞臺搭檔,竟然是小樹林里的鳥兒、知了,池塘里的青蛙,還有草叢里的蟋蟀、紡織娘、油葫蘆……它們既是我的舞臺搭檔,又是我的忠實聽眾;我是它們的崇拜偶像,它們也樂于做我的鐵桿粉絲。常常是這樣,每當我在老榆樹上放聲高歌的時候,鳥兒、知了、青蛙、蟋蟀、油葫蘆和紡織娘們,就全都不叫了;它們突然集體靜音,一定是被我的歌聲感染了,陶醉了,是在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地傾聽呢!而當我唱累了,躺在我的“空中躺椅”上休息、讀書的時候,這些小家伙們又全都興高采烈地鳴唱起來。你聽,鳥兒“嘰嘰喳喳”地唱,青蛙“呱呱呱呱”地唱,蟋蟀“蛐蛐蛐蛐”地唱,知了不停地唱“熱死了熱死了”……此起彼伏,熱情奔放,那是對我激情演唱的激情回報。也可以這么理解,我的領唱完畢,它們的合唱開始了……我們真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合唱團,最佳舞臺搭檔!
⑦整整兩年,我在老榆樹這個獨特的“歌唱舞臺”上出盡了風頭。
⑧曾經感動了我的《祖國頌》,早已被我唱得滾瓜爛熟、聲情并茂。我還學會了當時流行的所有歌曲,甚至拿到一個新歌譜,自己練幾遍就能唱得像模像樣……我自我感覺,自己的歌唱水平好像已經不亞于那個被上海合唱團看中的高三男生了……我暗暗高興,開始耐心地等待機會,我等待著上海合唱團到學校來物色演員,等待著上海音樂學院到學校來招生。我連續好幾次做夢,夢見……
⑨我從初二等到初三,等了一個學期又一個學期,并且還幾次三番轉彎抹角地去老師那里探聽招生消息,結果都以失望告終:這兩年里,無論是上海合唱團,還是上海音樂學院,都沒有人到學校來過。一直等到初三畢業,我才不得不帶著遺憾離開了母校,開始了另一種生活……
21.如果將第①段畫線句改為“不會有人到樹上唱歌的”,兩者相比,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請說說理由。
(4分)
22.本文以“我想當個歌唱家”為線索,請概括故事主要情節。(6分)
(1) 。
(2) 。
(3) 。
(4)因為“我”感覺唱歌水平已提高,所以在等待中期待夢想實現。
23.第⑥段畫線句運用 修辭方法,其表達效果是 (3分)
24.第⑦段加點字“獨特”在文中的具體含義是 (3分)
25.對本文主旨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即使夢想不能實現也不需氣餒。
B.人應該有夢想并努力為之奮斗。
C.年少經歷現在回憶起來感覺幼稚。
D.夢想的實現僅靠自身努力是不夠的。
26.文中第⑧段“我夢見”什么呢?請你運用合適的人物描寫方法進行續寫,80字左右。(8分)
三、寫作(60分)
27.題目:這一刻,永記心頭
要求:(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漏個人相關信息。
(3)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