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打一成語是什么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則有趣的成語猜謎游戲,后附有謎底答案,你猜的出來嗎?快來看看吧!
謎語題目:燙(打一成語)
謎語解析:“燙”由“湯”和“火”組成,所以組成就是“昊”。 本成語意思: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謎語答案:赴湯蹈火
赴湯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本意:奔上煮沸的水,踏上火海。比喻意: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行為。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氣,努力向前沖。
【近義詞】出生入死、奮不顧身、肝腦涂地、殺身致命、沖鋒陷陣、粉身碎骨、歷盡艱險、出生入死
【反義詞】貪生怕死
成語典故
東漢末年,劉表占據著荊州,手下的官員韓嵩勸他投降曹操。劉表沒有同意,他要韓嵩到許昌探聽一下曹操的虛實,以圖有機可乘。韓嵩表示,就是讓我去跳滾燙的水池,去走熊熊烈火,我也決不推辭。
嵇康,字叔夜,譙國銓(今安徽宿縣西)人。他曾與山巨源(山濤)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稱為“竹林七賢”,司馬氏專權后,嵇康不滿司馬氏的統治,隱居山陽,而山巨源后來在司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從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騎常侍時,想請嵇康出來代理他原來的吏部侍郎官職,遭到了嵇康的堅決拒絕。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門人遞上的一封信。拆開一看,是嵇康給自己的一封絕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舉老子、莊子、柳下惠、東方朔、孔子等先圣,說自己“志氣可托,不可奪也”。
接著又寫到自己傾慕尚子平、臺孝威(后漢隱士),不涉經學,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視虛偽的禮教,公然對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見有馴育服從的,大的如果羈絆、束縛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湯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馬嚼子來裝飾它,拿佳肴來喂它,它還是思念樹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馬氏請他做官,他就會像野性難馴的麋鹿“狂顧頓纓,赴湯蹈火”。表達了堅決不在司馬氏政權中任職的決心。由于嵇康時常發表一些譏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論,司馬氏統治集團對他十分忌恨。 景元三年(262),曾經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隸校尉鐘會,以言論放蕩、毀謗朝廷等罪名對嵇康橫加誣陷。嵇康被司馬昭下令逮捕入獄,不久便被殺害。
成語造句:
1. 為了祖國的利益,我愿赴湯蹈火。
2. 國家有難,我們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3. 無數革命先烈為了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赴湯蹈火,視死如歸。
4. 平日的點滴善行,是能而為者,我敬佩;赴湯蹈火舍己為人,是不能而為者,我景仰。歷經四十多年的歲月,我們銘記英雄壯烈犧牲的偉大,也應銘記他生命中的點點事跡。
5. 為了革命的勝利,革命前輩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6. 這人為朋友服務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7. 我沒有為我的朋友赴湯蹈火,你的贊美我不敢當。我關心的主要是我自己。
8. "為了你,我可以赴湯蹈火,公爵夫人。"亨利勛爵鞠著躬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