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教學設計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教學設計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增強報效祖國的責任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能力:培養與其他民族成員友好交往的能力。
知識:初步認識民族精神的內涵和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材料分析法、談話法
教學用具:投影、中國地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介紹2005年國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大陸其中的一項活動拜見皇帝陵的材料和圖片。
思考:他為什么要拜見皇帝陵?
學生討論得出:我們是炎黃子孫
請學生講:炎帝皇帝的故事,華夏的由來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有哪些心愿?
表表心愿:實現統一,民族團結,中華騰飛,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教師問:這些心愿都實現了嗎?
學生討論:在祖國統一方面,還存在著臺灣問題。
時事縱橫:學生談自己對臺灣問題的看法
設想:回歸的辦法。
民族團結方面:
得出:不能掉以輕心。
(教師注意補充內容,拓展時事)
解決的好辦法是實現祖國的富強,祖國在富強方面的情況,取得這些成績的原因?(教師指導學生看書)
學生討論:海外華僑的大力支援。
改革開放,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
教師引導:在祖國的危難之時,是什么精神激勵中國人民不斷努力,勇往直前?
出示圖片:虎門銷煙的圖片、鐵人王進喜的圖片、98年 抗洪圖片,奧運會圖片(學生感受民族精神的偉大)
學生得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成為我們奮斗的精神力量,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靈魂的傳統。
投影出示材料:一名中學生參加聯合國大會時,要求升起中國的國旗的材料。
思考:這位中學生為什么會被稱為“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給我們什么啟示?
得出:對外交往中,我們應該維護祖國的尊嚴,自己的言行應符合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我們應該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正確的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正真把愛國之志轉變成報國之行。
布置作業:為弘揚民族精神 ,你能做什么?
板書設計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一、炎黃子孫共同的心愿
實現統一,民族團結,中華騰飛
二、民族精神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教后札記:教學中運用大量的感性材料,配用學生搜集整合資料的能力,引導學生提醒自我教育和行為實踐的能力。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知識點歸納
1. 中華兒女是如何心系祖國的?
1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中華騰飛,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眾多海外華人共同的心聲。
2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海峽兩岸人們是骨肉兄弟。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3許多海外赤子心系祖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他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關注著祖國的建設和發展。
2. 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勤勞、勇敢、堅毅、智慧。
3. 為什么要熱愛祖國?(為什么要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什么是中華民族精神?
1熱愛祖國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和崇高品德。
2中華民族形成了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是繼承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
3祖國存在和發展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每個人對于自己的祖國都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自覺承擔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是我們每個人對祖國應盡的義務。
4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更需要我們不斷弘揚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4.青少年怎樣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1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要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看了“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