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創新練習題
走進語文,感受名著文化的熏陶魅力,語文溫馨的人文關懷等著你。以下是有關初二語文上冊的創新復習題,歡迎大家參閱!
八年級上冊語文創新練習題
一、基礎整合(28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是( )(2分)
A.宮闕(què) 豢養(huàn) 霓裳(cháng) 膾炙人口(kuài)
B.折戟(jǐ) 招徠(lài) 躓目(zhì) 瞬息萬變(sùn)
C.淺鬣(liè) 綽號(chuō) 俶爾(chù) 弄巧成拙(zhuó)
D.掛罥(juàn) 砭骨(piān) 連袂(mèi) 風度翩翩(biā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不記其數 相濡以沫 談笑風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見拙 川流不息 見異思遷 申張正義
C.再接再厲 怨天尤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中流抵柱 故弄玄虛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面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成長中的少年,總會有一些揮之不去的煩惱;有煩惱并不奇怪,關鍵是要正確對待它。
B.韓國“歲月號”客輪沉沒部分“不聽話”學生獲救的現象,切忌不要當作教育學生的課例。
C.十月的河源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每到那個時候,游客紛至沓來,絡繹不絕。
D.自從學校開展法制教育以來,學生的自我保護有了很大的提高。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傳銷人員利用部分民眾渴望暴富的心理,到處拉攏幫手,招搖撞騙,其卑劣手段已經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
B.王山一邊在田里干活,一邊埋怨家人沒有給他良好的條件,可謂任勞任怨。
C.今天上午,同學們精神矍鑠地上了兩節生動活潑的語文課。
D.被譽為中國量子物理界“四劍客”之一的物理學家錢伯初學識淵博,虛懷若谷,貢獻卓著,深得業界人士及廣大師生的廣泛贊譽。
5.下列作者、作品、年代搭配不當的一項是( )(2分)
A.趙麗宏——《周莊水韻》——中國當代作家
B.譚士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當代作家
C.吳敬梓——《范進中舉》——清代小說家
D.蘇 軾——《小石潭記》——宋朝文學家
6.按下列要求默寫古詩文句。(每空1分,共12分)
⑴寫出古詩的上句或下句:足蒸暑土氣, 。
濁酒一杯家萬里, 。
⑵寫出古詩的上句或下句: ,柳暗花明又一村。
,自將磨洗認前朝。
⑶在我國古代詩歌創作中,愛國主義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如,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以“ , ”展示了以身獻國,癡心不改的情懷。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 , ”體現了它的濟世情懷,而文天祥則在《過零丁洋》中以“ ,
”表達出自己的愛國情懷。
⑷《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引用典故,表達自己對友人的懷念之情的詩句是“ , 。”
二、閱讀理解(42分)
(一) 山坡羊•潼關懷古(5分)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萬口傳誦的千古名句,它揭示了
的歷史規律。(3分)
2.對該曲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山坡羊•潼關懷古》是一首元代散曲,作者是張養浩,“山坡羊”是曲牌名,“潼關懷古”是題目。
B.“山河表里潼關路”這句勾畫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的特點。
C.曲中的“聚”字賦予靜止的峰巒以動態感;“怒”字則生動地表現出波濤洶涌澎湃的情態。
D.作者在曲中表達出深深的傷感悲憤之情,他傷感悲憤的主要原因是“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二)(12分)
⑴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⑵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⑶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⑷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選文的作者是 ,唐代的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分)
2.選出下列各項中,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可 潭中魚可百許頭 不可知其源 B.清 水尤清冽 以其境過清
C.許 潭中魚可百許頭 高可二黍許 D.以 全石以為底 卷石底以出
