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會計師報名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
2.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熱愛會計工作,具備相應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
(二)除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2、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3、具備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
4、具備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
5、具備博士學位。
6、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
上述有關學歷或學位,是指經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學歷或學位。有關會計工作年限,截止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正式從事會計工作,相應時間不計入會計工作年限;
參加中級資格考試工作年限為取得規定學歷前后從事會計工作時間的總和。
符合報名條件的在職在崗人員按屬地化原則在其工作單位所在地報名;符合報名條件的在校學生,在其學籍所在地報名;符合報名條件的其他人員,在其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報名。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搭配建議
1、一年通過考試
適合擁有一定會計基礎、時間較為充足的考生。即便沒有通過所有科目考試,但是也為自己積累了考試經驗,同時減輕了第二年的考試壓力和學習壓力。
2、兩年通過考試
適合會計基礎薄弱、學習時間較為緊張的考生。
1)如果備考時間充足,即便是零基礎,也建議三門一起報考。不管考試結果如何,明年還有次機會。
2)如果基礎薄弱,時間又不充足,那么第一年可選擇報考《中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第二年《財務管理》。中級會計實務與經濟法的一同報考,文理科結合學習效率。
中級會計職稱每年考試時間都是在九月上旬。中級會計考試科目為《財務管理》、《經濟法》和《中級會計實務》。參加中級會計考試的人員,必須在連續的兩個考試年度內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方可獲得中級資格證書。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采用無紙化考試(機考)方式。即,在計算機終端獲取試題、作答并提交答題結果。
中級會計職稱各科目特點
1、中級會計實務
中級會計實務兼有經濟法和財務管理的特點,難度大,綜合性強,是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當中最難的科目,大家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最多,當然也是最需要優先復習的科目。
2、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計算量很大,對于數學知識要求較高,但是重點比較突出,只要掌握了重難點,考試就不會太難。
3、經濟法
雖然經濟法書本最厚,需要背誦的內容很多,但是卻是最容易的。因為經濟法的很多內容都和生活等比較貼近,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
注意:《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無紙化考試考場規則》中規定“中級資格考生參加考試,可以攜帶免套非立體式不帶存儲功能的電子計算器。”但部分地區考場禁止考生自帶計算器,因此務必需要熟悉無紙化考試系統自帶計算器。
考中級會計有什么用
擁有了中級會計職稱,對于在尋找新機會的人來說找工作更容易,對于在職人員來說,則可以享受相應的待遇,而且職位薪資也會隨著增加。
如果要從事財務職業的話,中級職稱是必需的,也是最基本的。許多公司企業和會計代理記賬公司招會計主管或總賬會計時,具有中級會計師職稱都是基本要求之一。
考完中級會計證書后能從事總賬會計、會計主管和財務經理,三個崗位的應聘者如果沒有中級職稱,是根本進不了面試環節的。
簡而言之,作為會計行業的人員,想要抱住飯碗,不被日益發展的社會所淘汰,就要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有更高的追求。
中級會計考試難度怎么樣
中級會計考試相對來說難度中等。會計類考試當中,初級會計考試難度較低,中級會計考試難度一般,注冊會計師考試難度最高。初級會計考試、中級會計考試、注冊會計考試成績有效時間分別為1年、2年、5年。
中級會計考試總共考三科,分別是《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經濟法》。而且三科成績都要合格才能通過考試。
其中,《中級會計實務》中的內容最多,難度最大,考生除了要掌握好各知識點,還要學會將這些知識點貫通起來,才能解答出這一科的題目。
《財務管理》中多為關于計算的題目,考生要理解并記牢各公式,而且要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與速度,這一科目對于理科專業出身的人會有很大優勢,不擅長理解公式、算題的人可能會認為這一科有難度。
《經濟法》中,內容雖然相對簡單,但量大、類雜,如果考生是一個記憶力很強的人,只要找到規律,就很容易掌握這一科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