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豐臺期末語文初三試題
2016豐臺期末語文初三試題
一、基礎與積累(28分)
1、根據課文默寫古詩文(10分)
(1)雞聲茅店月, 。(溫庭筠《商山早行》)
(2) ,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范仲淹《漁家傲 秋思》)
(3) ,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4)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直抒胸臆,抒發(fā)作者渴望殺敵報國,充滿意氣昂揚的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
(5)把李清照的《武陵春》默寫完整。
, 。 , 。
, 。 , 。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2、下列各組中,加點詞語意思不同的兩項是( )( )(4分)
A、誠宜開張圣聽 / 事不宜遲
B、眾妙畢備 / 前人之述備矣
C、此誠不可與爭鋒 /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D、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 香遠益清,亭亭玉立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至5題
生命也不完全是為了抵達,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達某一個季節(jié)才算實現價值。就像 ,并不是非要到達 。因為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總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為了經歷,就像候鳥,不停地qiān xǐ( )就是為了經歷季節(jié)和風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動就是為了經歷交匯和起伏。盡管具體的經歷總是顯得那樣瑣碎、那樣平凡、那樣漫長又那樣的不勝其煩,但是恰恰是它們構成了一個個真實的jīng cǎi ( )的人生,這才是生命最彌足珍貴的狀態(tài)。
3、根據拼音寫出文段括號處應填入的詞語(2分)
qiān xǐ( ) jīng cǎi( )
4、聯系上下文,仿照劃線的句子在橫線處補充恰當的語句(2分)
就像 ,并不是非要到達 。
5、使用下面的詞語另寫一段連貫的話,至少用上其中三個。(3分)
抵達 起伏 瑣碎 不勝其煩 彌足珍貴
答: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6—8題。
青春如花似火,燦爛熱烈,是我們人生交響樂的序曲。青春讓我們充滿熱情,充滿朝氣,充滿希望,請跟我來,我們一起登上青春的車,欣賞那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初三(1)班舉行“青春隨想”的主題活動,請你完成下邊項目。
6、請介紹古今中外你最崇拜的青年名人,并簡要敘述他們的事跡。(2分)
答:
7、請為這次活動設計一條主題語。(要用兩個句式大致整齊的句子)(2分)
答:
8、如果你是主持人請你為這次活動設計一個總結性的發(fā)言。(3分)
二、閱讀(42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第9-21題。
(一)(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諸葛亮《出師表》)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10、根據本文內容,選用文中恰當的語句填空。(2分)
諸葛亮非常感激劉備在他“躬耕于南陽”,就“ ”。為報知遇之恩,諸葛亮在“后值傾覆”時“ ”。由于諸葛亮做事謹慎,所以劉備在駕崩時“ ”。劉備和蜀國的崛起與諸葛亮息息相關。
11、《出師表》以情意切切使其文學價值厚重。請你仔細體會,談談全文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11分)
①我常想讀書人是世間的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閱讀機會或不能閱讀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們的喪失是不可補償的。世間有諸多的不平等,如財富的不平等,權力的不平等,而閱讀能力的有無卻體現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個人的一生,只能經歷自己擁有的那一份欣悅,那一份苦難,也許再加上他耳聞目睹的周圍人的經歷和經驗,然而,人們通過閱讀,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這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間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閱讀不僅使他多識了草木蟲魚之名,而且可以上溯遠古下及未來,飽覽存在的與非存在的一切。
③更為重要的是,讀書加惠于人們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廣,而且還在于精神的感化與陶冶。人們從讀書學做人,從那些往哲先賢以及當代才俊的著述中學得他們的人格。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史記》學得嚴肅的歷史精神,從《正氣歌》學得做人的原則,從馬克思學得入世的激情,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zhí)著。歌德的詩句刻寫著睿智的人生,拜倫的詩句呼喚著奮斗的熱情。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機會擁有超乎個人生命體驗的幸運人。
④一個人一旦與書本結緣,極大的可能是注定了與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聯系。說“極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讀書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詐者;況且,并非凡書皆好,在流傳的書籍中,并非全是勸善之作,也有無價值的甚而起負面效果的。但我們所指的書,是以其優(yōu)良品質得以流傳的一類,這類書對人的影響總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讀書幸福,是從喜愛文學書的親身感受而發(fā)。一旦與此種嗜好結緣,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對暴力的厭惡和對弱者的同情,使人心靈純凈而富正義感,人往往變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愛、或溫情、或抗爭,大抵總引導人從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著人間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就是說,讀書使人向善。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這就是說,讀書使人避惡。
⑤所以,我說,讀書人是幸福人。
12.第①段第一句話中“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指的是 世界。作者認為失去閱讀機會或不能閱讀的人是不幸的,這是因為
13.第③段中作者列舉了一系列事例所論證的觀點是
第④段末尾引用的笛卡爾和雨果的話屬于 論據,這兩句話所論證的觀點是 。
14.根據全文內容,具體說說為什么讀書人是幸福人?
答:
(二)別踩疼了雪(15分)
1我和女兒在焦急地等待著一場雪的降臨。
2雪,只在女兒的童話和夢境里飄過。我一直這樣認為:沒有觸摸過雪花的女孩,永遠做不了高貴的公主。我領她到雪的故鄉(xiāng)來,就是要讓她看看雪是怎樣把人間裝扮成宮殿,把人裝扮成天使的。
3帶女兒來北方,就是為了讓她看雪,因為我無法為她描述雪的樣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見到它。
4雪開始零星地飄起來,我和女兒激動得手舞足蹈!