3.對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俶爾遠逝(忽然) B.凄神寒骨(使……凄涼)
C.隸而從者(隨從) D.犬牙差互(狗的牙齒)
4.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選文的寫作是按照空間順序來寫的。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兩句都是從正面來描寫水清澈。
C.選文中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D.選文在第⑶段透露出作者被貶后的抑郁憂傷的感情。
5.翻譯(4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譯:
⑵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譯:
(三)一雙皮鞋的秘密(10分)
我上高中的時候,班里大多數同學都買了皮鞋,我也想買一雙。
星期六回家, 我對媽媽說了。媽媽半天沒說話,只是盯著我。好久,她才說,非買不可嗎?我沒有說話,卻點了點頭。媽媽說,你快要交學費了吧?我又點了點頭。媽媽又說,你的學費還沒攢夠呢!我聽了沒說話,把頭轉到了一邊。媽媽說,你爸爸在地里刨蔥,你去看看吧。
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蔥。見我不說話,爸爸問,怎么了?我還是不說話。爸爸就不問了。那天的天氣很好,可我卻覺得很悶,頭就像被誰用棍子打了一下。過了一會兒,媽媽也到了地里。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給爸爸說了。爸爸聽了,過了好大一會兒才說,晚幾天買不行嗎?我不說話,我想星期一上學的時候就穿上新皮鞋。可我說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窮。
爸爸說,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氣嗎?我說,肯下力氣。爸爸說,鄒縣的蔥比咱這兒貴好幾分錢,只是路太遠了,我一個人拉排車怕拉不到。我當時就說,我幫你拉。
鄒縣離我們這兒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過晚飯,就拉著一千多斤的蔥上路了。剛開始,我覺得還行,沒怎么費力。大約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覺得渾身上下酸酸的,排車的輪子好像壞了。我和爸爸吃力地前進著。爸爸說,你能堅持到鄒縣嗎?我咬了咬牙,說,能。爸爸就不再說什么了。
晚上沒有月光,只有幾顆星星在天空眨著眼。有露水從天上落下來,打濕了我和爸爸的頭發。晚上已經很冷了,可我們身上卻流著汗。為了一雙皮鞋,我豁出去了。
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我就走不動了。三十多里路,我們走了四個小時,但還有四個小時的路呢!我說,鄒縣可真遠。爸爸說,不近。我說,咱歇一會兒吧。爸爸說,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會兒吧。我說,歇一會兒就買不成皮鞋了?爸爸說,咱早到一會兒可能賣個好價錢,晚到一會兒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給耽誤了。
我說,那咱趕路吧。爸爸說,咱一口氣趕到。我咬了咬牙說,行。
那天蔥賣得很好,一斤比我們那里多賣八分錢,一千多斤就多賣了一百多塊錢。我心里很高興,我的皮鞋有希望了。
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我一夜沒合眼,累壞了。待我醒來時,爸爸把一雙皮鞋遞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興。媽媽說,花了一百多塊呢!
星期一,我就穿著皮鞋去了學校。有個眼尖的同學說,你的皮鞋不是皮的。我不信。同學給我指了出來,我的心當時就涼了。
爸爸被人騙了,那可是我們倆的力氣錢啊!說真的,我當時沮喪極了。后來我回家,爸爸問我,怎么沒穿皮鞋?我說,我得省著穿。爸爸笑著說,知道省就好。爸爸說,你要想穿上名牌皮鞋就得好好學習。
我一直保存著那雙皮鞋。我怎么也忘不了為了一雙皮鞋,我和爸爸拉著一千多斤的蔥到七十里開外的鄒縣去賣。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多賣的錢,被賣皮鞋的人給騙去了。至今我都沒有給爸爸說那是雙假皮鞋,我不想讓爸爸傷心。如今我已結婚生子,我不再為了一雙皮鞋而發愁。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雙皮鞋,就是那雙皮鞋讓我知道了做人的艱辛。那雙皮鞋怕是要陪伴我一輩子了。
一天,我 陪爸媽吃飯。媽媽說,你知道嗎,多年前的那雙皮鞋是革的。我說,我穿上皮鞋到了學校就知道了。媽媽說,可你沒說啊。我說,我知道那雙鞋比真皮鞋還貴。
爸爸突然說,有個秘密你們都不知道,當年我沒有被騙。我和媽媽一聽,都愣了。爸爸繼續說,我去給你買皮鞋時,在路上遇見了一個病危的老太太,我把錢給她了。我想皮鞋真假都一樣穿,可人的命就只有一條。
爸爸的頭發已經花白了,他的背也已經駝了,但我卻忽然發現,爸爸比以前任何時候都高大。在他面前,我只能仰望,一直到永遠。
1.通讀全文,請用簡潔的語言在括號內寫出主要故事情節。(每處不超過4個字)(3分)
想要皮鞋——( )——( )——( )
2.閱讀全文,說說一雙皮鞋的“秘密”究竟有哪些。(4分)
答:
3.知道爸爸買回來的是假皮鞋,為什么后來“我”說“那雙鞋比真皮鞋還貴”?
