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卷題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卷題
魚qí ( ) 腳pǔ ( ) 高qiāo( ) 瘡jiē ( )
xiè任( ) kān察( ) kāi凈( ) 銹shí( )
pēng調( ) 晦 sè( ) shuò大( ) hàn衛( )
tuò液( ) 奶laò( ) 東shī 效pi?( ) ( )
二、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10分 )
斗拱( ) 腳臁( ) 媒妁( ) 進讒( )
湍急( ) 畸形( ) 孿生( ) 寶坻( )
機械( ) 勒緊( ) 古剎( ) 概率( )
干預( ) 赭色( ) 淚腺( ) 反芻( )
吝惜( ) 饒舌( ) 示瑕求疵( ) ( )
三、改正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 5分 )
A、癡心望想 絡繹不絕 雷歷風行 聞名遐邇( ) ( )
B、行云流水 欲擒故縱 五彩濱紛 星羅棋步( ) ( )
C、不屑置辨 心馳神往 怨天憂人 斗轉星移( ) ( )
D、如愿以償 倚山傍水 名負其實 惟妙惟肖( ) ( )
E、受益非淺 揚長避短 嘆為觀止 碗言謝絕( ) ( )
四、解釋下列劃線詞的含義:( 10分 )
1、不出席應景活動。( )
2、我們常會一以貫之看待某種問題。( )
3、他一副彬彬有禮的客氣樣子。( )
4、這件事很差強人意。( )
5、看起來與剃頭匠的活兒并無二致。( )
五、寫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達方式:( 5分 )
1、人類的手指十分靈敏,可以感覺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震動。( )
2、暗淡的燈光下,陡立的木梯依然昏暗。( )
3、但錢老本人卻心境平和,把金錢、地位看得比清水還淡。( )
4、他去測量了居維葉的帽子,拿著測量結果,他又去請教了巴黎最高潮知名的制帽匠,得知居維葉的腦袋并不比別人大太多。( )
5、這是何等高尚的人格,何等高潔的志趣啊!( )
六、寫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6分 )
1、世界上的左撇子占總人口的10%。 ( )
2、與類人猿相比,人類的大拇指相對來說是最為寬大的。( )
3、在科學的領域里,數字成了一種攻擊別人捍衛自己的武器。( )
4、世界上的物種不計其數,但一般分為五大類:原核生物細胞,真核生物細胞,真菌,植物和動物。 ( )
5、一個簡單的手的動作,例如短期一杯牛奶送到嘴邊,會使大腦皮層出現特別強烈的興奮,這一直是令神經學家不解之謎。( )
6、所謂寄生,就是吃別人,不勞動,不去捕食。( )
七、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 4分 )
1、我們生存的空間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垃圾場。( )
2、今年收成不好,地里僅長了幾顆糧食。( )
3、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為什么這樣大呢?( )
4、在人菌大戰中,細菌有自己的生存策略-----寄生。( )
八.文學常識填空。(6分)
(1)《人民科學家的精神風采》屬于_______(體裁),它謳歌了人民科學家錢學森的高尚情操,作者是錢學森的秘書_______。
(2)《我們這雙手》的作者是_______(國名)的當代作家恩里克·科佩里亞斯。
(3)《細菌的啟示》屬于_______(體裁),作者是北京大學的教授_______(人名)
(4)《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是由當代學者_______所著。《保修》的作者是______(國家)小說家______。
(5)《東施效顰活語詞》的作者是當代作家_______的一篇隨筆,他的主要作品有《 》 、《 》等。
(6)“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首懷古絕句歌詠了我國歷史上的一位名人,他是___ ____。
九.下列對課文的理解有誤的一組( )(3分)
A.《細菌的啟示》先詳細介紹細菌的性質特征,使我們充分認識細菌,這樣才能迎接細菌對人類的挑戰。
B.《保修》一文一方面揭露了商業欺詐,另一方面對受騙表達出了深深的同情。
C.《東施效顰活語詞》一文用具體的實例告訴我們一個詞語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義的演變。
D.《剃頭匠》一文通過追懷當年的剃頭匠表現作者對富有人情味的職業道德的呼喚。
十. 依照示例,給下列店鋪招牌寫解說詞。(4分)
例:青春攝影院——拍張照片吧!留下你的青春記錄。
(1)萬里鞋店——
(2)光明眼鏡行——
十一、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6—22題。(20分)
蘭 草
①小時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蘭”字作名,干嗎非用“蘭”作名呢?我產生了好奇心,去問父親。父親說,蘭是一種草,開的花特香,蘭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極強,逗人喜愛,因此人們愛用“蘭”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們像蘭草一樣嫻淑溫柔,美貌端莊,健康成長。父親的話我似懂非懂,但產生了想見蘭草的愿望。
