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誠信的人教學設計 做誠信的人說課稿
《誠信是金》教學設計
《做誠信的人》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十課第二框的內容。本框有兩目,第一目是誠信守則,第二目是誠信的智慧。誠信守則是誠實守信的前提,誠信的智慧是誠實守信的升華。前面三個單元主要講述與父母、老師、同學以及文化、網絡交往等,第四單元重在探索交往的藝術與品德。本課內容不僅是交往的品德與藝術問題,它還涉及如何做人的根本問題。
二、學情分析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但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一些中學生身上存有不講誠信的現象和行為,而且有蔓延之勢。因此全社會大力弘揚公民基本道德建設,加強誠信教育甚為重要。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增強對他人、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為人處世態度和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大力弘揚中華誠信美德。
2.能力目標
發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為人處世、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導學生踐約守信,誠實做人。
3.知識目標
了解誠信守則的要求,懂得誠信的核心是善良。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誠信的守則,是本課的重點。
2.難點:講誠信要與具體的情境結合起來,是本課的難點。
五、教法和學法
1.教法:問題教學法、情景教學法。
2.學法:情感體驗法、分組討論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1.出示有關誠信的名言。
2.提出問題:這些名人名言對我們共同的警示是什么?
學生閱讀名言,談感受: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3.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去做一名誠實守信的人吧!
4.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名言的誦讀,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從而產生對做誠信人的渴望,從而引出課題。
(二)新課講授
活動一:購物小調查
教師調查學生日常生活中幫父母購物的情況,并交流以下問題:
1.購物時,是經常去一家買,還是買一次換一個地方?
2.為什么經常去那一家買?說明理由。
3.在什么情況下,你會去一次,下一次就不再選擇這家商店了?
4.由此看來,商家要想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前提條件是什么?
學生接受調查,并結合自己購物時的親身經歷去思考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與問題的創設,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體驗。使學生認識到堅持誠實,就會贏得信任。誠實是獲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礎永遠是誠實。從而解決重點問題。
活動二:淘寶“心”手創業記
創業記一:開業第一年
(1)課件出示劉大明和劉小明兄弟倆網店顧客的評價詳情。
(2)思考:從“愛心級”發展到“鉆石級”的原因有哪些?學生獨立思考,結合自己的認識完成任務并進行全班交流。
(3)得出結論:誠信守則——堅持實事求是。
創業記二:小明的煩惱
(1)出示情境:劉小明發現了劉大明把許多劣質巧克力混在正品當中,就勸大明說:“哥,你不能這么做,這是違法的,萬一顧客吃壞肚子怎么辦,而且也不是長久之計啊。”大明說:“我不這樣做,成本太高,利潤太低,何時才能賺到大錢!”小明陷入了矛盾之中。
(2)思考:小明的勸說體現了他陷入哪些矛盾之中?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樣做?為什么?學生小組討論,歸納整理,全班交流。
(3)得出結論:誠信守則的三點具體要求。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通過生活化的事例,使學生理解誠信守則。由此突出教學重點內容。
創業記三:小明的謊言
(1)出示情境:為了不使哥哥走上違法的道路,也不影響兄弟間的和睦,小明表面上答應大明把這批假貨發出去,暗地里瞞著哥哥截住假貨,從朋友小王那里借了錢購入正品補貨,并要求小王對借錢的事一定要保密,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小王答應了。看著網店生意蒸蒸日上,大明沾沾自喜,自以為投機取巧成功,知道內情的朋友小王很不是滋味,向大明透露了真相。大明聽后恍然大悟。
(2)思考:怎樣看待小明的謊言?怎樣看待小王透露隱私的做法?
(3)得出結論:誠信的智慧
當誠實和隱私發生沖突時,要結合具體情境,堅持原則,權衡利弊,按實際情況妥善處理;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善意的謊言并不違背誠信的道德。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將小明和小王置身于保護隱私和堅持誠信的兩難選擇中。這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又能檢驗學生的辯證分析能力,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活動三:實戰演練
1.出示情境,思考交流:你會怎么辦?學生體驗、感悟、交流自己的做法,做出自己的選擇。
(1)來到教室,數學課代表正在收作業,可是我還有幾道題做不到,同桌的作業本就在旁邊……
(2)我和小劍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近期小劍常在網吧上網打游戲并要求我為他保密,當老師找我問起小劍的情況……
(3)課間操到了,我實在不愿去做操,想起上周有位同學就是假裝肚子疼騙過了老師……
(4)我偶然得知做生意的表哥有嚴重的偷稅行為,我會……
(5)如果醫生告訴我,我的一位朋友得了絕癥,我會……
2.總結歸納得出:誠信的核心是善良,“善意的謊言”不是出于個人私利,恰恰是在維護對方的利益。從根本上說,“善意的謊言”并不違背誠信的道德。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強烈的誠信意識,理解誠信的核心。
活動四:書寫誠信宣言
1.播放視頻:(17歲的學生徐礪寒在放學路上無意撞壞寶馬車的后視鏡,車主不在,因趕著上課,只好留下聯系紙條欲賠償。)
2.教師引導:我們倡導誠信,不是停留在口號上的道德抒情,而是需要一種積極而具體的行動。現在,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書寫下自己的誠信感言(學生在教師下發的誠信宣言紙上書寫)。
3.全班交流,并粘貼在“心”形板上,大家共勉。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情境創設及師生交流,讓學生產生對誠信之人的崇敬之情,激發起學生的道德升華,為自己能成為一個誠信的人而感到自豪。使道德學習成為學生自我成長的需要。
(三)歸納梳理
板書歸納,對本課內容進行知識小結,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知識點。使學生形成對本節課知識的整體認識,理清知識脈絡,達成學習目標。
(四)布置作業,結束本課。
1.布置作業:做一個誠信的人,這既是今天的作業,也是我們一生要完成的作業!
