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應用題及答案大全
奧數對青少年的腦力鍛煉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通過奧數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煉,對學生起到的并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數學要深奧些。
奧數應用題及答案大全
方法網小編告訴你:
一、填空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
1.(3分)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若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則提前2小時到達;若以每小時8千米的速度,則遲到3小時,甲地和乙地相距 _________ 千米.
2.(3分)把一包糖果分給小朋友們,如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如果每人分16粒,則3人分不到,這包糖有 _________ 粒.
3.(3分)暑期前借圖書,如果每人借4本,則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借8本,余下每人借3本,這些圖書恰好借完.問共有書 _________ 本.
4.(3分)農民鋤草,其中5人各鋤4畝,余下的各鋤3畝,這樣分配最后余下26畝;如果其中3人每人各鋤3畝,余下的人各鋤5畝,最后余下3畝.鋤草面積是 _________ .
5.(3分)四年級學生搬磚,有12人每人各搬7塊,有20人每人各搬6塊,其余的每人搬5塊,這樣最后余下148塊;如果有30人各搬8塊,有8人各搬9塊,其余的每人搬10塊,這樣分配最后余下20塊.共有 _________ 塊磚.
6.(3分)有一班同學去劃船,他們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條船,每條船正好坐6人;如果減少一條船,每條船正好坐9人.這班有 _________ 人.
7.(3分)一些桔子分給若干人,每人5個余10個桔子.如果人數增加到3倍還少5人,那么每人分2個還缺8個,有桔子 _________ 個.
8.(3分)有一些蘋果和梨,蘋果的數量是梨的4倍少2個,如果每次吃掉5個蘋果和2個梨,當梨吃完還剩下40個蘋果.有 _________ 個蘋果.
9.(3分)小明花19元買了10本練習本和10支鉛筆,他還有余錢.如果要買1支鉛筆,就多0.3元;如果再買一本練習本就少0.2元.小明原有 _________ 元.
10.(3分)小明從家到校,如果每分鐘120米,則早到3分鐘;如果每分鐘90米,則遲到2分鐘,小明家到學校 _________ 米.
二、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0分)
11.學校園林科有一批樹苗,交給若干名學生去栽,一次一次往下分,每次分一棵,最后剩下12棵,不夠分了.如果再拿來8棵,那么每個學生正好栽10棵.求參加栽樹的學生有多少人,這批樹苗共多少棵?
12.小春讀一本小說,若每天讀35頁,則讀完全書比規(guī)定時間遲一天;若每天讀40頁,則最后一天要少讀5頁,如果他每天讀39頁,最后一天應讀多少頁才按規(guī)定時間讀完?
13.一只青蛙從井底往井口跳,若每天跳3米,則比原定時間遲2天,若每天跳5米,則比原定時間早2天.井口到井底有多少米?
14.王師傅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天加工250個,則比原定計劃遲2天;若平均每天加工300個零件,正好按原定時間完成.求這批零件的總個數?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填空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
1.(3分)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若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則提前2小時到達;若以每小時8千米的速度,則遲到3小時,甲地和乙地相距 200 千米.
考點: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根據“若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則提前2小時到達;若以每小時8千米的速度,則遲到3小時”,速度差為(10﹣8)=2千米,路程差為(10×2+8×3)=44千米;則按時到的時間是44÷2=22時,然后根據“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則提前2小時到達”,用10×(22﹣2)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正點時間:(10×2+8×3)÷(10﹣8),
=44÷2,
=22(小時),
(22﹣2)×10=200(千米);
答:甲地和乙地相距200千米.
故答案為:200.
點評:解答此題應認真分析,根據盈虧問題解法,先求出按時到達的時間,進而根據題意解答即可.
2.(3分)把一包糖果分給小朋友們,如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如果每人分16粒,則3人分不到,這包糖有 80 粒.
考點: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由題意可知:每一人少分16﹣10=6粒,則少16×3=48粒糖果;用48÷6得出小朋友的人數;然后根據“如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用人數乘10即可求出糖果的數量.
解答:解:(16×3)÷(16﹣10)=8(人),
8×10=80(粒);
答:這包糖有80粒;
故答案為:80.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求出小朋友的人數,進而根據題意,得出結論.
