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友結伴同行教學設計
《師友結伴同行》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
知道人際交往中受歡迎的品質和不受歡迎的品質;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閉鎖現象及其危害;能夠說出交友的基本原則;知道男性與女性在心理發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異。了解教師工作的基本特點;知道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內涵;能夠說出與教師交往與溝通的基本準則。
2、能力目標
能夠繪制自己的人際樹輪圖,并能據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能夠用自己的話概括什么是友誼,能夠對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法;能夠運用友誼原則指導自己與同學的交往,能夠恰當地解決自己的交友困惑與沖突,能夠做出負責任的選擇;能夠辨別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和早戀,能夠運用理智調控與異性同學交往中的情感問題,能夠有分寸地與異性同學交往。能夠正確地評價教師在學生知識學習和人格成長中的作用;能夠通過恰當的方法表達對教師的感情;能夠運用認知轉換的方法解釋師生交往的不同行為;能夠運用角色互換的方法理解師生交往中的矛盾沖突,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能夠遵循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教師交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愿意和同學交往,不封閉自我;在同學交往中,尊重他人,寬容誠信,追求友誼,但不失原則;接受自己的人際關系現狀,愿意改變自己,主動悅納他人,培養開朗活潑的性格;愿意與異性同學交往,尊重異性同學;正確認識并接受青春期開始出現的對異性的愛慕的情感,愿意反思并正確把握情感問題;選擇并初步形成有關友誼的正確的價值觀;愿意與教師交往,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認同教師職業所蘊涵的價值取向,例如奉獻、敬業、愛;主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尊敬教師,理解教師,體諒教師;認同新型師生關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價值取向,積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開放自我,積極交往”態度的重要性及受人歡迎的品質。
男女同學之間怎樣正常、健康的交往。樹立起師生交往新的觀念。
2、教學難點
理解真正的友誼,交友原則
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學會理解和有效的溝通。
五、本單元安排的依據
(1)學生面臨的問題--學情
A、本課的主題是同伴交往,在同伴交往中,初中生面臨著兩個最緊迫的問題。一是圍繞什么是真正的友誼而產生的找尋朋友的需要與困惑,二是圍繞如何與異性同學交往而產生的性別角色認同和情感需要及困惑。前者反映的是朋友問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學生友誼觀的成長;后者反映的是男女生的交往問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學生性別意識的形成以及青春期的情感發展。
B、當前初中學生在與教師的人際交往中,面臨著兩個問題或兩個轉型。第一,時代價值觀的轉型。傳統的教師觀和學生觀正在向現代教師觀和學生觀轉變,教與學的關系也在轉變,建立在傳統的等級秩序意義上的以師道尊嚴為核心的師生交往觀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交往觀所取代。價值觀的現代轉型對學生如何與教師交往影響巨大。師生交往觀反映的實質上是社會主流價值觀。本課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以現代師生關系為基本立足點,同時兼顧傳統師生觀的合理成分,以期疏解學生在此問題上的緊張。第二,個體心理發展的轉型。初中生正在經歷從對長輩(包括教師)的依附到人格獨立的轉變,從主要是“向師性”到主要是“獨立性”的轉變,既迫切渴望與教師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師生關系,又難以擺脫對教師的遵從甚至害怕的心理,因此,如何有效地與教師進行溝通是初中學生面臨的非常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本課的第二框主要是試圖從觀念和溝通技巧兩個方面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
(2)課標的具體要求
本單元所依據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之“交往與溝通”。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1.2了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現象及其危害,積極與同學、朋友交往,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1.3正確認識異性同學之間的情感、交往與友誼,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與異性交往”。第三課課所編排的兩個框分別對應于上述兩個內容標準; “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善于與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 “了解教師的工作特點,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其中,第四課第一框主要是了解教師的工作特點及增進與教師的感情;第二框主要是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與批評。
板書設計
了解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
我的人際圈子 受歡迎人的共同特點
青春期閉鎖的危害及積極交往的意義
同學朋友
真正的朋友
與友同行 如何建立、保持和增進友誼
交友的原則
異性交往的意義
讓我們蕩起雙槳
正常、健康的異性交往
男生 女生
正視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問題
把握青春 把握情感
正確把握異性的情感
老師工作的特點
我給老師畫個像
老師對我們成長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什么)
我知我師 我愛我師 老師值得我們尊敬與熱愛(為什么)?
我愛我的老師
贊美我們的老師
傳統的師生關系--特點
師生交往新觀念
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 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基礎和特點
主動與老師溝通
共筑師生情感橋梁 與老師溝通的方法--有哪些?
與老師交往的禮儀--有哪些?
《師友結伴同行》知識點歸納
第三課 同儕攜手共進
1、人際交往的意義:
與學生積極交往,友誼之樹才能常青,自我開放,我們的性格會更加開朗,人生更加精彩。
2、一個受歡迎的人應有的品德:真誠、善良、負責任、熱情、友好、幽默等
3、如何認識友情?
朋友帶給我們溫暖、支持和力量,我們要珍惜友誼;對于友情,我們要慎重理智的把握,才能獲得更多的朋友,得到真正的友誼。
4、交友的原則:
(1)平等互惠,(2)寬容理解;(2)交友時不能以犧牲原則為代價維持所謂的友誼;(3)樂交諍友,善交益友。
5、青春期男女生交往
(1)為什么要與異性交往?
(2)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地交往?
①既要相互尊重,又要自重自愛;
②既要開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③既要主動熱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
6、青春期的情感
(1)認識:進入青春期以后,男女同學之間產生好感和愛慕之情,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麗的事。
(2)如何對待?
男女同學之間的情感,我們要謹慎對待,理智處理,學會選擇,學會承擔責任,學會保護自己。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
1、認識老師
(1)師生交往的重要性:
師生交往不僅影響我們 的學習質量,而且影響我們的身心發展。尊敬老師是我們應有的品德。
(2)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即使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老師的作用仍不可代替。
(3)老師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解除我們的煩惱和憂愁,老師在教我們知識的同時,也教我們學習的方法,激發我們學習的熱情,老師在我們成長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4)與老師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快樂地學習,更快地進步。
2、師生交往新觀念: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教學相長,老師是我們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我們的朋友。
3、主動溝通是師生交往的前提,溝通產生理解,理解產生信任。
4、與老師溝通的具體方法:
(1)從老師的角度看問題,學會換位思考;
(2)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原諒老師的錯誤,以恰當的方式指出老師的錯誤,不傷害老師;
(4)禮貌待師;
(5)注意場合;
(6)把握好分寸。
看了“師友結伴同行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