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卷試題(2)
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卷試題答案
一、1、C2、D3、A4、C5、B
6.(1)明星做教授引熱議。
(2)示例:我贊同該大學的做法。雖然某明星沒有上過大學,但他有豐富的表演經驗,能為學生帶來幫助,當教授綽綽有余。(言之有理皆可)
7.(1)BE
(2)① 曾益其所不能 ② 其真無馬邪 ③ 雞聲茅店月
?、?秋色連波 ⑤ 問渠那得清如許 ⑥ 山是眉峰聚
(3)①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②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8.(1)在半路。(2)通“伸”,伸張。(3)使……勞累。(4)慢慢地。(5)壞、耽誤。
二、
9. A(鄙:眼光短淺。B.答應/表大約;C.把/因為;D.增加/愈加。)
10. 我本來是個平民,親自在南陽種地,只希望在亂世里茍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諸侯中揚名顯達。(“布衣”、“躬耕”、“茍全”、“聞達”各1分)
11. B(“南北已平定”表述不正確)
12.(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也指希望兄弟團圓,仕途平順。
(2)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照著屋里失眠的人。這句詩運用了擬人手法,暗示時間推移,同時借景抒情,抒發了詩人在遭貶之后難以入睡的思親之情,以及對自身命運的感慨。
13. B
14. C
15. D
16. 運用比喻和對比的手法,(1分)“甜美如蜜”一詞形象地表現了過去令人愉快、陶醉的閱讀感受;(1分)“戰斗”一詞,則寫出了現在難受、掙扎的閱讀感受。(1分)兩個詞語對比,說明了網絡閱讀帶來的不良影響,表達了“我”焦慮的心情。(1分)
17. 我贊同這個觀點。(1分)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數字時代的到來,網絡閱讀的發展導致我們深度閱讀的能力大大下降甚至消失,這是令人擔憂的(1分),而長篇小說、史詩等文學類型的傳承是離不開深度閱讀的,缺乏深度閱讀能力的后代將無法欣賞這一文學類型,更無法體會當中的價值,這必然不利于文化的傳承 (2分)。所以,我們應該培養深度閱讀的能力,提升文學素養,傳承和發揚這一文學類型(1分)。
18. 東京地鐵客:習慣喑啞、不流露哀喜、平靜堅韌、重視團隊
芝加哥地鐵客:堅守勢力范圍、崇尚自由、重視自我、不容侵犯
19. 運用了外貌、動作和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黑人婦女擠地鐵動作的魯莽和擠進車廂后的得意之情,與下文人們對她行為的不滿形成對比。
20. “不幸”是指當面對擁擠的地鐵欲上不得的時候,沒有人能幫你擠上地鐵。“幸事”是指北京地鐵的擁擠程度還未有日本嚴重,也指政府會通過更人道的主意解決交通擁擠問題。
21. 上等反應:運用反語,輕松幽默又委婉地提醒了踩腳者。語言得體,態度溫和,能有效地緩和氣氛,解決矛盾。
中等反應:運用夸張、反問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而又幽默地表達了被踩的不滿之請,“您”這一敬稱的運用,也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下等反應:運用感嘆句,表達出了被踩之后的強烈不滿,暗含諷刺、追責之意,容易激起對方的不滿情緒,不利于化解矛盾。
22. 體現了中華民族中庸平和,與人為善的精神實質。
示例一:贊賞,因為中庸平和講究團結和諧,既能讓人與人之間不會過于冷漠,又不會使人失去“獨立”的個性。中庸平和的精神實質還能讓日漸浮躁的我們學會溫良謙讓,共創和諧美好的社會。
示例二:不贊賞,因為中庸平和會使中華民族缺失了張揚的精神,讓我們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敢堅持自己的原則,只會盲目隨大流,使人變得圓滑處事、明哲保身、懦弱自私,也不利于培養個性化人才。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卷試題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看過“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卷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