答: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第二、三段,先后出現“我沒有說話”“我聽了沒有說話”“我還是不說話”“我不說話”,表現了“我”非常想買鞋但面對貧困家境時內心的自責和悔恨。
B.第六段中的環境描寫,凸顯了夜晚的漆黑、寒冷,烘托了“我”迫切希望得到皮鞋的心情,還使用了擬人的修辭,增添了語言的生動性。
C.“我說,我得省著穿。爸爸笑著說,知道省就好。”說明隨著年齡的增大,“我”懂得體諒家庭的困難,知道了儉省。
D.爸爸喊上“我”一起去賣蔥,根本的原因是,一千多斤的蔥、七十里的路,他一個人拉不到。
(四)不完滿才是人生(11分)
①每個人都想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②關于這一點,古今的民間諺語,文人詩句,說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見的比如蘇東坡的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南宋方岳詩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這都是我們常引用的,膾炙人口的。類似的例子還能夠舉出成百上千來。
③這種說法適用于一切人,舊社會的皇帝老爺子也包括在里面。他們君臨天下,“率士之濱,莫非王土”,可以為所欲為,殺人滅族,小事一樁。按理說,他們不應該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實際上,王位繼承,宮廷斗爭,比民間殘酷萬倍。他們威儀儼然地坐在寶座上,如坐針氈。雖然捏造了“龍御上賓”這種神話,他們自己也并不相信。他們想方設法以求得長生不老,最怕“一旦魂斷,宮車晚出”。連英主如漢武帝、唐太宗之輩也不能“免俗”。漢武帝造承露金盤,妄想飲仙露以長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羅門的靈藥,期望借此以不死。結果,事與愿違,仍然是“龍御上賓”,嗚呼哀哉了。
④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們,權力極大,驕縱恣肆,貪贓枉法,無所不至。在這一類人中,好的大概極少,否則包公和海瑞等決不會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個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見他們的日子并不好過。據說明朝的大臣上朝時在笏板上夾帶一點鶴頂紅,一旦皇恩浩蕩,欽賜極刑,連忙用舌頭舔一點鶴頂紅,立即涅槃,落得一個全尸。可見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過,談不到什么完滿的人生。
⑤至于我輩平頭老百姓,日子就更難過了。建國前后,不能說沒有區別,可是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車上被扒手割了包,踩了人一下,或者被人踩了一下,根本不會說“對不起”了,代之以對罵,或者甚至演出全武行;到了商店,難免買到假冒偽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氣……誰能說,我們的人生都是完滿的呢?
⑥再說到我們這一批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在歷史上,一生中就難得過上幾天好日子。只一個“考”字就能讓你談“考”色變。“考”者,考試也。在舊社會科舉時代,“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要上進,只有科舉一途,你只需讀一讀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盡致地了解到科舉的情況。以周進和范進為代表的那一批進士舉人,其窘態難道還不能讓你膽戰心驚,啼笑皆非嗎?
⑦現在我們運氣好,得生于新社會中。然而那一個“考”字,宛如如來佛的手掌,你別想逃脫得了。幼兒園升小學,考;小學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學,考;大學畢業想當碩士,考;碩士想當博士,考。考,考,考,變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運仍然難免,現代知識分子落到這一張密而不漏的天網中,無所逃于天地之間,我們的人生還談什么完滿呢?
⑧不完滿的人生并不限于中國人,外國的名人也是如此……
⑨人人有一本難念的經,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這是一個“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義,對己對人都有好處。對己,可以不煩不躁;對人,可以互相諒解。這會大大地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
1.作者在闡述觀點時選擇了哪幾類人作為例證?為什么這樣寫?(3分)
答:
2.請選取一個外國名人的事例,為第⑧段補充事實論據。(3分)
答:
3.為什么說了解“不完滿才是人生”這一觀點會“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面對“不完滿的人生”我們應該如何對待?(3分)
答:
4.對第③段點詞語“這種說法”所指代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
B.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
C.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D.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三、寫作實踐(50分)
因為有愛,所以感動;因為感動,懂得了感恩。親愛的同學,你生活中曾有過這樣的感動嗎?那么請拿起你的筆,去記錄你的情感歷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中的美。
請以“感恩”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