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試題(2)
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試題答案
1.髓 醇 愜 嗤(每字1分,共4分) 2.B (2分) 3.B(2分)
4.略
5.名著閱讀。(6分)
(1)英國 斯威夫特
(2)小人國海軍大臣擬定的文件中對國王的描述。
(3)諷刺了官僚的阿諛奉承的丑態以及英國的狂妄自大和侵略擴張的野心。
6. ⑴①終南山地勢高,因為山北陽光照射不到,加上山頂氣溫較低,所以有“余雪浮云端”。 ②化雪時,會吸熱,氣溫就會降低,到了晚上氣溫會更低。
(2)如:秦嶺終南山——最美世界地質公園。 終南山,終南山,古往今來美名傳 !
二、閱讀理解(共60分)
(一)7.①山銜落日浸寒漪。(答一二兩句也給分)
②“橫”字表明牧童不是規矩地騎,而是隨意橫坐在牛背上,形象地表現了牧童的調皮可愛(天真活潑、淳樸無邪)。
③抒發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或:表達了詩人對悠然寧靜的鄉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8.(1)①完備 ②每天 ③沒有什么 ④已經
(2)B
9.是時/范文正/領浙西
10.(1)這一年兩浙只有杭州安定,百姓不流離失所,都是范仲淹的恩惠呀。
(2)略
11.我認為范仲淹的做法是對的:(1)大興土木是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2)以工代賑,讓百姓不流離失所,并且自食其力,從而使社會安定。
(三)12.用這個事例,來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引起下文,引出說明對象。
13.⑴這個句子不僅使用了舉例子,還使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轉基因作物具有抗蟲害、生產成本低的優點。
⑵不能去掉。“可能” 一詞表明未經科學證實的不確定性,如果去掉就變成肯定語氣,與事實不符,這個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4.利:1.大大縮短了傳統育種所耗費的時間。2.可培育出具有各種優點的作物新品種。(2分)弊:1.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2.可能影響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持續利用。(2分)
(四)15.調節幸福的心理感受,至關重要。或(感知幸福的過程,是可以調節的)
16.不能,兩個例子各是從富人和窮人兩個不同層面來證明“各層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這個觀點。
17.開篇引用莫言的例子引出議論的話題---幸福是什么,再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幸福感的內涵---幸福感是滲透各層面的綜合要求,最后得出結論---如何獲得幸福感。
(五)18.(4分)c沙尼克為了音樂,犧牲自己,保全馬斯特
d馬斯特幸存,在音樂會上以獨特的方式紀念沙尼克
19.(6分)(1)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音符化為交錯的玫瑰藤和美麗的花,形象地傳達出了兩人配合的默契、心靈的共振以及琴聲的美妙,表現作者對兩人純潔深刻友誼的贊美。
(2)演奏方式特殊,不用小提琴拉,而是用當年在集中營和沙尼克使用的方式,兩臂懸空,在空中演奏;意義特殊:用這種方式表達對難友和兄弟沙尼克的深切懷念。
20.(4分)沙尼克是一個勇敢,樂觀,富有獻身精神的小提琴愛好者。雖然被關在集中營,沒有琴和琴弓,但他從未停止“拉”小提琴,在危急關頭,為了音樂甘愿替馬斯特犧牲。意思對即可,一定要聯系具體內容。
21.(6分)都用了神態、動作描寫。本文是為了表達對難友和兄弟沙尼克的深切懷念,突出沙尼克為了音樂(和友情)而獻身的精神(深化中心)。鏈接材料表現韓麥爾先生內心深處因國土淪喪而產生的巨大痛苦,表達了這位愛國者對自己民族的無比熱愛和對祖國語言的眷戀。
三、作文(60分)略
看過“九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