3.(3分)暑期前借圖書,如果每人借4本,則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借8本,余下每人借3本,這些圖書恰好借完.問共有書 14 本.
考點: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如果前2人借8本,余下每人借3本,這些圖書恰好借完”,這個已知條件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每個人借3本,則多8﹣3×2=2本”,這樣原題可變成“每人借4本,則最后少2本;每人借3本,則最后余2本;”比較兩個條件,書的總數的變化差2+2=4(本),每人借書的變化差是4﹣3=1(本);這兩個差是相對應的,相除可以求出借書的人數.
解答:解:借書的有多少人?
(8﹣2×3+2)÷(4﹣3)
=(8﹣6+2))÷1
=4(人)
4×4﹣2=14(本).
答:共有書 14本.
點評:通過觀察、比較題中已知條件,研究對應數量的變化,尋找答案,這種解題的思維方法叫對應法.
4.(3分)農民鋤草,其中5人各鋤4畝,余下的各鋤3畝,這樣分配最后余下26畝;如果其中3人每人各鋤3畝,余下的人各鋤5畝,最后余下3畝.鋤草面積是 82畝 .
考點: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由“其中5人各鋤4畝,余下各鋤3畝,這樣分配最后余下26畝“可得,若其中5人各鋤5畝,余下各鋤3畝,則余下21畝; 由“如果其中3人每人各鋤3畝,余下的各鋤5畝最后余下3畝.”可得,如果第人都鋤5畝,則田還不夠3畝.上面兩種情況差24畝,據此可列式計算.
解答:解:上述第一種情況鋤3畝的人數為:24÷(5﹣3)=12(人),
則共有人數:12+5=17(人);
面積:5×4+12×3+26=82(畝).
答:除鋤草面積是82畝.
故答案為:82畝.
點評:此題關鍵是找準對應量,弄清盈虧,列式即可求解.
5.(3分)四年級學生搬磚,有12人每人各搬7塊,有20人每人各搬6塊,其余的每人搬5塊,這樣最后余下148塊;如果有30人各搬8塊,有8人各搬9塊,其余的每人搬10塊,這樣分配最后余下20塊.共有 432 塊磚.
考點: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根據題意,第一次分配的形式與第二次分配的形式雖然不一樣,但是磚的總數一樣,所以第一次搬磚的總數等于第二次搬磚的總數,那么可設四年級的人數為x人,根據題意可列出等式,計算出學生人數后再代入算式進行計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設四年級共有學生x人,
12×7+20×6+5(x﹣12﹣20)+148=30×8+8×9+10(x﹣30﹣8)+20,
192+5x=10x﹣48
5x=240,
x=48;
30×8+8×9+10×(48﹣30﹣8)+20,
=10x﹣48,
=480﹣48,
=432;
答:共有432塊磚.
故答案為:432.
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無論如何分組、如何搬磚,最后磚的總塊數不變,因此找到等量關系列式進行解答就比較簡單了.
6.(3分)有一班同學去劃船,他們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條船,每條船正好坐6人;如果減少一條船,每條船正好坐9人.這班有 36 人.
考點: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增加一條船,正好每條船坐6人,不增加,則有6×1=6人坐不下;減少一條船,正好每船坐9人.不減少,則空余座位9×1=9個;則船有:(9+6)÷(9﹣6)=5(條),人共有:6×5+6=36(人).
解答:解:(6+9)÷(9﹣6)×6+6,
=5×6+6,
=36(人).
答:這班有36人.
故答案為:36人.
點評:解決盈虧問題,一般要用到假設法,因此要學會這種題的解答方法.
7.(3分)一些桔子分給若干人,每人5個余10個桔子.如果人數增加到3倍還少5人,那么每人分2個還缺8個,有桔子 150 個.
考點:盈虧問題.1923992
分析:人數增加到三倍而每人2個桔子,那么多需要的桔子數=人數(因為2×3﹣5=1);少5個人,就少需要10個;這時還缺8個;那么,少需要的10個+缺的8個+原來的10個=增加的需求量,為28個;所以原來是28人,150個桔子.
解答:解:(10+10+8)÷(6﹣5)×5+10,
=28÷1×5+10,
=150(個);
答:有桔子150個;
故答案為:150.
點評:解答次題應結合題意,根據盈虧問題的解法進行分析,繼而得出結論.