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戰(zhàn)友打一成語是什么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
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則有趣的成語猜謎游戲,后附有謎底答案,你猜的出來嗎?快來看看吧!
猜謎題目:老戰(zhàn)友(打一成語)
謎語解析:“老”扣“總”,“戰(zhàn)”扣“角”,“友”扣“交”。成語為“總角之交” 成語意思: 總角:兒童發(fā)髻向上分開的結(jié)果童年。指童年時期就結(jié)交的朋友。
謎語答案:總角之交
總角之交[zǒng jiǎo zhī jiāo]
指兒時就結(jié)交的朋友。
成語示例
莫逆交不足恃矣,然~,應(yīng)非泛泛也。(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崔秀才》)
詳細釋義
幼年就相識的朋友。
《詩經(jīng)》中把兒童的發(fā)髻稱作“角”,后來人們習(xí)慣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晉書·何劭傳》:“劭字敬祖,少與武有總角之好。”
總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頭發(fā)扎成髻。借指童年時期,幼年。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成語出處
“總角”的出處——《禮記·內(nèi)則》:“拂髻,總角。”鄭玄注:“總角,收髻結(jié)之。”詩經(jīng)—《氓》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總角之交”的出處——《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注引《江表傳》(孫)策令曰:“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晉書·何劭傳》:“邵字敬祖,少與武帝同年,有總角之好。”;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莫逆之交不足恃矣,然總角之交,應(yīng)非泛泛也。”
補充說明
弱冠:剛成年的男子,20歲左右。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就是把頭發(fā)盤成發(fā)髻謂之“結(jié)發(fā)”然后再戴上帽子。表示成年。
總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頭發(fā)扎成髻。借指童年時期。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垂髫:指幼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發(fā)下垂,因而以“垂髫”指九歲以下的孩子,代指幼年。
成語辨析
注意分清它和患難之交、一面之交、點頭之交、莫逆之交、刎頸之交、管鮑之交等意義上的區(qū)別:
古人云:“同門(師)曰朋,同志曰友。”就是說在一起讀書的叫朋,有共同的理想、志向和報負的叫友。古人有許多稱謂來表達彼此間的關(guān)系。
刎頸之交:那怕砍頭也不變心的朋友。《廉頗藺相如列傳》里有:“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句。“刎頸之交”亦可謂“生死之交”。
莫逆之交:意謂彼此心志相通,情投意合。《莊子·大宗師》:“三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指交友不嫌貧賤,亦稱為“杵臼交。”
成語造句:
1、我們是總角之交,闊別五十年,重新聚首,感到分外親切。
2、他們倆是總角之交了,彼此都知根知底。
3、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
4、我們從小一起張大,可謂總角之交,情誼深長,可惜是我無能,只給他打下十一個行省的地皮。
5、那方仲平與下官實乃總角之交,此人雖說心直口快、為人莽撞,但實在是沒有什么壞心。
6、一對總角之交,在一個動蕩的年代,或為自己的抱負,或為自己的家族,一步步地慢慢前行。
7、淚盡處,思緒成空!哀曲未斷,殘聲將逝,總角之交,血袍絲連。
7、造 句 網(wǎng)是一部在線造句詞典,其宗旨是更快地造出更優(yōu)質(zhì)的句子.
8、哈哈,既然你和文若是總角之交,那我等也不必客氣了!
9、嘉靖十三年(1534),楊慎在云南的另一位總角之交王廷表迎他到阿迷(今開遠)住了幾個月,游覽了滇南。
10、為人正直而又善良,與爺爺是總角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