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的成語大全(2)
晝耕夜誦
讀音: zhòu gēng yè sòng
釋義: 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出自: 《魏書·崔光傳》:“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父母。”
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 懸梁刺骨 好學不倦
孳孳不倦
讀音: zī zī bù juàn
釋義: 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出自: 《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后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造句: 我所知道的木刻家中,有羅清楨君,還是孳孳不倦。(《便迅書信集·致李華》)
用法: 我所知道的木刻家中,有羅清楨君,還是~。 ◎《便迅書信集·致李華》
孜孜不倦
讀音: zī zī bù juàn
釋義: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出自: 《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后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造句: 他長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用法: 他長年累月~地工作。
鞭駑策蹇
讀音: biān nú cè jiǎn
釋義: 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格督促,勤奮不息。用作謙詞。
出自: 明·張居正《纂修書成辭恩命疏》:“蓋五年于茲,而今始克就,鞭駑策蹇,寧靡寸勞。”
朝經暮史
讀音: zhāo jīng mù shǐ
釋義: 經:指舊時奉為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出自: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敢則是朝經暮史他可便廣覽群書,多知故事。”
朝干夕惕
釋義: 謂終日勤奮謹慎,不敢懈怠。語本《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樂器》:“不執一,則存省愈嚴,陟降一心,德業一致,此朝乾夕惕,存神盡性之密用,作聖之功,於斯至矣。”《紅樓夢》第十八回:“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職。”
據鞍讀書
讀音: jù ān dú shū
釋義: 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后多形容學習勤奮。
出自: 《淵鑒類函·驢三》:“江鄰幾調藍山尉,騎驢赴官,第據鞍讀書,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覺。”
精進勇猛
讀音: jīng jìn yǒng měng
釋義: 原意是勤奮修行。現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出自: 《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愿無倦。”
刻苦耐勞
讀音: kè kǔ nài láo
釋義: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奮,經得住繁重的勞累。
囊螢映雪
讀音: náng yíng yìng xuě
釋義: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讀。
出自: 元·賈仲名《蕭淑蘭》第一折:“雖無汗馬眠霜苦,曾受囊螢映雪勞。”
牛角書生
讀音: niú jiǎo shū shēng
釋義: 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出自: 《新唐書·李密傳》:“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勤學好問
讀音: qín xué hǎo wèn
釋義: 勤奮學習,不懂的就問。比喻善于學習。
日干夕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