2.結束語:誠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誠信的要求是確定的,但做到誠信的具體條件又是非常復雜的。只要大家抱著一顆善良之心對待他人,我們一定會成為誠信的人。(在背景音樂聲中結束這節課。)
《誠信是金》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出處:《做誠信的人》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課《誠信做人到永遠》第二課時的內容。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學期的教材,主要是在引導學生如何正確與人交往。本課內容就是前面內容的概括和延伸,是把交往合理地提升為交往品德與藝術,解決了如何做誠信的人的問題。
3、教學目標:
古今中外社會道德的失落、迷茫,以致弄虛作假的現象,一直以各種形式存在。初中生看問題不全面,很容易被不良現象所迷惑,而誤入歧路。面對很難把握的兩難選擇,學生往往不知所措,加強誠信教育成為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知識目標:
⑴知道誠信守則的具體要求。
⑵理解誠信與謊言隱私的關系
第二、能力目標:
培養遵循誠信守則和對兩難問題分辨是非的實踐能力。
第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以誠信的道德作為為人處世的準則。
4、教學重點、難點
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應該是:誠信的基本守則,因為它是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最基本的要求。難點是:誠信需要智慧,因為它是初中生感到最困惑的問題,我采用情景活動探究法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說教法
1、教學方法:新聞導入法—→情境表演法、合作探討研究法、談話法—→升華式結尾法。
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利用各種資源,借助CAI課件,把課本中的靜態圖文,變為簡單易看的對話或動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通過“演”、“辯”、“說”、“評”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尋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與人交往品德和藝術。
2、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參與表演,創設如臨其境的視覺環境,動靜結合,糾錯交叉,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優化教學效果。
三、說學法
總體思路:細心觀察—→參與表演、辯論、評議—→發現問題—→感悟問題—→解決問題。
我上這課時充分利用初中生單純、好動、渴望表現自己等特點,在課堂上學生通過演、辯、說、評的活動,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合作自主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樹立起正確的與人交流品德和藝術。
四、說教學過程
總體思路:新聞圖片展播(激趣引入)—→創設情景,觀看動畫,評議是非、辯論兩難,尋求解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難)—→情感共鳴,思想升華(畫龍點睛作用)—→信息反饋,拓展延伸(檢查學習效果)。
(一)圖片播放——導入新課(2分鐘)
我用學生熟悉的行業宣誓圖片,導入新課,選用這些圖片,起到了直入本課主題的作用,烘托了講誠信的課堂氣氛。
(二)看動畫,懂誠信。4分鐘)
播放動畫短片:“曾子殺豬”故事。引導學生:只有 ,才能贏得 。
(三)情境活動、討論探究、師生交流(27分鐘)
人在什么時候最容易背棄誠信?不外乎就是在金錢、情感、權利等方面了。所以我利用熱點話題和生活實例,做成課件,組織學生進行分析評議,突破教學重點,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覺遵守誠信守則。
1、看一看,議一議(4分鐘)
(1)課件出示“小童賣瓜”
(2)學習小組合作議論小童的言行。
(3)引導學生感悟誠信守則(一):實事求是
2、演一演,評一評(12分鐘)
(1)出示“汽車維修店”、 “鐵柱告發表哥”案例,組織學生表演。
(2)展示“三鹿奶粉”案例圖片資料
(3)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評議:誰對誰錯,為什么?
(4)師生合作領悟:誠信守則(二、三、四)
創造一個適合學生主體性發揮的教學環境,需要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辯論,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所以在教學時,我利用生活中的資源和課件,組織學生掌握誠信的智慧,采用了“辯一辯”這個環節來突破本節課的第一個教學難點。
3、辯一辯(6分鐘)
(1)出示課件:根據課本P121內容改編的“誠信讓我為難”對話
(2)出示辯論內容:
面對老師和小兵詢問有關小奎的情況時,小建該怎么做?為什么?
(3)師生體會:如何正確處理“誠實與隱私”
說謊本來是不光榮的事情,但是在我們生活中,又往往會出現一些必須說謊的情景,這對于初二學生來說,他們就有些不理解了。所以我采用了“說一說”這個環節來完成師生交流,突破“誠實與說謊”這個難點。
4、說一說(4分鐘)
(1)課件投放:課本P123的“醫生與患者”的情景對話
(2)師生交流:醫生是否該隱瞞病情?為什么?。
(3)師生共同感悟:在特定交往情境中,如何正確處理“誠實與謊言”。
(四)情感共鳴,思想升華(3分鐘)
面對誠信問題的復雜情況,在學生心目中,必須要有個度。要讓學生通過學習,明白究竟怎樣才能做到誠信,所以應引導學生回顧知識要點,產生情感共鳴。
1、反饋信息:誠實贏得信任—→誠實遵循守則—→誠實要有智慧
2、思想升華:與人為善,出以公心,永不自欺,就能做個誠實的人。
(五)鞏固強化、拓展延伸(5分鐘)
為了強化知識,培養思維能力和高尚道德品質,我有針對性地把課本中的問題留下來檢查學習效果。并布置課外作業,把課本知識近一步延伸出去。
1、對課本P119頁的3個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2、選擇課本P122頁中提供的鑒別句子
3、請聯系你現實生活或將來希望從事的事業,圍繞“誠信”設計一條宣傳語。
看了“誠信是金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