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年語文中考試題(2)
北京市2016年語文中考試題答案
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 (5)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以上每小題,錯、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該小題分值為止)
2.C、D
3.遷徙 精彩
4.參考示例:(就像)泉水,(并不是要非要到達)哪個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5.參考示例一:長大了,才知道瑣碎的童年趣事彌足珍貴,才知道當年不勝其煩的父母嘮叨價值連城,才知道歷經起伏跌宕才能夠抵達事業的巔峰。參考示例二:抵達目的地已是傍晚,他們不顧旅途的勞累,立即來到海邊欣賞落日。沐著落日的余暉,聽著海浪的歡歌,遠離都市的喧囂,他們體驗到一種彌足珍貴的生命愉悅。
6.參考示例一:了解家鄉自然環境,感受家鄉民風民俗,探尋家鄉歷史文化,這就是——一名文學青年參加“母親河溯源”活動的心愿。參考示例二:我是青龍河畔一棵小樹,渴望把根須深深地扎進家鄉豐饒的土地,汲取家鄉的文化乳汁。請允許我參加“母親河溯源”活動吧!
7.參考示例一:追溯青龍源頭活水,探尋家鄉歷史文化。示例二:尋根溯源了解青龍,奮發圖強報效家鄉。
8.示例:(1)建議這次活動多走訪青龍河沿岸歷史悠久的村落,注意收集整理瀕于失散的歷史資料。(2)建議將這次考察采訪的材料整理出版,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鄉,熱愛家鄉。
9.靠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么樣呢?
10.雜然相許 獻疑 跳往助之 笑而止之
11.不畏艱難,堅持不懈
12.第②段列舉了兩個事例:普陀山上做法事的小和尚并不真信佛教,只是將皈依佛門作為計謀生手段;而船上謙讓有禮、與人無爭的小和尚則虔誠信佛,能深刻領悟佛理和人生。兩人同為佛教徒,但前者無信仰,后者有信仰,形成鮮明對比,有力證明了宗教和信仰“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
13.真正看重信仰的人(決不盲目相信某一種流行的宗教或別的什么思想,而是)通過獨立思考來尋求和確立自己的信仰。
14.有真誠的態度,是確立信仰的前提。一個人只有對信仰有了真誠的態度,真正認真對待信仰問題,誠實審視心中追求的信仰,才會孜孜不倦去尋求信仰,才會找到真正的信仰,并且才能逐步明晰自己信仰的思想形態。
15.拿他取樂 有點不安 深感內疚 親密快樂
16.第④段中極力渲染“我”在游戲中的迅猛威風,一是與歪兒的疲于奔命形成對比,突出了“我”和伙伴們對歪兒的欺負;二是為下文寫我們對歪兒態度的轉變做鋪墊。
17.示例:聽得出來,沒有長鐵罐兒,大家玩得沒那么起勁了。真想下去同伙伴們一起玩,可媽媽不許呢。不管怎樣,還是悄悄把罐兒扔下去,讓他們玩得開心點吧。
18.伙伴們的體貼與幫助,讓歪兒不僅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還體驗到了友情、關愛和尊重帶來的溫暖,這使他的心靈充滿了陽光,從而點亮了他的眼睛。
19.水滸(傳) 施耐庵
20.陸虞侯受高太尉指使,設計讓林沖去看守草料場,然后趁夜里放火,要害林沖性命。哪知林沖因居住的草房被雪壓塌,躲到附近破山神廟過夜,不僅沒被燒死,還聽到了陸虞侯等人談起如何設計陷害他,不由怒火中燒,殺了陸虞侯等人。(起因、經過、結果各1分,語言欠通順連貫扣1分)
21.B段文字突出了魯智深俠肝義膽、粗中有細的性格特點。知道林沖被陷害,魯智深便想方設法進行營救,得知林沖流放滄州,更是一路相隨,在危急關頭救了林沖,這一義舉充分顯示了他的俠肝義膽。他一路上細心觀察,耐心等候時機,不是在客店中魯莽行事,而是選擇在僻靜的野豬林果斷出手,這又充分顯示了他粗中有細的一面。(準確指出性格特點1分,結合具體內容分析2分)
22.作文評分標準略
附加題:
1.(1)稱贊,贊許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強者綏之以德 | 弱者撫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錯、漏、多1處均扣1分,扣完該小題分值為止)
3.第一次問元方父親在太丘為官時是如何贏得稱贊的,第二次是問自己和元方父親究竟誰效法誰。
4.借周公和孔子沒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親并不存在誰效法誰的問題,既尊重了袁公,又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顧全了雙方的面子。
參考譯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有一次去拜會袁公(紹)。袁公問:“令尊在太丘縣認職時,遠近的人都稱贊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說:“家父在太丘時,對強者用恩德來安撫他,對弱者用仁慈去體恤他,放手讓他們安居樂業,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越來越敬重。”袁公說:“我從前曾當過鄴縣縣令,正是這樣做的。不知是你的父親效仿我,還是我效法你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兩個不同的時代,雖然相隔遙遠,但他們的做法卻是如出一轍,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看過“北京市2016年語文中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