5它多美啊,輕盈、飄逸、純潔,讓人愛不釋手,讓人目不暇接。
6女兒伸開手掌。但她馬上發(fā)現,我們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無法承受我們的愛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會兒,轉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7女兒并沒有收攏她的手掌,她依然執(zhí)著地積攢著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漸漸大了些,女兒小心翼翼地捧著她的雪花,她說要把它帶回去,在媽媽的墳墓旁邊堆一個大大的雪人。
8女兒的話觸動了我。原來,女兒一直嚷著要來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還是為了她的媽媽。
9我不忍提醒她,我們永遠也無法將雪花運到南方去。我總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純潔的一片雪地,在他們心靈上經過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臟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們的夢想。
10女兒沒有見過她的媽媽,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媽媽便因為難產離開了我們。仿佛一切都有預感一樣,在妻子的日記里,我看到了她寫給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說,即使有一天她離開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會圍繞在孩子的身邊,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縷吻著孩子臉頰的陽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樹底下的陰涼,秋天她就會變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時候她就會變成雪花……
11每當女兒問我她的媽媽在哪里的時候,我就會對她說,你媽媽離開這個世界了,但她愛我們。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綠陰,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這些都是你媽媽變的,她一刻都沒有離開我們。女兒記住了我的話。在春天,總是太陽剛一露頭就醒了,她說媽媽在喚她起床呢;在夏天,她總是習慣把書桌搬到那棵大樹底下去做作業(yè);在秋天,她總是趴在窗臺上,托腮凝望天
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顆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懷念著母親。
12可是冬天,她找不到與母親的聯系了,因為南方沒有雪。
13這就是她要來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4雪花在天空舞蹈!天空陰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瑩得仿佛是天空。
15夜晚再黑,也壓不過雪的白。第二天清晨,女兒輕輕推開門,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腳印。她對我說:“爸爸,順著我的腳印走,別踩疼了雪。”
16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潔白的,包括人類的心靈。
15、閱讀全文,說出女兒要來北方看雪的原因。
答:
16、第7段加橫線的句子在文章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答:
17、揣摩第9段加點的詞,說說它的表達效果?
答:
18、第15段的劃線句有什么深刻含義?
答:
19、文中第10段有媽媽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親給孩子留下了短信。這位母親雙膝跪地,雙手撐地,用脊梁為她三四個月的孩子擋住了垮塌的房屋。在離世前她用手機給孩子留下短信:“親愛的寶貝,如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讀了這兩位母親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請聯系實際作答。(50字左右)
答:
(四)(8分)
少時,一托盤托上樓來,一樽藍橋風月美酒,擺下菜蔬時新果品按酒;列幾盤肥羊,嫩,釀鵝,精肉,盡使朱紅盤碟。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這般整齊肴饌,齊楚器皿,端的是好個江州!我雖是犯罪遠流到此,卻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雖有幾座名山名跡,卻無此等景致。”獨自一個,一杯兩盞,倚欄暢飲,不覺沈醉;猛然驀上心來,思想道:“我生在山東,長在鄆城,
學吏出身,結識了多少江湖好漢;雖留得一個虛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倒被文了雙頰,配來在這里!我家鄉(xiāng)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見!”不覺酒涌上來,潛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詞,便喚酒保,索借筆硯來,起身觀玩,見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題詠。宋江尋思道:“何不就書于此?倘若他日身榮,再來經過,重一番,以記歲月,想今日之苦。”乘著酒興,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去那白粉壁上便寫道:
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報冤仇,血染潯陽江口!
宋江寫罷,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飲了數杯酒,不覺歡喜,自狂蕩起來,手舞足蹈,又起筆來,去那西江月后再寫下四句詩,道是: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吁。
他時若遂凌云志,敢來黃巢不丈夫!
宋江寫罷詩,又去后面大書五字道:“鄆城宋江作。”寫罷,擲筆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飲數杯酒,不覺沈醉,力不勝酒;便喚酒保計算了,取些銀子算還,多的都賞了酒保,拂袖下樓來,踉踉蹌蹌,取路回營里來。開了房門,便倒在床上,一覺直睡到五更。酒醒時全然不記得昨日在潯陽江樓上題詩一節(jié)
20、宋江的這一詩一詞都是借以詠志之作。從他的詩詞的內容透露出宋江的哪些情況?請結合內容作合理的分析。(3分)
答:
21、宋江為什么會被刺到江州?潯陽樓事件后宋江的遭遇又是如何?請結合整部作品的內容作介紹。(5分)
答:
三、作文(50分)
22、根據下面要求作文。
題目: 令我
要求:(1)把題補充完整。如“他(她)令我感動”“那一刻令我難忘”等等;
(2)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記敘文;
(3)文中不要出現真實姓名和學校名,寫作時如出現姓名或學校名一律用符號或英文字母代替。
附加題(10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問題
竊槽
客有好佛者,每與人論道理,必有其說駕之,欣欣然自以為有獨得焉。郁離子謂之曰:“昔者魯人不能酒唯中山之人善釀千日之酒魯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魯酒漬之,謂人曰“中山之酒也。”魯人飲之皆以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來,聞有酒,索而飲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之,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竊其糟也。
[注釋]1道理:指宋元道學、理學。2駕:駕馭、統攝。 3方:酒方。 4仕:做官。
1、下面一句話沒有標點符號,請用“ / ”標示出需要加標點符號的位置。(3分)
昔 者 魯 人 不 能 酒 唯 中 山 之 人 善 釀 千 日 之 酒 魯 人 求 其 方 弗 得。
2、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2分)
A、主酒家(主持,掌管) B、以魯酒漬之(浸泡)
C、索而飲之(索取) D、今子以佛夸之(夸獎)
3、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的意思。(2分)
欣欣然自以為有獨得焉。
4、本文諷刺了什么樣的人?(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