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冊第三章基礎復習題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有關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復習基礎過關題,希望對大家的物理期末考試有所幫助!
初二物理上冊第三章基礎復習題
一、選擇題:
1.在“五岳”之一泰山上,歷史上曾多次出現“佛光”奇景。據目擊者說:“佛光”是一個巨大的五彩繽紛的光環,與常見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樣。“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線傳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2.如下短句或詞語涉及到的知識與光的直線傳播無關的是( )
A.立竿見影 B.一葉障目
C.魚翔淺底 D.三點一線
3.太陽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則在地面上產生光點的形狀是( )
A.圓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規則的 D.成條形的
4.小新同學對著平面鏡檢查儀容,當他向平面鏡走近時 ( )
A.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B.像變大,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大
C.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不變 D.像不變,像到鏡面的距離變小
5.下列各例中,屬于防止平面鏡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員利用平面鏡觀察和矯正自己的姿勢
B.家庭裝修中,常利用平面鏡來擴大視野空間
C.夜間行駛時,車內的燈必須關閉
D.牙醫借助平面鏡看清牙齒的背面
6.目前光污染越來越嚴重,建筑物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
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線傳播
7.圖2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8.“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說,猴子看到井中有個月亮,以為月亮掉進井水中了,大叫起來:“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 ……(如圖3所示)。關于井中月亮,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井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反射現象
C. 井中出現月亮屬于光的折射現象
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近
二、填空題:
1.如圖4所示的插圖,請你能說出依次所出現的色光: 。
顯示的現象叫做 ,它說明了 。
2.2009年7月22日上午9∶30,高淳縣發生“日全食”現象。如圖5所示,發生“日全食”時太陽、地球、月球應處在同一直線上,則地球應在圖中 所示的位置。(填“甲”或“乙”)。 觀測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對著太陽,如果沒有專用的太陽濾鏡,可采用如圖6的兩種簡便方法:如圖6甲所示,準備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在臉盆中能觀察到太陽的像,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如圖6乙所示,將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對著陽光,在白紙上也能觀察到太陽的像,這利用了光沿 傳播的原理。
3.光在 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傳播 時間,光在______中傳播速度最大,為________ m/s,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近似認為這么大。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杯中的“人”,是 形成的;地上的“人”是 形成的。
5.湖邊的路燈距湖面高3米,湖水深5米,映在平靜湖水中燈的“倒影”是 像(填“實”或“虛”),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該“倒影”距離湖面 米。
6.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300,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是 度,如果入射光線垂直射到鏡面上,那么反射角是 度。
7.用久了的黑板常會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這是因為射到黑板上的光發生了
__ 的緣故;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清銀幕上的圖像,是因為射到銀幕上的光
發生了_________的緣故。
8.如圖7所示,陽光下車身看起來很“耀眼”,這是光的_______現象;小轎車的前窗玻璃傾斜安裝,可以避免因___________成像而對司機的視線造成干擾。
9.光在自然界中能產生很多奇妙的現象,如圖8所示就是其中的一些。這些現象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屬于光的色散的是 ,屬于光的反射的是 。(填代號)
三、作圖題:
1.如圖9所示,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
2.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如圖10所示,請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大小。
3.如圖11所示,小明通過一平面鏡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圖中畫出了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但末標出光的傳播方向.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光的傳插方向,并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平面鏡.
4.如圖12所示,物體AB上的B點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點為B',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和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A'B'.
5.如圖13所示,MN是平面鏡,S是點光源,P是平面鏡前的一點。請在圖上畫出通過P點的反射光線。
6.如圖14中,S是一發光點,S'是它在一個平面鏡中成的像,SA是S發出的一條光線,請畫出平面鏡,并作出SA經過平面鏡的反射光線。
四、實驗探究題:
1.如圖15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___________ ;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環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
(3)如果玻璃板沒有放正,將對實驗產生什么影響?__________ _ 。
(4)使點燃的蠟燭在兩個不同的位置,分別測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兩組數據,得出實驗結論之一:“像距與物距相等”。你認為這種方法是否合理?____ 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 。
(5)如果在圖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 (填寫“有”或 “沒有”)蠟燭的像。
(6)小華用跳棋代替點燃的蠟燭進行實驗,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請你幫她想個辦法看清跳棋的像: 。
2.為了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小明進行了如圖16所示的實驗。
(1)在圖中標出反射角的度數。
(2)明想探究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是否在同一平面內,他應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讓光線逆著OF的方向射向鏡面,會發現反射光線沿著OE方向射出,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中: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相同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跟前面那支蠟燭的像______________.若用光屏替換玻璃板后面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____________觀察玻璃板前點燃蠟燭的像(選填“能”、“不能”)。
(2)記錄了如下實驗數據
物距/cm 像距/cm 像與物大小比較
第一次 12.0 12.O 等大
第二次 15.O 15.0 等大
實驗表明,像與物體的大小________。像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