②但家鄉沒有蘭草,后來,我上了初中、高中,來到縣城,那里也沒有蘭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們奉命來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鎮災區救災。行洪區的高處已經露出了水面。少數回歸的群眾,已在殘堤上搭起了臨時災棚,等侯著重建家園。為了迎接行洪區中小學生歸校,我們急于了解學校的受災情況。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學校:雄偉的教學大樓,整齊的教師宿舍。特別是校園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長年青翠,滿園秀色。而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所學校,除傷痕累累的教學大樓,依然倔強地挺立著,整座校園覆蓋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樹、廣玉蘭、女貞樹等,渾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們,早已杳無蹤跡。一片泥沼,滿目荒涼,看不到生命的跡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詛咒洪水的肆虐時,我眼前一亮,忽然發現遠處的淤泥堆上,像是誰散落了十分鮮嫩的四季蔥苗。遠遠望去,它們婀娜嬌艷,翠潤如玉。在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蔥苗!我不顧一切,從沒膝深的淤泥中?了過去,走近一看,其中竟還有兩朵三朵白色的小花。湊上去,一縷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聲叫喊起來:“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長告訴我們,這堆淤泥下是一個圓形的大花臺,周圍種的是一圈蘭草。淹水前這些蘭草葉長不過五寸。竟意想不到,它會在二個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斷地從與日懼增的淤泥中掙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鎖。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園一片死寂。獨有這蘭草、蘭花,帶著與洪水頑強拼搏后的疲勞與倦色,雖然減少了一些濃綠與濃香,卻顯得更鮮、更嫩、更加亮麗。我對這具有超強生命力的蘭草,不禁肅然起敬。[A]在溫柔舒適的花園中,蘭草恪守名份,嫻靜恬淡,默默奉獻,豐富人間香與美.從不張揚; [B]在荒山僻谷中.蘭草仍然生機勃勃,奮發向上,散發出縷縷清香,不為淪落深山而自棄;[C]在滄海橫流、洪水滔天的絕境中,蘭草 。
⑤我抬起頭來,遠遠望見守候在殘堤上的父老鄉親們,心潮起伏,思緒難平。在父老鄉親的身上,我看到了蘭草的秉性;在蘭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鄉親的希望。
16.聯系上下文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2分)
(1)詛咒:
(2)與日俱增:
17.這篇文章寫蘭草,著力表現了蘭草的特性。文中有兩個詞語表達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對蘭草的思想感情,這兩個詞語是: (小時候) ;
(救災時見了蘭草) 。(2分)
18.第③段中畫線部分寫樹和名花,這對表現蘭草起了什么作用? (3分)
19.“走近一看,其中竟還有兩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發現蘭花時怎樣的情感?(3分)
20.第④段里加點的詞“頑強拼搏”,本段中能具體表現這種精神的語句是什么?(3分)
21.第④段末有A、B、C三個分句,請你根據本段的內容,給C句的空缺處補寫短句,與A、B兩個分句構成排比。(3分)
在滄海橫流,洪水滔天的絕境中,蘭草。
22.“在父老鄉親的身上,我看到了蘭草的秉性;在蘭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鄉親的希望。”這句話對全文內容的表達起什么作用?你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4分)
三、寫作(4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自然中的萬物總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啟迪人類。衷情于自然的人,必有高雅的志趣:喜歡遨游大海的人,必然心胸開闊;喜歡攀登高山的人,必然志向高遠;喜愛松樹的人必定堅強不屈;衷情于玫瑰的人必定浪漫無比……
請以“我愛 ”為題目,寫一篇作文,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的。(先將題目補充完整)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卷題答案
1—15、略
16.①咒罵。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長。
17.想見(蘭草);肅然起敬。
18.聯系全文的主要內容,可知寫樹和名花對表現蘭草起了反襯或襯托的作用。
19.聯系上文的“滿目荒涼”,可以看出作者在乍見到蘭花時的驚喜、敬佩之情。
20.“不斷地從與日俱增的淤泥中掙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鎖”。
21.開放性試題,只要所寫的句子能表現蘭草的品性即可,不必苛求能否構成排比。原句僅供參考。
22.這句話的表達作用為:揭示(表現、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題等)。
含義理解要點為:兩者同樣具有超強的生命力,或頑強的拼搏精神;戰勝災害(困難),重建家園(美好生活)。
三、23.略
看過“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三次月考試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